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巴黎氣候協定》中使用的溫度基線可能低估了一個世紀以來人為造成的全球變暖。
《巴黎氣候協定》中的各國設定了一個目標,即透過與工業化前水平相比減少碳排放,將升溫控制在 2 攝氏度以下。但一項新的研究表明,該協定中使用的工業化前水平,是基於 19 世紀後期的溫度記錄,並沒有考慮到從大約 1750 年到 1875 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可能導致的一個世紀的溫度上升。研究發現,如果將這些氣體考慮在內,基線溫度將再增加五分之一度。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氣候學家邁克爾·曼恩說,昨天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的研究表明,應對全球變暖的時間比之前認為的要少。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他說,該研究估計地球可能已經累積了 0.2 攝氏度或 0.36 華氏度的變暖。這意味著,根據這項研究,巴黎協定必須更加積極,這項研究也是由英國愛丁堡大學和雷丁大學的研究人員撰寫的。
曼恩說:“當你考慮到這一點時,結果表明我們可燃燒的碳比我們想象的要少 40%。”
在氣候變化科學方面,研究人員通常使用 19 世紀後期的二氧化碳大氣水平作為指導方針,因為那時儀器被開發出來以準確測量溫度。研究人員使用模型,將觀測到的溫度與模擬的海面溫度和地表氣溫相結合,以確定 1401 年至 1800 年的溫度。
新的基線讓人懷疑人類是否有能力實現將溫度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 1.5 至 2 攝氏度的巴黎目標。
作者寫道:“超過閾值的可能性和超過的時間高度依賴於工業化前基線。”
曼恩警告說,仍然有時間阻止變暖的最壞影響,《巴黎協定》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途徑。不過,他說,這項研究表明,世界的碳預算——世界在將全球氣溫保持在 2 度以下的同時可以燃燒的二氧化碳量——可能比各國意識到的要小。
內燃機的出現引發了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氣中,導致地球變暖。《巴黎氣候協定》是人類歷史上最廣泛的限制排放的嘗試。重新建立新的基線將給世界各國帶來更大的壓力。這項研究是在特朗普宣佈他將美國撤出《巴黎協定》以尋求“更好協議”之後進行的。
科學家們已經確定,在工業化時代之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約為百萬分之 280 (ppm)。他們測量了凍結在北極冰中的氣泡以確定這個數字。曼恩說,歐洲經濟增長推動的工業化早期幾十年,可能向大氣中增加了 30 到 40 ppm 的二氧化碳。
現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正在以創紀錄的速度上升,並且已經達到 410 ppm。預計未來幾十年還會繼續攀升。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持續上升最終可能使地球上的一些地方不適宜居住,導致海平面淹沒沿海城市,並導致數百萬難民。
曼恩說:“巴黎承諾至少被視為讓我們走上正確的道路,並建立一個框架,我們可以在未來幾年加強這個框架。” “我們的研究表明,情況比我們想象的還要緊急,因為至少按照這個標準,《巴黎協定》甚至沒有達到目標的一半。它只達到了目標的三分之一。”
這項全球協議本應每隔幾年審查現有的最佳科學,以為限制全球氣溫上升的進展提供資訊。世界資源研究所傑出研究員、奧巴馬政府前高階氣候變化顧問安德魯·萊特說,昨天釋出的研究正是可以為未來談判提供資訊的那種研究。
他說:“科學界和談判過程之間一直存在著密切的聯絡。” “大多數事情被討論的論壇是 IPCC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 [並且] 各方將有更多的持續機會來考慮他們是否需要根據此調整他們的目標。”
經 E&E News 許可,轉載自 Climatewire。《E&E》在 www.eenews.net 上提供每日重要的能源和環境新聞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