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瞭解彩虹嗎?再看一看 [幻燈片]

物理學家開始解釋彩虹如何能呈現純紅色、白色、近乎扁平或完整的圓形

霧虹 陽光穿透霧氣會產生白色的虹。霧滴比雨滴小至少一個數量級。小水滴不會將顏色分成清晰的色帶,而是形成更寬的虹,這些虹相互重疊並融合成幽靈般的弧形。只有水滴表面的透鏡聚焦效應仍然很明顯,從而保持了高強度的白色虹。

如果陽光恰好在合適的時刻照射到陣雨上,波光粼粼的色彩就會在地平線上劃出一道弧線。雖然最常見的彩虹是包含從紅色到紫色的所有顏色的新月形,但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彩虹有令人驚訝的顏色和形狀。科學家們終於弄清楚了其中的原因。

彩虹可以是純紅色,缺少紫色和藍色,或者完全是白色。多條虹可以像一疊牌一樣堆疊在一起,或者兩條虹可以從同一個聚寶盆中湧出。站在山頂上,背對著太陽,前方有一場風暴,你甚至可能會目睹一個完整的 360 度閃閃發光的彩色光環。

只要空氣中有水滴並且有光線與之相互作用,彩虹就會出現。陽光進入水滴,經過折射和反射,然後再次射出,像扇子一樣散開,形成彩虹眾所周知的色調。水滴的作用很像稜鏡和透鏡;稜鏡將白光分離成其組成顏色,而透鏡(水滴彎曲的表面)將它們聚焦成彩虹強烈的弧形。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但是,只有當入射光包含可見光譜的所有顏色時,彩虹才包含所有這些顏色。“任何在光線照射到水滴之前改變光線的因素都會影響彩虹的顏色,” 達特茅斯學院的研究員 Wojciech Jarosz 說,他模擬光線如何與水和其他材料相互作用,從而為動畫電影和影片遊戲建立逼真的影像。“如果某一天汙染特別嚴重,天空呈黃色,你就會得到更黃的彩虹,” Jarosz 說。額外的汙染顆粒改變了空氣散射和吸收不同顏色光線的方式。在日落時捕捉彩虹,藍色、綠色、黃色甚至橙色都可能消失,只有紅色才能穿過大氣層而不被散射掉。

光線不是唯一可以改變彩虹形狀的因素。水滴本身也同樣重要。小雨滴形成近乎完美的球體,而較大的雨滴在下落時由於空氣阻力而呈現漢堡狀並變扁。“如果你沒有一個完美的球形水滴,彩虹弧就不再具有完美的對稱性,” Jarosz 說。來自較大水滴的彩虹更靠近地平線,看起來比完美的圓形更扁平,並且它們的顏色可能比由較小水滴形成的更飄渺、更寬的彩虹更鮮豔。

將兩場具有不同大小雨滴的陣雨混合在一起,可能會出現奇特的孿生彩虹。每場陣雨都會產生自己獨特的彩虹,這些彩虹沿著不同的路徑彎曲,但兩者似乎在底部連線在一起。“它們不是很常見,” Jarosz 說,他是最早解開孿生彩虹如何形成的謎題的人之一。“你首先需要具備彩虹的所有條件,並且兩組水滴的大小差異足夠大,以至於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每條單獨的彩虹。” 相反,如果陣雨具有廣泛的水滴尺寸分佈,則兩條彩虹會模糊成一條。

雖然沒有光線和水滴就不會出現彩虹,但這些成分不必來自太陽和雨雲。比利時馮·卡門流體動力學研究所的物理學家 Jeroen van Beeck 在實驗室中用雷射和液滴噴霧製造紅色彩虹。“單色彩虹沒有那麼浪漫,但它們更純淨,” van Beeck 說。“你可以從中獲得大量資訊。” 每個液滴都有自己獨特的彩虹指紋。在受控條件下形成彩虹,你可以精確地確定液滴的形狀、大小、成分甚至溫度。

在自然界中,大多數變化來自太陽的高度角,而不是空氣的溫度或水滴的扁平程度。彩虹圓圈的中心直接位於太陽的對面。在黎明時分,這個中心點在地平線上——正好一半的圓是可見的,彩虹高懸在空中。(其餘部分隱藏在地平線以下,只有當你站在山頂上或乘坐飛機時才能看到。)隨著太陽昇起,這個中心點下沉,彩虹慢慢從視線中消失。如果在盛夏的中午下雨,天空將是空曠的。” “光線從你正上方射下來,彩虹在地下,” van Beeck 解釋道。

Katherine Wright 是《美國物理學會》在紐約長島的科學作家和期刊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