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多數人對狗的理解不如我們自己認為的那麼好。我們以為我們知道一些事情,但我們常常依賴舊的理論,並且經常不關注實際的狗的行為。相反,我們應該嘗試從狗的角度思考生活。接下來的故事重點介紹了一些科學家們對所有那些可愛的犬類面孔背後的頭腦所做的更有趣的發現。
肚皮朝上的意義
當狗在玩耍時翻身露出肚皮時,這種動作是表示屈服,類似於人喊“認輸”,還是另有其他含義?阿爾伯塔省萊斯布里奇大學的克里·諾曼及其同事,以及南非大學的同事們進行的一項研究,傾向於“另有其他含義”。他們的報告發表在2015年《行為過程》雜誌的一期專刊中,該專刊專門討論犬類行為。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圖片來源: 馬克·艾倫·米勒
研究狗與狗玩耍期間的行為含義並不新鮮。例如,您可能聽說過遊戲訊號,這些訊號幫助狗區分遊戲和非遊戲。這些訊號表明類似“嘿,當我剛才咬你的臉時,我不是真的想‘我要咬你的臉’。那只是為了好玩。看!這是一個遊戲鞠躬,以增加清晰度。一切都是為了好玩!”遊戲訊號還可能包括誇張的、彈跳的動作或“遊戲臉”的呈現;它們啟動或維持遊戲,並且它們出現在潛在的模糊行為(例如咬、撲或騎跨)或任何可能被誤解為非遊戲的行為周圍。但並非所有在狗之間玩耍期間出現的行為都得到了充分的研究。
在玩耍之外,翻身露出肚皮通常被視為一種順從的姿態,可以阻止或避免另一隻狗的攻擊。在1967年發表在《美國動物學家》雜誌上的一篇經典論文中,瑞士巴塞爾大學的魯道夫·申克爾將這種所謂的被動屈服描述為表達“某種程度的膽怯和無助”,就像舉起雙手或揮舞白旗一樣。
有些人認為,在狗與狗玩耍中進行的翻滾是為了防止攻擊。從旁觀角度觀察玩耍的狗的主人通常會更進一步——花更多時間仰臥的狗被貼上“順從”或“從屬”的標籤,而位於上方的狗則是“支配”。
但是,如果在玩耍期間翻滾意味著不同的含義呢?諾曼和她的同事想知道,在玩耍期間“翻身仰臥”是否是“屈服的行為”,並且是否旨在停止互動或阻止隨後的攻擊。或者,他們推測,這可能本質上是嬉戲的,“出於戰鬥目的而戰術性地執行”,以鼓勵玩耍、避免玩耍咬(防禦動作)或發出玩耍咬(攻擊動作)。
研究人員在兩種情況下收集資料:分階段的遊戲環節,其中一隻中型雌性犬與33個新的不同品種和大小的遊戲夥伴配對;以及20個YouTube影片,其中兩隻狗一起玩耍——一半的影片配對的是體型相似的狗,另一半的影片配對的是體型相對不同的狗。
並非所有觀察到的狗都在玩耍期間翻滾,尤其是在分階段的遊戲環節中,只有九個夥伴在玩耍時翻滾。在YouTube影片中,40只狗中有27只翻滾,並且發生在體型相似和體型不同的配對中。如果您的狗在玩耍時不是一個翻滾者,那麼它並不孤單。
