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虛假資訊的心理“疫苗”

一位社會心理學家發現,向人們展示操縱技巧的工作原理可以增強抵禦虛假資訊的能力

Puppet master, manipulator concept of hands control mind via strings

虛假資訊可能感覺無處不在。去年夏天,非營利組織波因特媒體研究學院的一項調查發現,62%的人經常注意到網上虛假或誤導性資訊。在2019年的一項民意調查中,幾乎十分之九的人承認曾受過假新聞的矇騙。劍橋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桑德·範德林登研究人們如何以及為何分享此類資訊,以及如何阻止這種情況。他與《心智問題》編輯黛西·尤哈斯進行了對話,討論了他的這項工作和他的新書《萬無一失:虛假資訊為何會感染我們的思想以及如何建立免疫力》,該書提供了以研究為後盾的解決方案來阻止這種傳播。

[以下是經過編輯的訪談記錄。]

在《萬無一失》中,您借用了醫學界的類比,認為虛假資訊的運作方式很像病毒。您是如何進行這種比較的?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我瀏覽了期刊,發現了流行病學和公共衛生領域的模型,這些模型用於理解資訊如何在系統中傳播。傳播的不是病毒,而是資訊病原體。有人與您分享了一些內容,然後您將其傳播給其他人。

這讓我不禁想知道:如果虛假資訊像病毒一樣傳播是真的,那麼是否有可能讓人們接種疫苗?我偶然發現了比爾·麥圭爾在 20 世紀 60 年代的一些工作,這位心理學家研究了人們如何保護自己免受“洗腦”。他也有非常相似的想法。這種聯絡促成了整個研究專案。

[閱讀更多關於科學支援的對抗虛假資訊策略]

我們是如何被“感染”的?

病毒透過利用我們細胞的弱點並劫持它們的一些機制來進行攻擊。在許多方面,大腦也是如此。存在某些認知偏差,可能會被虛假資訊利用。虛假資訊會感染我們的記憶並影響我們做出的決定。

一個例子是虛幻的真相偏差。這個概念是,僅僅是反覆聽到某件事——即使你知道它是錯誤的——也會使其看起來更真實。這些習得的自動關聯是大腦運作方式的一部分。

在您的研究中,您擴充套件了病毒的隱喻,認為我們可以透過一種您稱之為“預先揭穿”的技術來為自己接種虛假資訊疫苗。它是如何運作的?

預先揭穿包含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預警,它可以啟動心理免疫系統,因為它大部分時間都處於休眠狀態。我們告訴人們,可能有人想操縱他們,這會提高他們的懷疑態度並增強他們的意識。

預先揭穿的第二部分類似於在疫苗中為人們提供減弱劑量的病毒。例如,在某些情況下,你會獲得少量虛假資訊以及關於如何反駁它的技巧。這可以幫助人們更有效地抵禦虛假資訊。

此外,我們發現存在一些通用技術,用於操縱虛假資訊在許多不同環境中的傳播。在我們的研究中,我們發現,如果您可以幫助人們發現這些更廣泛的技術,我們可以讓他們接種疫苗,以抵禦各種虛假資訊。例如,在一項研究中,人們玩了一個遊戲 [壞訊息],以幫助他們理解傳播假新聞的策略。這使他們識別一系列不可靠資訊的能力提高了約 20% 到 25%。

因此,您透過提醒人們注意他人用來操縱他人的技巧,來幫助人們廣泛地識別和抵制傳入的虛假資訊。您能給我舉一個例子嗎?

當然。我們與 Google 合作製作了一系列影片,以提高人們對 YouTube 上操縱技巧的認識。其中之一是虛假二分法或虛假兩難境地。這是一種常見的策略,也是我們在 Google 的合作伙伴提醒我們注意的一種策略,因為它存在於許多激進化影片中。

在虛假二分法中,有人不正確地斷言你只有兩個選擇之一。因此,一個例子是“要麼你不是一個好穆斯林,要麼你必須加入 ISIS。” 政客們也使用這種方法。在美國政治背景下,一個例子可能是:“我們必須先解決舊金山的無家可歸問題,然後再開始談論移民。”

在我們的研究中,我們使用在非政治場景中解釋虛假二分法的影片向人們介紹了這個概念。我們使用了像《惡搞之家》和《星球大戰》這樣的流行文化。人們很喜歡它,並且證明它是一個非常好的載體。

因此,在我們的虛假二分法影片中,您會看到《星球大戰》電影《西斯的復仇》中的一個場景,其中安納金·天行者對歐比旺·克諾比說:“如果你不和我在一起,那你就是我的敵人”,對此,歐比旺回答說:“只有西斯才會用絕對的觀點來看待事物。” 影片切換到解釋安納金剛剛使用了虛假二分法。

在觀看像這樣的影片後,下次當您只看到兩個選擇時,您就會意識到可能有人試圖操縱您。

在八月份,您發表了一項針對超過 20,000 人的研究結果,他們觀看了這些影片,這些影片指出了虛假兩難境地、替罪羊和情緒化操縱語言等技巧。您學到了什麼?

我們發現,使用這些影片,人們能夠更好地識別我們稍後在實驗室和社交媒體上向他們展示的虛假資訊。我們包括了 YouTube 平臺上的即時測試。在這種設定中,環境不受控制,人們更容易分心,因此這是一個更嚴格的測試。

這些影片是 Google 執行的廣告活動的一部分,該活動獲得了數百萬的觀看次數。Google 現在已經推出了基於這項研究的影片,這些影片針對的是關於烏克蘭和歐洲烏克蘭難民的虛假資訊。它們專門幫助人們發現替罪羊的技巧。

在書中,您指出許多認為自己對虛假資訊免疫的人並非如此。例如,在一項調查中,近 50% 的受訪者認為他們可以識別假新聞,但只有 4%的人成功了。即使是“數字原住民”也可能被虛假內容矇騙。這種情況會發生在任何人身上嗎?

很多人會認為他們有免疫力。但是有一些基本原則會暴露我們所有人。例如,這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進化論論點,稱為真相偏差。在大多數環境中,人們不會受到積極的欺騙,因此我們的預設狀態是接受事物是真實的。如果你必須批判性地質疑一切,你將無法度過你的一天。但是,如果你處於一個環境(如社交媒體)中,虛假資訊的發生率要高得多,那麼事情可能會出錯。

除了偏見之外,這本書還強調了某些社會行為和背景,包括線上迴音室,如何歪曲我們所看到的東西。面對如此多的不利因素,您如何保持樂觀?

我們確實存在可能被虛假資訊生產者利用的偏見。鑑於我們一直接觸到的所有新資訊,人們要跟蹤什麼是可信的並不容易。但我充滿希望,因為有一些解決方案。預先揭穿不是萬能藥,但它是很好的第一道防線,並且它確實有幫助,就像揭穿和事實核查一樣。我們可以幫助人們保持準確並保持警惕。

您是專門研究神經科學、認知科學或心理學的科學家嗎?您是否閱讀過最近發表的同行評審論文,並希望為《心智問題》撰寫相關文章?請將建議傳送給《大眾科學》的《心智問題》編輯黛西·尤哈斯,郵箱地址:pitchmindmatters@gmail.com

這是一篇觀點和分析文章,作者或多位作者表達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