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 200 個國家圍繞這個數字制定了氣候計劃:1.5 攝氏度。
但七年前設定的這個目標,當時天空中的碳含量還比較少,幾乎肯定會被超出。
許多氣候專家認為,這種結果是不可避免的。他們說,與 150 年前相比,全球氣溫將升高超過 1.5 度,儘管通常只是私下說說。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些斷言可能會打破世界各國所接受的氣候規劃的支柱。衡量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努力是否有效,以及評估適應海平面上升、野火和其他災害的危險程度,都是以該溫度目標為基準的。
這也是本週在埃及舉行的聯合國氣候會議的中心議題,會上將加大力度以實現該目標作為優先事項。
即使 1.5 攝氏度這個數字離我們越來越遠,它仍將成為明年氣候談判的焦點。
“就我個人而言,在私下裡,我認為我認識的氣候科學家中,沒有多少人認為 1.5 攝氏度是可能實現的(我用一隻手就能數過來),”挪威國際氣候與環境研究中心的氣候政策專家和研究主任格倫·彼得斯在給 E&E 新聞的電子郵件中說道。
一些科學家現在認為,公眾對 1.5 攝氏度的樂觀態度給了世界虛假的希望,甚至可能導致進一步拖延全球碳排放歸零的程序。但這並非共識觀點。其他專家警告說,過早地放棄該目標可能會對全球氣候行動產生寒蟬效應,並導致人們對世界接下來應該關注哪個目標感到困惑。
這就引發了一場棘手的辯論,即究竟何時宣佈該目標死亡才是合適的,以及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1.5 攝氏度的閾值正在迅速逼近。全球氣溫已經升高了約 1.3 攝氏度,研究表明,氣溫可能會在十年內超過 1.5 攝氏度。
世界各國領導人、活動家和一些科學家表示,1.5 攝氏度的目標仍然是可行的——勉強可行,但至少在技術上是可能的。但這將需要立即付出巨大的努力,在未來 10 年內將排放量至少減少 45%。
這將與迄今為止所見過的任何情況都不同。數百萬輛汽油車可能不得不從道路上消失,化石燃料發電廠將被關閉或進行改造以限制其碳排放,森林和溼地將不得不受到保護,免受鏈鋸和開發的破壞。
還有一點:二氧化碳需要從空氣中被抽出。
儘管面臨這些挑戰,1.5 攝氏度的目標仍然是當前在埃及舉行的全球氣候談判的中心焦點。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在週一於埃及沙姆沙伊赫舉行的會議開幕式上表示,1.5 攝氏度的目標“靠生命維持系統維持,機器正在嘎嘎作響”。“我們正危險地接近不歸路。”
然而,許多科學傢俬下里認為,世界已經達到了不歸路。一些人表示,現在是時候公開這個資訊了。
去年,權威期刊《自然》雜誌調查了幫助撰寫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世界領先的氣候科學權威機構)最新報告的科學家。在 92 名匿名受訪者中,絕大多數人預計到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將升高超過 1.5 攝氏度。其中 60% 的人預測升溫至少 3 攝氏度。
在今年聯合國氣候會議的籌備階段,活動家網路“科學家叛亂”(一個由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組織,倡導採取更強有力的氣候行動)釋出了一封公開信,呼籲學者公開宣告,超過 1.5 攝氏度是不可避免的。到目前為止,這封信已獲得全球 500 多名科學家和學者的簽名。
這封信認為,宣稱 1.5 攝氏度仍然有可能實現,可能會無意中鼓勵汙染者和政策制定者繼續拖延大幅減排。它製造了一種仍然有時間採取行動的錯覺。
信中指出:“學者們無法彌補數十年的拖延,但我們可以幫助社會現在就採取必要的激進行動,以限制更糟糕的結果。”
“我認為‘1.5 仍然存活’是一種‘希望鴉片’(hopium)的形式”——“hopium”是虛假希望的混合詞——“我認為‘希望鴉片’非常危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氣候科學家和活動家彼得·卡爾穆斯說道,他簽署了這封信。
卡爾穆斯強調,他的行動主義以及他對 E&E 新聞的採訪反映了他自己的觀點,而不是 NASA 的立場。
他說:“虛假的希望和敘事讓人們脫離現實,讓他們逃避成為氣候活動家。”“我們必須找到一種方法來動員這些聰明人,他們和我們所有人一樣,都感到不知所措,並且正在尋找藉口來感覺也許情況並沒有像像我這樣的人所說的那樣糟糕。”
“脫節”
如果世界各地有如此多的科學家認為超過 1.5 攝氏度是既成事實,為什麼沒有更多人公開這麼說呢?