對於那些確實翻滾的狗來說,這意味著什麼?研究人員檢查了該行為的所有例項,以檢視翻滾是否與屈服有關——減少玩耍、保持被動或由“較小或較弱”的夥伴執行——或者相反,是否與互動、有趣、戰鬥性的玩耍性質有關,其中翻滾先於“發起攻擊(進攻)、躲避頸部咬傷(防禦)、在潛在夥伴面前翻滾(邀請)或在非社交環境中翻滾(其他)”。
研究結果非常鮮明:兩個遊戲夥伴中較小的一方並不比較大的狗更可能翻滾。此外,“大多數翻滾都是防禦性的,248次翻滾中沒有一次是屈服性的。”研究人員發現,研究中大多數玩耍中的翻滾都是遊戲打鬥的一部分(意味著打鬥本身是嬉戲的,而不是真正的打鬥)。
但是,一旦狗仰臥,屈服是否會開始起作用呢?例如,狗可能會仰臥以避免頸部咬傷,然後一動不動地躺著,暗示著被動屈服。但這並不是狗所做的。相反,一旦仰臥,仰臥姿勢的狗既能阻止嬉戲的咬傷,又能向它們的夥伴發起咬傷。
另一種思考玩耍中翻滾的方式是將其視為一種自我設限行為,它可以幫助不同大小或社交能力的狗一起玩耍。自我設限對遊戲至關重要,它意味著狗正在緩和其行為。例如,在玩耍期間,狗不會全力咬傷,較大的狗可能會翻滾,以便較小的狗跳到它身上或咬它。有些狗甚至會使用這種行為來邀請咬傷並徵求另一隻狗的玩耍。
因此,假設狗在玩耍時滑倒仰臥本質上是在說“你太過分了”或“好吧,你贏了這一局!”是不安全的。在某些情況下,這種姿勢肯定與恐懼或化解或防止攻擊有關,但最近的研究提醒我們,翻滾與許多行為一樣,並不具有單一的、普遍的含義。相反,它通常只是嬉戲。
當狗不玩耍時
您可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生苦短:和你的狗玩耍。”“好的!”您想,“我會的!”畢竟,狗會一起玩耍直到它們精疲力竭。它們也和人一起玩耍,儘管好的玩耍並非總是理所當然的。您是否曾嘗試和狗一起玩耍,但它就是不起作用?“這狗玩耍的方式不對,”您可能會想。“這太糟糕了。”
不要急於責怪狗。研究表明,可能是您“玩耍的方式不對”。
2001年,動物福利和行為研究員尼古拉·魯尼,現在在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和她的同事想知道狗是否會對人們的遊戲訊號做出反應。在該研究中,志願者在他們舒適的家中與他們的狗玩耍了五分鐘,並錄製了會話的影片。主人被要求“像往常一樣”與他們的狗互動,但關鍵在於:他們不允許使用物體或玩具。
會話結束後,研究人員觀看了影片,並記錄了主人使用哪些行為來發起或維持遊戲。他們識別出35種常見的遊戲訊號,包括拍打地板、拍手、推搡、擊打或輕敲狗,當然還有遊戲鞠躬。人們還會對著狗吹氣、對它們吠叫和抓住它們的爪子。誰又能忘記我最喜歡的行為“手蜘蛛”,即“人移動他們的手或手指,模擬昆蟲或其他生物的運動”。
狗主人的遊戲訊號是否引發了遊戲?更具體地說,常用的訊號是否比不常用的訊號更頻繁地引發遊戲?
