這張影像——迄今為止最接近太陽的照片——顯示日冕中充滿了數千個微型太陽耀斑,科學家們稱之為“營火”。這些照片是歐洲航天局領導的太陽軌道器衛星任務首次釋出的。
“當第一批影像傳來時,我的第一個想法是這不可能,它不可能這麼好,”軌道器極端紫外線成像儀首席研究員大衛·伯格曼斯在 7 月 16 日的新聞釋出會上說。“它比我們敢於期望的要好得多。”
“太陽乍一看可能很平靜,但當我們仔細觀察時,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微型耀斑無處不在,”比利時皇家天文臺的太陽物理學家伯格曼斯在一份宣告中說。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些“營火”比從地球上看到的太陽耀斑小數百萬或數十億倍,後者是能量爆發,據信是由太陽磁場內的相互作用引起的。任務團隊尚未弄清楚這兩種現象是否由相同的過程驅動,但他們推測,許多“營火”的綜合效應可能有助於太陽外層大氣(稱為日冕)的灼熱高溫。為什麼日冕比其表面熱數百倍是一個長期存在的謎團。
這些影像由紫外線成像儀於 5 月 30 日拍攝,並於 7 月 16 日釋出,拍攝地點距離太陽表面 7700 萬公里(地球距離太陽約 1.5 億公里)。一項大膽的 NASA 任務名為帕克太陽探測器,它甚至飛得更近,在其任務期間將進入距太陽 620 萬公里的範圍內——在日冕內部——但環境非常惡劣,以至於它沒有攜帶面向太陽的相機。與此同時,來自地球的夏威夷丹尼爾·井上太陽望遠鏡拍攝了比軌道器解析度更高的太陽影像,但這些影像並未完全捕捉到恆星的光線,因為地球大氣層過濾掉了一些紫外線和 X 射線波長。
科學家們對太陽軌道器的潛力感到興奮,這是一項於 2 月啟動的國際合作專案,攜帶 10 臺儀器來拍攝太陽影像並研究其環境。該航天器最終將切換其軌道,首次研究太陽的極地區域。“我們從未如此靠近太陽並攜帶相機,這僅僅是太陽軌道器漫長史詩般旅程的開始,它將在兩年後帶我們更接近太陽,”任務的專案科學家丹尼爾·穆勒在簡報會上說。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 2020 年 7 月 16 日首次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