“很難 pinpoint 為什麼,”彼得斯在一次採訪中說道。
他說,原因之一是,人們擔心公開宣佈失敗可能會削弱全球氣候行動。一旦世界錯失了一個主要目標,有些人就可能更容易乾脆放棄。至關重要的是要傳達這樣一個資訊,即錯失目標需要更加緊迫,而不是減少緊迫性,並且每一分額外的升溫得到阻止都會對世界產生影響。
與此同時,公開暗示 1.5 攝氏度將被超過,往往會遭到致力於保持該目標存活的人(包括活動家和氣候科學界的一些人士)的“相當強烈的抵制”。沒有人願意因表達對該目標的懷疑而被指責犯了道德上的錯誤。
彼得斯說:“從某種意義上說,你最終會覺得自己像個懷疑論者,或者你放棄了小島嶼發展中國家,或者諸如此類的事情。”
科學家們天生就對推動他們自己對仍然在技術上可能實現的結果的看法猶豫不決。如果它在理論上可以發生——即使它極不可能發生——許多專家也不想公開排除這種可能性。
瓦倫西亞理工大學和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聯合研究所 INGENIO 的科學家瑪爾塔·里維拉-費雷說:“我認為這僅僅是技術上可能實現但政治上不可能實現之間的脫節。”里維拉-費雷也簽署了“科學家叛亂”的公開信。
她說:“如果我們願意,我們可以實現 1.5 攝氏度。”“關鍵是政治條件使這成為不可能。”
一些氣候研究人員表示,專家們公開區分他們的個人預測和科學所說的在足夠的政治意願下仍然可以實現的目標,這一點很重要。
非營利組織氣候分析的氣候科學負責人、柏林洪堡大學的科學家卡爾-弗里德里希·施萊斯納說:“科學家和所有人一樣,我們有自己的個人觀點,當然我們許多人對氣候科學發展演變至今的政治反應感到失望。”
他說,很明顯,世界並沒有走上實現其目標的軌道。
“但這並不意味著這個想法完全不可能實現,這樣的反應可能會出現,”他說。“我認為這是一個重要的維度。沒有什麼我們可以說的會從科學上說這已經結束或已經死了。從科學上講,我們需要說,圍繞這些問題仍然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然而,像彼得斯這樣的專家認為,向公眾傳達世界將錯失該目標的可能性有多大同樣重要。
他說:“我傾向於認為,如果我們註定要超過 1.5 攝氏度,這對那些將因此遭受痛苦的人來說是很重要的資訊。”“我對那些沒有充分坦誠地說明實現 1.5 攝氏度的難度及其不可能性的做法感到不滿。”
“幾乎不可避免”
1.5 攝氏度的目標並非一直是全球氣候努力背後的集結點。兩攝氏度多年來一直是國際氣候談判的焦點。升溫超過 2 攝氏度將對地球產生危險後果的想法可以追溯到至少 20 世紀 70 年代,並且在 20 世紀 90 年代開始成為全球氣候討論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但多年來,研究開始表明,即使全球變暖幅度限制在 2 攝氏度以內,也會對地球產生嚴重後果。而歷史上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少的發展中國家可能會感受到最糟糕的影響。
許多最脆弱的國家——特別是面臨海平面上升嚴重威脅的小島嶼國家——開始推動制定更宏偉的目標。
2015 年,世界各國領導人最終敲定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巴黎氣候協定》。該協定呼籲各國將全球平均氣溫控制在“遠低於 2 攝氏度”的水平,同時“努力”將其控制在 1.5 攝氏度以下。
自那以後的幾年裡,1.5 攝氏度已成為全球目標。
這並非沒有道理。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已經在全球範圍內造成嚴重破壞,即使是少量的額外升溫也會產生破壞性影響。