在35種最常見的遊戲訊號中,魯尼和她的同事發現,訊號的受歡迎程度“與其在發起或維持遊戲方面的成功無關”。例如,拍打地板是最常用的,但只有38%的時間隨後會進行遊戲。其他不太成功但常用的邀請包括抓狗的頸背和拍手。人們所做的一些事情,包括抱起或親吻狗,在任何會話中都未能引發遊戲。
一切都沒有失去!一些行為非常成功。研究人員發現,追逐和逃跑以及向前猛撲與100%的遊戲相關。“向上”示意(輕拍胸部以引誘狗跳起來)、抓住或握住狗的爪子以及遊戲鞠躬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該研究的結論有些令人沮喪:“我們認為人類經常使用無效的[遊戲]訊號。”人們可以評估自己行為的效果,認識到某些訊號比其他訊號更能有效地引發遊戲,而不是責怪狗玩耍的方式不對。
亞歷山德拉·普羅託波波娃,現在在德克薩斯理工大學的人類-動物互動實驗室工作,和她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犬類科學合作實驗室的同事們強調了人類不熟練的遊戲訊號的一個可悲後果:它會破壞從收容所收養狗。該團隊發現,當潛在的收養者帶走一隻收容所的狗進行一對一的見面和問候時,只有兩個行為變數可以預測這隻狗是否會離開收容所:靠近該人躺著和對該人的遊戲邀請做出反應。靠近該人躺著的狗被收養的可能性大約高出14倍,而忽略該人的遊戲邀請的狗不太可能被收養。
總而言之,這兩項研究為收容所的狗描繪了一個潛在的可怕景象:人們並不總是使用導致遊戲的遊戲訊號,但人們不太可能收養一隻不對他們的訊號做出反應的狗。沒有人是贏家。
普羅託波波娃和她的同事隨後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當明確告知潛在的收養者與狗最喜歡的玩具玩耍時,不僅社交遊戲增加了,收養率也增加了。
當我想起收容所的狗去參加一對一的“面試”時,我希望潛在的收養者對它們寬容一些,如果它們不理解玩耍的表示,不要責怪狗。可能導致狗是否會與剛認識的新奇人類玩耍的因素清單是無窮無盡的。最重要的是,收容所環境通常是一個奇怪、混亂的地方,並不完全適合玩得開心。
第一次見到狗時,慢慢來,並控制好您的期望。對於收容所的狗來說,就像快速約會一樣,很多都取決於第一次相遇。反思您的遊戲行為,就像您思考它們的行為一樣。
您看到的真的是內疚嗎?
和狗一起生活,您很可能遇到過“內疚的表情”。您回到家。植物被撞倒了,泥土灑滿了地板。狗異常安靜,並且緩慢地敲著尾巴,同時避開您的目光。
但是狗是否對造成的混亂感到負責,併為違反您的規則感到抱歉?這很難說。包括2015年發表的一項開放獲取研究在內的迄今為止的研究表明,答案是否定的。此外,研究結果表明,責罵或懲罰狗不一定會減少不良行為。
被要求描述狗的內疚表情的主人評論說,除了可能僵住、看向別處和敲打尾巴外,狗還可能試圖看起來更小並擺出非威脅性的姿勢。有些可能會抬起爪子或以低姿態接近主人。另一些則會退縮。
很容易認為,如果狗的行為與我們感到內疚時的行為非常相似,那麼狗也一定明白它的行為是錯誤的,並且感到內疚。然而,這些正是動物行為研究人員和專家描述為反映順從、安撫、焦慮或恐懼的行為。諸如狗和野生灰狼等社會性物種在許多不同的情境中使用這些表現來減少衝突、化解緊張局勢和加強社會聯絡。
當我們研究人員設計實驗以更好地瞭解狗的概念框架時,我們經常發現,儘管它們的行為可能看起來與人類的行為非常相似,但它們對情況的理解可能有所不同。在這種情況下,當您的狗擺出“內疚的表情”時,可能不是內疚在起作用,而是狗實際上可能正在經歷普遍的焦慮或恐懼,或者渴望避免成為您的憤怒或挫敗感的受害者。
2009年,巴納德學院的亞歷山德拉·霍洛維茨(以及《狗的內心世界:狗看到、聞到和知道什麼》的作者)在《行為過程》雜誌上發表了一項研究,探討了看似內疚的表情之前的事件。透過改變狗的行為(吃或不吃不允許的零食)和主人的行為(責罵或不責罵),她能夠隔離該表情與什麼相關。她發現,當狗做了錯事時,它並沒有更頻繁地出現。相反,當主人責罵時,它以完整的形式彈出。霍洛維茨進一步發現,當狗受到斥責時,最誇張的內疚表情是由那些沒有吃零食但仍然受到斥責的狗表現出來的(因為主人認為狗吃了零食)。這意味著,例如,在多狗家庭中,一隻狗可能很容易看起來內疚,而實際上從未犯錯。
