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上週釋出的更新清單,可能引發下一場大流行病的病原體數量已增至 30 多種,現在包括甲型流感病毒、登革病毒和猴痘病毒。研究人員表示,這份“優先病原體”清單將幫助各組織決定在開發治療方法、疫苗和診斷方法方面將精力集中在哪裡。
斯里蘭卡科倫坡斯里賈亞瓦德納普拉大學的免疫學家尼利卡·馬拉維格說:“這份清單非常全面。”她參與了這項工作。她研究的是黃病毒科病毒,其中包括引起登革熱的病毒。
7 月 30 日釋出的一份報告中公佈的優先病原體是根據其可能在人群中引發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如大流行病)的可能性而選定的。這是基於證據表明這些病原體具有高度的傳播性和毒力,並且疫苗和治療方法的獲取途徑有限。世衛組織此前在 2017 年和 2018 年的兩次努力中,確定了大約十幾種優先病原體。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世衛組織流行病研發藍圖團隊負責人安娜·瑪麗亞·埃納奧·雷斯特雷波說:“優先排序過程有助於確定迫切需要解決的關鍵知識缺口,並確保資源的有效利用。”該團隊編寫了這份報告。
馬拉維格說,定期重新審視這些清單非常重要,以便考慮到全球變化中氣候變化、森林砍伐、城市化、國際旅行等方面的重大變化。
最新的努力確定了整個病毒和細菌家族中的高風險病原體,這擴大了其範圍。
猴痘和天花
200 多名科學家花費了大約兩年時間評估了 1,652 種病原體(主要是病毒,以及一些細菌)的證據,以決定將哪些病原體納入清單。
在 30 多種優先病原體中,包括被稱為Sarbecovirus的冠狀病毒群,其中包括 SARS-CoV-2(導致全球 COVID-19 大流行病的病毒)和Merbecovirus,其中包括引起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的病毒。之前的清單包括引起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 (SARS) 和 MERS 的特定病毒,但不包括它們所屬的整個亞屬。
新增到清單中的其他病原體包括猴痘病毒,該病毒在 2022 年引發了全球猴痘疫情,並且繼續在中非部分地區傳播。該病毒被認為是優先病毒,其近親天花病毒也是如此,儘管天花已於 1980 年被根除。這是因為,由於人們不再常規接種天花疫苗,因此對天花沒有免疫力,計劃外釋放天花病毒可能會引起大流行病。馬拉維格說,這種病毒可能會被“恐怖分子用作生物武器”。
六種甲型流感病毒現在也在清單上,包括 H5 亞型,該亞型已在美國引發牛群疫情。新新增的五種細菌中,包括引起霍亂、鼠疫、痢疾、腹瀉和肺炎的菌株。
兩種齧齒動物病毒也被新增到清單中,因為它們已傳播到人類,並出現零星的人際傳播。報告稱,氣候變化和城市化程序加快可能會增加這些病毒傳播給人類的風險。蝙蝠傳播的尼帕病毒仍然在清單上,因為它具有致命性,在動物中具有高度傳染性,並且目前尚無針對它的療法。
英國沃金附近皮爾布賴特研究所的病毒學家內奧米·福雷斯特-索托說,許多優先病原體目前僅限於特定地區,但有可能在全球傳播,她也參與了這項分析。她研究的是披蓋病毒科,其中包括引起基孔肯雅熱的病毒。她說:“實際上,沒有任何一個地方的風險最高。”
“原型”病原體
除了優先病原體清單外,研究人員還建立了一個單獨的“原型病原體”清單,這些病原體可以作為基礎科學研究以及療法和疫苗開發的模型物種。福雷斯特-索托說:“這可能會鼓勵對研究較少的病毒和細菌進行更多研究。”
香港大學病毒學家馬利克·佩里斯說,例如,在 COVID-19 大流行病之前,沒有任何針對任何冠狀病毒的人用疫苗,他是冠狀病毒科研究小組的成員。他說,為該科病毒的一個成員開發疫苗將使科學界對能夠更好地應對這些病毒的重大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充滿信心。他說,這也適用於治療方法,因為“許多抗病毒藥物對整組病毒都有效”。
福雷斯特-索托說,鑑於研究人員對病毒的瞭解,這份病原體清單是合理的。但她說,“清單上的一些病原體可能永遠不會引起流行病,而我們沒有想到的病原體將來可能會很重要。”“我們幾乎從未預測過下一種出現的病原體。”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 2024 年 8 月 2 日首次發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