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超精密衛星的任務是繪製銀河系中超過十億顆恆星的地圖,但它卻在離我們更近的地方發現了一些令人著迷的東西:太陽系中有 352 顆小行星可能擁有自己的衛星。這些系統,被稱為“雙小行星”,由於它們距離地球遙遠且體積相對較小,因此很難精確定位。
科學家們透過檢視歐洲航天局(ESA)的蓋亞號太空飛船關於天體運動的資料,將這些系統置於焦點之下。蓋亞號太空飛船漂浮在距離地球約 93 萬英里(150 萬公里)的地方。法國蔚藍海岸天文臺的天體物理學家、今天發表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的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盧安娜·利貝拉託說,這是第一個僅使用天體的位置和運動來識別雙小行星候選者的集合。
蓋亞號太空飛船由兩個光學望遠鏡組成,它們將光線反射到一個專用探測器,使其能夠記錄眾多天體在太陽系中高速運動時的精確運動。在這項研究中,該團隊分析了蓋亞任務第三次資料釋出的測量結果,搜尋了航天器識別出的超過 150,000 顆小行星,並尋找“擺動”的跡象——即物體預期位置的變化,這很可能是由圍繞它執行的另一個物體的引力引起的。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在蓋亞資料釋出 3 中識別出的 156823 顆小行星的軌道。框架中較寬的藍色和黃色圓圈顯示行星軌道,而無數彩色內部漩渦是小行星。所有中心區域都位於木星軌道(藍色圓圈)內。
ESA/Gaia/DPAC (CC BY-SA 3.0 IGO)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航空航天工程師傑伊·麥克馬洪說:“我們所知道的大多數雙小行星都是從地面發現的。”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我們必須足夠幸運,它們飛得足夠靠近地球。”
麥克馬洪繼續說道:“蓋亞號是一架‘非常巨大、精密的望遠鏡’。”“它已經能夠發現很多,並且比我們過去在地面上做得更好。”
小行星是我們太陽系早期的岩石殘留物。雖然還需要進一步分析以確定這些候選系統是否確實如它們所顯示的那樣,但新發現的雙星對可以幫助揭示更多關於小行星結構及其運動的資訊,這可能為太陽系的形成提供獨特的見解。
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雷達天文學家 Shantanu Naidu 說:“測量小行星的質量非常困難。”他研究雙小行星,但沒有參與這項研究。“在雙星系統中,您可以測量衛星的軌道週期,在這些情況下,您可以直接測量系統的質量。”
瞭解了這個質量,研究人員就可以計算出小行星的體積和密度,從而揭示其成分和孔隙率。奈杜說:“一旦你瞭解了這些特性,你就可以將碎片拼湊起來,開始更全面地瞭解這些小行星是如何演化的。”
歐洲航天局和美國宇航局還有其他旨在提高我們對雙小行星理解的任務。例如,最近的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DART)任務傳送了一個航天器撞擊了一顆小行星的衛星,以研究防禦威脅地球行星的小行星的潛在方法。歐洲航天局的赫拉任務計劃於 10 月發射,將評估 DART 任務碰撞的後果。
瞭解雙小行星的構成和演化可能會揭示更廣泛的細節。利貝拉託說:“小行星是行星的基石,它們承載著太陽系形成的歷史。”“研究雙小行星使我們能夠更多地瞭解行星體形成和演化過程中發生的物理和化學過程,例如碰撞動力學、引力相互作用、物質交換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