我在一個後續實驗中發現了類似的結果,該實驗是我與布達佩斯厄特沃什·羅蘭大學家庭犬專案的亞當·米克洛西和瑪爾塔·加奇合作進行的,並在2012年發表在《應用動物行為科學》雜誌上。當主人離開房間時,狗有機會違反規則(桌子上的食物是給人類的,而不是給狗的)。當主人返回時,吃過東西的狗並沒有比沒有吃東西的狗更可能看起來內疚。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責罵的主人,內疚的表情就不會出現。我們還研究了主人是否比其他人更能分辨出他們的狗是否不聽話。看到他們的同伴遵守規則的主人,在識別狗是否在他們不在時犯規方面並沒有更出色。
“但是等等!”旁觀者驚呼。“我在狗被責罵之前就看到它表現出內疚。”主人經常將這種行為解釋為意味著狗“知道”它們做錯了事。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但迄今為止的研究結果表明,當狗感覺到某些東西會引起主人的不悅時,它們會表現出看似內疚的行為,並希望避免關係破裂。
劍橋大學的利耶爾卡·奧斯托吉奇和尼古拉·克萊頓,以及克羅埃西亞裡耶卡大學的姆拉登卡·特卡爾契奇,在2015年發表在《行為過程》雜誌上的一篇開放獲取文章中,報告了狗的內疚表情是否可能由環境線索觸發,例如禁食的食物消失。透過使用與霍洛維茨有些相似的操作,奧斯托吉奇和她的同事發現,內疚表情不受狗自身行為(吃或不吃食物)或食物是否存在的影響。在他們的實驗環境中,在沒有責罵的主人的情況下,狗沒有表現出內疚的表情。
與此同時,該研究並不排除在家庭環境中,主人很可能在責罵之前觀察到臭名昭著的表情的可能性。在1970年代後期,威斯康星州的一位獸醫發表了一篇論文,提供了一個清晰的例子,說明恐懼偽裝成內疚。一隻名叫尼基的狗開始在主人不在時撕碎紙張。為了檢視狗看似內疚的行為是否真的源於內疚,獸醫讓主人撕碎紙張,離開家並返回家中。當主人回來時,尼基看起來“內疚”,即使她什麼也沒做錯。狗對環境和社會線索非常敏感。在這種情況下,狗顯然將地板上的紙張視為即將到來的責罵的訊號。
靈長類動物學家弗朗斯·德瓦爾在《善良的天性:人類和其他動物的對與錯的起源》中解釋說:“證據+主人=麻煩”。作為旨在維持關係的社會性物種,狗可能會在主人責罵之前表現出順從的姿態,而這種行為並不表示道歉或承認內疚。相反,這些表現可能旨在安撫或緩和。它們當然可以產生這種效果:在一項研究中,我發現近60%的問卷調查主人報告說,“內疚的表情”使他們減少了對狗的責罵。
您可能想知道為什麼我和其他人會糾纏於對狗的內疚感的錯誤歸因。正如我在The Dodo網站上說的那樣,這是一個關於狗福利的問題:“當您對您‘內疚’的狗拆毀您的房子感到生氣或原諒它時,您忽略了更深層次的擔憂,如果解決這些擔憂,可能會減少或消除這些行為問題。狗是感到無聊嗎?害怕嗎?焦慮嗎?您的日常生活中是否發生了什麼變化,使它感到困惑?可悲的是,責罵狗通常不會減少未來不良行為。如果有什麼不同的話,那麼隨著您困惑的同伴進入破壞和安撫的焦慮迴圈,‘內疚的表情’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更加誇張。”
更糟糕的是,事後責罵一隻看起來內疚的狗可能會給您一種虛假的相互理解感,以及您正在有效地懲罰不良行為的錯誤信念。根據定義,懲罰會減少未來的行為。不幸的是,研究發現,責罵一隻“不聽話”的狗,尤其是在它行為不端之後,並不會導致“不良”行為的顯著減少。1960年代後期的一項研究發現,在執行“不允許”的行為僅15秒後受到斥責的狗,不僅在未來繼續執行該行為,而且在這樣做時還表現出顯著的安撫和與恐懼相關的行為。
事後責罵不起作用,內疚的表情最好被解釋為恐懼或安撫。最好只是清理乾淨,並思考如何在未來避免這種情況。
為什麼狗喜歡人
您是否曾經想過是什麼讓一些狗如此喜歡我們?為什麼在任何時候,布魯托都可能衝進米奇的懷抱,用舌頭徹底擦洗米奇?為什麼有些狗想見所有人,而另一些狗則希望您待在原地?
