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長指狐猴被相機捕捉到挖鼻孔——並吃掉了粘液。
罪魁禍首是卡莉,杜克狐猴中心的指猴,她現在獲得了可疑的榮譽,成為有記錄以來第一個挖鼻孔的同類物種,研究人員說。更重要的是,卡莉是用指猴異常長的中指獲得這一殊榮的;當完全插入她的鼻子時,它一直伸到喉嚨裡。“我印象非常深刻,”瑞士伯爾尼大學的進化生物學家、伯爾尼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哺乳動物館長Anne-Claire Fabre說。她和她的同事在《動物學雜誌》上報告了這一發現。
法布林正在研究狐猴的抓握能力,當時她碰巧抓拍到卡莉“淘金”的瞬間。她和她的團隊隨後在研究文獻中搜索了其他靈長類動物挖鼻孔的例子,發現除了指猴之外,至少還有其他11個物種也有這種習慣。其他包括黑猩猩、大猩猩、捲尾猴,是的,還有人類。調查發現,挖鼻孔在我們人類中非常普遍,幾乎所有青少年和成年人樣本都私下承認有這種習慣。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但挖鼻孔冠軍一定是指猴。這些狐猴的中指超過三英寸長,而且非常細長。指猴用這些奇怪的手指非常迅速地敲擊原木,至少每秒敲擊七次,同時用它們像蝙蝠一樣的耳朵聆聽木材中空隙的聲音——昆蟲啃食的隧道。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生物學家亞當·哈特斯通-羅斯說,然後它們在腦海中繪製這些隧道的地圖,在交叉口咬出洞,並將中指伸進去拉出蠐螬,他沒有參與這項新研究。哈特斯通-羅斯說,雖然動物王國中的手指幾乎總是有向前和向後彎曲的鉸鏈關節,但指猴的中指關節是球窩關節,允許它像人類的肩膀一樣旋轉和轉動。
一些研究人員推測,挖鼻孔可能提供免疫系統優勢或其他一些好處,儘管法布林說沒有確鑿的科學依據支援這一點。但哈特斯通-羅斯說,總的來說,靈長類動物都是“挑剔者”:它們互相挑掉寄生蟲,挑痂,不聽醫囑將棉籤放入耳朵,並且通常會運用它們的靈巧性來梳理自己和他人。
“我認為手指進化是為了在原木中進行這種驚人的‘捕魚’行為,”哈特斯通-羅斯說,“僅僅因為它具有這種解剖結構和敏感性,基本上就解放了它,使其能夠做這種其他令人作嘔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