極端天氣事件,如熱浪、乾旱、野火和颶風,已經在世界各地日益惡化。海平面正在上升,冰川正在萎縮,其中一些冰川可能會在氣溫穩定後繼續萎縮多年。從大堡礁到強大的亞馬遜雨林,世界上一些最具代表性的生態系統正面臨不可逆轉的轉變。一些沿海社群和一些整個島嶼國家正面臨被上升的海洋淹沒的風險。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警告多年來日益嚴峻。IPCC 最近的評估報告在過去一年半的時間裡分三部分發布,警告稱將發生連鎖災難和不可逆轉的氣候影響。
然而,為實現《巴黎協定》目標所做的努力還不夠迅速。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最近的一份報告發現,全球範圍內頒佈的氣候政策將導致到本世紀末升溫約 2.8 攝氏度。各國已承諾在未來實施更宏偉的政策,許多國家已設定實現淨零排放的時間表。如果所有這些承諾都兌現,氣溫仍將上升約 1.8 度。
報告稱,截至今天,通往 1.5 攝氏度的道路“不可信”。
該報告從未宣告,錯失該目標是不可避免的。最新的 IPCC 報告也是如此。然而,IPCC 作者給出了一個現實的解讀。
帝國理工學院能源專家、IPCC 編寫該報告的工作組聯合主席吉姆·斯基亞在 4 月份的一次虛擬演示中介紹其調查結果時表示:“至少暫時超過 1.5 攝氏度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超過目標的可能性和危險性
超過 1.5 攝氏度是否等同於氣候失敗?
在技術上,有可能超過氣候目標,然後在稍後將全球氣溫降下來。這取決於一個被稱為“負排放”的概念——使用各種形式的技術將二氧化碳從大氣中吸出,並在過程中冷卻地球。
關於如何實現負排放,有各種各樣的理論性建議,從特殊機器到大規模的碳吸收型樹木種植園。問題在於,大多數這些技術都需要大規模應用才能真正發揮作用——而且目前尚不清楚這是否可能。
因此,如果世界超過 1.5 攝氏度,就無法保證氣溫可以再次降下來。
但這並沒有阻止主要的氣候報告建議可以做到這一點。大多數符合 1.5 攝氏度的計算機模型都涉及負排放,並且至少存在一些暫時的超調。
超過 1.5 攝氏度的可能性使世界應在何時確切承認錯失該目標的問題變得複雜化。
德國國際與安全事務研究所的氣候政策專家奧利弗·格登說:“問題在於我們如何準確定義目標。”“是永遠不要超過 1.5 攝氏度?我們是否可以在 IPCC 的定義範圍內允許超過 1.5 攝氏度?”
如果世界最終承認超過目標是不可避免的,那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還沒有明確的共識。誰來決定超調目標應該是什麼?誰負責實施實現該目標所需的負排放?
科學家可能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才能確定世界是否完全超過了 1.5 攝氏度的閾值。氣候系統存在很大的變異性,地球的平均氣溫可能會在 1.5 攝氏度附近上下波動幾年,然後才能清楚地表明它們已經穩定在該目標之上。
這意味著,即使 1.5 攝氏度的目標繼續漸行漸遠,它仍可能在未來幾年內繼續成為國際氣候談判的核心。
專家們可能對如何傳達 1.5 攝氏度的目標存在分歧。但他們都認為,世界必須儘可能迅速地繼續減少碳排放,這一點至關重要。
氣候分析的施萊斯納表示,將世界上最脆弱地區的利益置於氣候談判的核心位置非常重要。1.5 攝氏度的目標源於小島嶼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面臨的危機。
他說:“一直以來呼籲這樣做的不是科學家——當然不是西方科學家——而是全球的脆弱國家,他們說這是為了我們生存所需要的努力。”
轉載自 E&E 新聞,經 POLITICO, LLC 許可。版權所有 2022 年。E&E 新聞為能源和環境專業人士提供重要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