2014年發表在《PLOS ON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由匈牙利科學院的安娜·基什和梅琳達·本策領導的研究人員,布達佩斯厄特沃什·羅蘭大學家庭犬專案和其他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新穎的方法來探索催產素在狗對人類的社交性中所起的作用。
您可能聽說過催產素被描述為“愛的荷爾蒙”,因為它參與社互動動、緩解壓力以及與他人的聯絡感。花時間撫摸您的狗,抓撓布魯托的身體和耳朵,您和它都可能看到血液中催產素水平的升高,這表明這對你們雙方來說都是積極的體驗。然而,催產素也不簡單。科學作家埃德·揚在2012年Slate網站上的一篇文章中指出:“‘愛的荷爾蒙’在某些情況下會培養信任和慷慨,但在其他情況下會培養嫉妒和偏見,並且它可以在不同的人身上產生相反的效果。”部分原因可能是編碼催產素受體(催產素在大腦神經細胞上結合的分子)的基因變異介導了社交行為的差異。
為了調查布魯托對米奇和“人類”的普遍熱情是否以某種方式與布魯托的基因有關,基什和她的同事採用了以下方法
圖片來源: 馬克·艾倫·米勒
步驟1。 瞭解狗催產素受體(OXTR)基因。對於這項研究,研究人員選擇了兩種流行的品種,德國牧羊犬和邊境牧羊犬,並透過拭子擦拭它們的臉頰內部來提取DNA。這個過程最終確定了OXTR基因的三種變異,每種變異都有兩種形式,這些形式似乎對行為有不同的影響。這三種變異或“多型性”具有非常容易記住的名稱:–212AG、19131AG和rs8679684。
步驟2。 瞭解狗與人互動的方式。超過200只作為寵物飼養的德國牧羊犬和邊境牧羊犬參加了一系列與人的互動。這些測試調查了狗如何迎接熟人和陌生人,狗如何對以威脅方式接近的陌生人做出反應,以及當它們的主人躲在一棵大樹後面時狗如何做出反應。
步驟3。 將狗基因和狗行為結合起來。研究人員檢查了OXTR多型性與狗在社交測試期間與人互動的方式之間是否存在關係。他們特別感興趣的是狗接近人的容易程度,以及犬類的友好程度。
在描述結果時,基什說,“狗對人類的行為方式,至少在德國牧羊犬和邊境牧羊犬中,受到催產素受體基因的影響。”例如,當涉及到–212AG基因時,攜帶稱為G的等位基因的德國牧羊犬和邊境牧羊犬都表現出比攜帶稱為A的等位基因的狗更少的與人相處的興趣,這表明這種影響在兩個品種中是相同的。
然而,對19131AG和rs8679684基因的分析揭示了這兩個品種的相反趨勢。例如,在19131AG多型性中,研究人員報告說,“A等位基因的存在,與G等位基因相反,與德國牧羊犬的更高友好度評分和邊境牧羊犬的更低友好度評分相關。”這種相反的效果表明,“除了我們的候選基因外,其他遺傳和細胞機制(在本研究中未探索)可能在調節這種行為中起作用。”
總而言之,該研究表明,狗對人的社交性與它們擁有的OXTR基因的變異有關,但催產素是“更大的系統”的一部分,該系統有助於狗對人類的感情。
