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壽命沒有限制,人類壽命辯論再起

研究結果反駁了一些先前的研究

與一些人口統計學家和生物學家的說法相反,人類的壽命可能沒有自然的限制——至少目前還沒有看到。

這是根據週四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統計分析得出的結論,該分析研究了義大利近 4000 名“超級老人”(均年滿 105 歲)的生存機率。

由羅馬 Sapienza 大學人口統計學家 Elisabetta Barbi 和羅馬三大統計學家 Francesco Lagona 領導的團隊發現,死亡風險——在人生的絕大部分時間裡,死亡風險似乎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在 105 歲之後趨於平緩,形成了一個“死亡率平臺”。研究人員表示,在那個時候,某人從一個生日到下一個生日的死亡機率大約為 50:50(參見“壽命無限”)。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釋出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法國蒙彼利埃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的人口統計學家 Jean-Marie Robine 說:“如果存在死亡率平臺,那麼人類的壽命就沒有限制。”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

這將意味著像千代美山 (Chiyo Miyako) 這樣的人,這位 117 歲的日本太太太奶奶是世界上已知最長壽的人,她可能會在未來的歲月裡繼續活下去——甚至永遠活下去,至少在理論上是這樣。

長期以來,研究人員一直在爭論人類是否有壽命上限。普遍的共識認為,成年後死亡風險穩步增加,直到 80 歲左右。但是,對於人們進入 90 歲和 100 歲時會發生什麼,存在著激烈的爭論。

一些科學家研究了人口統計資料,並得出結論認為,我們的物種存在固定的、自然的“保質期”,死亡率持續上升。另一些科學家則研究了相同的資料,並得出結論認為,死亡風險在超高齡時期趨於平緩,因此人類的壽命沒有上限。

年齡憤怒

2016 年,遺傳學家 Jan Vijg 和他在紐約市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的同事分析了半個世紀以來世界上最長壽者的報告死亡年齡,從而重新引發了這場辯論。他們估計,人類壽命的上限約為 115 歲,最高為 125 歲。

Vijg 和他的團隊認為2,自 1990 年代中期以來,最長壽命幾乎沒有增加,人類衰老已達到自然極限。已知最長的壽命屬於法國超級百歲老人珍妮·卡爾芒 (Jeanne Calment),她於 1997 年去世,享年 122 歲。

專家們對 2016 年研究中的統計方法提出了質疑,引發了一場爭論,而 Barbi 和 Lagona 現在也加入了這場爭論。研究人員與義大利國家統計研究所的同事合作,收集了 2009 年至 2015 年間所有 105 歲及以上義大利人的記錄,收集了死亡證明、出生證明和生存證明,以儘量減少“年齡誇大”的可能性,這是最年長者中常見的問題。

他們還跟蹤了個人從一年到下一年的生存軌跡,而不是像先前合併資料集的研究那樣將人們歸入年齡區間。透過只關注義大利這個百歲老人人均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他們避免了不同司法管轄區之間資料收集差異的問題。

正如英國牛津人口老齡化研究所的衛生政策研究員 Kenneth Howse 所說,“這些資料為人類的極端年齡死亡率平臺提供了迄今為止最好的證據”。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數學人口統計學家、最新研究的作者之一 Ken Wachter 懷疑,先前關於晚年死亡率模式的爭論主要源於糟糕的記錄和統計資料。他說:“我們擁有更好的資料優勢。如果我們能夠獲得其他國家/地區如此高質量的資料,我預計我們將看到大致相同的模式。”

Robine 對此不太確定。他說,來自法國、日本和加拿大的未公開資料顯示,死亡率平臺的證據“並不那麼明確”。他說,仍然需要進行全球分析,以確定義大利的發現是否反映了人類衰老的普遍特徵。

超出限制

世界各地大約有 50 萬 100 歲及以上的人——預計這個數字在未來十年幾乎會翻一番。荷蘭海牙荷蘭跨學科人口研究所的壽命研究員 Joop de Beer 表示,即使晚年死亡風險保持 50:50 的恆定水平,100 歲以上俱樂部全球成員的膨脹也應該轉化為在世最年長者的年齡每十年增加約一年。

許多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希望更好地瞭解晚年死亡率趨於平緩的背後原因。加拿大蒙特利爾麥吉爾大學的遺傳學家 Siegfried Hekimi 推測,人體細胞最終會達到一個臨界點,在這個臨界點,修復機制可以抵消進一步的損害,從而保持死亡率水平穩定。

“為什麼會趨於平緩,以及這對於衰老過程意味著什麼——我認為我們對此一無所知,”Hekimi 說。

對於明尼蘇達州羅切斯特市梅奧診所的老年病學家 James Kirkland 來說,死亡率平臺的有力證據表明,有可能在任何年齡阻止死亡。一些專家認為,非常虛弱的人已經無法修復。但他說,如果死亡機率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那麼減緩衰老的干預措施可能會有所作為,即使是在極其年老的人身上也是如此。

並非所有人都認同這種觀點——或者最新論文的結論。

2016 年《自然》雜誌論文的合著者 Brandon Milholland 表示,死亡率平臺的證據“微乎其微”,因為該研究僅包括不到 100 名活到 110 歲或以上的人。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大學的壽命研究員 Leonid Gavrilov 指出,即使義大利壽命記錄中存在很小的誤差,也可能導致虛假的結論。

另一些人則表示,該研究的結論在生物學上是不合理的。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的生物人口統計學家 Jay Olshansky 說:“你會遇到人體設計施加的基本限制。”他指出,不復制的細胞(如神經元)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繼續萎縮和死亡,從而對人類的自然壽命設定上限。

以色列拉馬特甘巴伊蘭大學的分子生物學家 Haim Cohen 說,因此,這項研究不太可能是關於年齡限制爭議的最終定論。“我確信這場辯論將繼續進行。”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 2018 年 6 月 28 日首次發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