這項研究的下一步:複製和探索可能的分子相互作用,這些相互作用解釋了特定催產素受體變異對狗對人的行為的影響。
當心恐懼
識別狗何時快樂很容易,但發現恐懼卻困難得多,正如認證應用動物行為學家米歇爾·萬和她的同事在研究人們對狗的情緒的感知是否因經驗而異的研究中表明的那樣。在該研究中,發表於2012年的《PLOS ONE》雜誌,志願者——分為幾乎沒有或沒有養狗經驗、曾經和狗一起生活過或與狗一起工作10年或更長時間——觀看了狗的短影片片段。志願者被要求描述狗的情緒狀態,並記下哪些身體部位給他們提示。由於影片沒有聲音,參與者必須依靠行為來將狗標記為恐懼或快樂等。這些影片不僅僅是任何影片。它們已經由狗行為專家預先篩選過,這些專家的學校教育或專業經驗訓練他們對動物行為進行基於科學的評估。
事實證明,快樂的狗最容易識別。即使是沒有養狗經驗的人也可以觀看狗在雪地裡嬉戲或快樂地仰臥打滾,並將這隻狗描述為快樂。
但恐懼是不同的。與狗主人和幾乎沒有養狗經驗的人相比,狗專業人士在識別恐懼方面做得更好。“狗專業人士是該領域的新手,還是與狗一起工作不到10年,還是擁有10年以上經驗的長期專業人士,這並不重要,”萬補充說。“他們在識別恐懼方面具有相同的熟練程度。”
狗專業人士做得更好的一個原因可能是他們查看了更多的狗身體部位以尋找線索,例如眼睛、耳朵、嘴巴和舌頭,而非專業人士檢視的身體部位較少,並且不太可能關注狗的面部特徵。
幸運的是,您可以學習如何注意和解釋微妙的犬類行為。事實上,即使您與世界上最快樂的狗住在一起,恐懼仍然應該在您的雷達上,尤其是在您的狗與其他狗互動的情況下。識別另一隻狗的恐懼可以幫助您知道給那隻狗空間;主人可以從那裡接手。
恐懼是什麼樣的?它可以包括各種各樣的身體部位和姿勢。萬和她的同事解釋說,“據說恐懼的狗會縮小它們的身體尺寸——蹲伏成低姿勢,壓平它們的耳朵並將它們的尾巴保持在低位。顫抖、打哈欠、流口水、僵住、喘氣、抬爪和發聲是其他與狗的恐懼相關的行為的例子。”
有可能幫助狗變得不那麼恐懼。注意到恐懼和相關行為是第一步;識別和改變動物對誘發恐懼的刺激的感知同樣重要。想象一隻害怕新來家中的人的狗,從郵遞員到您最好的朋友。但是現在,當任何人來到家中時,狗都會得到它最喜歡的食物。透過反條件反射,訪客逐漸承擔起新的含義,因為狗將來訪的人與一件好事聯絡起來,在這種情況下是美味的食物。隨著狗的情緒發生轉變,它的行為也隨之改變——恐懼的姿勢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隻期待好事發生的狗,一隻本質上在說“天哪!!有新人來了!!是的!!”的狗。一隻快樂的狗誕生了。
圖片來源: 馬克·艾倫·米勒
吠叫說了什麼
儘管有時您的狗發出的聲音可能不受歡迎,但這些聲音攜帶了大量資訊和含義。近年來,許多研究調查了伴侶犬發出的聲音。
一個主要的發現:狗在不同的情境下吠叫的方式不同,我們可以分辨出差異。索菲亞·殷和布倫達·麥考恩在2004年發表在《動物行為》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報告稱,“干擾吠叫”(對陌生人按門鈴的反應而發出)聽起來與“隔離吠叫”(當狗與主人分離時)和玩耍期間發出的吠叫不同。在每種情境下,聲音都不同:干擾吠叫是“相對低沉、刺耳的吠叫,音調或響度幾乎沒有變化”,隔離吠叫是“比干擾吠叫音調更高、更具音調性和頻率調製”,而玩耍吠叫是“類似於隔離吠叫,只是它們通常成簇出現而不是單獨出現”。
不要將吠叫視為毫無意義的噪音,而要關注它。班卓琴可能會因為孤獨而發出嗚咽聲,或者它可能注意到有人不請自來地從您的二樓窗戶爬進來。
狗的吠叫充滿了資訊,但咆哮呢?安娜·泰勒,現在在皇后大學(安大略省)巴德國際研究中心(英國),發現與吠叫不同,在玩耍和攻擊性情境中,咆哮的許多聲音特性是相似的。但是攻擊性咆哮比玩耍咆哮更長,而玩耍咆哮的咆哮之間暫停時間更短。儘管來自不同情境的咆哮聽起來可能與人耳相似,但布達佩斯厄特沃什·羅蘭大學家庭犬專案的塔瑪斯·法拉戈和他的同事發現,咆哮在狗與狗之間的交流中具有相當大的意義。
在2010年發表在《動物行為》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狗被放置在一個房間裡,裡面有一根骨頭;當它們接近骨頭時,研究人員播放了三種不同型別的咆哮錄音之一。狗透過遠離骨頭來回應“這是我的食物”咆哮,並且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走開陌生人”和玩耍咆哮,因為這些聲音與骨頭無關。並非所有的咆哮都相同,狗也知道這一點。
即使並非所有的咆哮都與攻擊性有關,但也不應忽視攻擊性咆哮。如果您遇到咆哮可能是攻擊性跡象的情況,請保持冷靜。喬蘭塔·貝納爾,《2011年狗訓練師快樂、行為良好的寵物指南(快速而骯髒的技巧)》的作者提醒道:如果您因為狗咆哮而懲罰它,您實際上是在懲罰它發出警告。咆哮是一種與特定情境中的情緒或內心狀態相關的交流形式。如果您想減少它,請考慮是什麼促使它發生。咆哮本身並不是問題。
圖片來源: 蒂姆·麥克弗森 蓋蒂圖片社
當我們生氣時,狗會感受到
愛狗人士可能會發現,狗能捕捉到我們的情緒是很明顯的。關注我們的情感表達——在我們的面部表情、行為甚至氣味中——幫助它們與我們親密地生活在一起。
“我們說,‘狗狗懂我們’。” 故事到此結束。 然而,狗狗們的故事又是什麼呢? 如果狗狗關注我們的情緒——特別是我們臉上所表現出的情緒——當狗狗看到我們不同的情緒時,它們會感覺如何呢?
這個問題的一個答案几乎是偶然出現的。 2015年,維也納獸醫大學的科爾辛·A·穆勒和他的同事發表了一項研究,旨在確定狗狗是否能夠辨別人類面部快樂和憤怒的表情,而不是依賴其他線索(他們的發現:是的,狗狗可以僅從我們的面部獲得這些資訊)。
由於研究設計,研究人員還可以深入瞭解狗狗對我們情緒的感受。 在這項研究中,寵物狗在電腦螢幕上看到了快樂或憤怒的人臉影像。 為了獲得獎勵,狗狗必須靠近並用鼻子觸控式螢幕幕上的特定影像。 這些是狗狗。 它們可以做到這一點。 用鼻子觸控以獲得獎勵? 是的,請!
但在觀看憤怒的臉時,研究人員注意到了一些奇怪的事情。 狗狗的表現受到它們看到快樂還是憤怒表情的影響。 在最初的訓練中,看到憤怒表情的狗狗比看到快樂表情的狗狗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學習靠近並用鼻子觸控影像以獲得獎勵。 換句話說,即使這樣做會得到獎勵,狗狗也不太願意靠近並用鼻子觸控憤怒的臉。
“我為什麼要接近一個生氣的人? 這毫無道理,”狗狗可能會想。 透過與人交往的過往經驗,狗狗可能會將憤怒的表情視為厭惡的。 研究人員認為,狗狗“不得不克服它們遠離厭惡(或威脅性)刺激的自然傾向”。
不願意接近只是評估狗狗如何感知我們情緒的一種方式。 為了解決同樣的問題,2018年1月發表在《行為過程》(Behavioural Processes)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轉向了一種微妙且經常被忽視的行為,您在今天之後可能會更頻繁地注意到這種行為。
當狗狗看到我們不同的情緒時,它們感覺如何?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英格蘭林肯大學和巴西聖保羅大學的納塔利婭·阿爾伯克基及其同事向狗狗展示了憤怒和快樂的面部影像。 研究人員發現,當狗狗看憤怒的人臉影像時,它們比看快樂的人臉影像時更可能舔嘴。 而且我們不是在說“美味……食物”的舔嘴。
科學家們說,舔嘴“被認為是短期(或急性)應激反應的指標”。 這種行為已在應激環境中被識別出來,例如當狗狗被巨響嚇到時,或者當狗狗獨自一人並經歷與分離相關的問題時。 在社交場合,快速伸出/縮回舌頭可能表明情緒衝突,並且可能伴隨其他微妙的行為,表明“嗯……互動? 不,我寧願保持距離,謝謝。” 舔舐也常見於安撫或撫慰的語境中。
與顫抖、嗚咽、過度吠叫和喘氣(主人更常將其識別為與壓力相關)不同,人們不太可能將諸如移開視線、轉頭、打哈欠和舔嘴唇等細微行為識別為狗狗不適的可能指標。
現在應該更清楚為什麼研究人員關注狗狗的舔嘴行為了:“正如舔嘴行為與觀看負面面孔有關,”他們解釋說,“這些負面情緒視覺刺激很可能被狗狗視為厭惡的。”
犬類伸出的舌頭應該引起愛狗人士的注意。 為了澄清,我們不是在談論任何伸舌頭的行為,例如與食物相關的伸舌頭,或者快樂的狗狗伸出的舌頭,或者正在舔舐某人的舌頭。 儘管在文獻中對其標籤和描述不一致,但我們正在討論的伸舌頭通常被描述為舌頭伸出/縮回,可能會(或可能不會)越過鼻子。 在現實世界中,狗狗可能會結合諸如抬起爪子、打哈欠、轉頭和移開視線、靜止不動、移開或縮小身體等行為來展示這種型別的伸舌頭。 看來我們需要更大的雷達。
“如果一隻狗在我伸手撫摸它時開始快速伸舌頭並轉頭,我會非常注意它,並可能會改變我自己的行為,” 認證應用動物行為學家帕特里夏·麥康奈爾說道。
因此,狗狗確實會關注我們的情感表達。 這是我們故事的一部分。 它們故事的一部分寫在它們的行為中。
你的狗狗愛你嗎?
答案可能會讓你驚訝
作者:傑森·G·戈德曼
你愛你的狗。 你的狗也愛你嗎? 一組瑞典和丹麥研究人員開始尋找答案。 更具體地說,研究人員知道狗狗對人類的暗示非常敏感,因此他們懷疑,那些認為自己與寵物關係良好的主人的狗狗,也會認為這種關係很親密,這可能是因為主人的態度會導致兩者之間頻繁的積極互動。
二十對狗狗-主人組合參與了這項研究,該研究由瑞典農業科學大學的特蕾絲·雷恩領導,並發表在2014年1月刊的《應用動物行為科學》(Applied Animal Behaviour Science)雜誌上。 人類參與者都完成了一份名為莫納什犬主人關係量表(MDORS)的問卷,該問卷旨在從主人的角度評估關係的強度。 MDORS包含28個專案,分為三個分量表。 第一個分量表評估狗狗-主人互動的性質(“你多久擁抱你的狗一次?”),第二個分量表反映了主人對其狗狗感受到的情感親密度(“我希望我和我的狗永遠不必分開”),第三個分量表涉及照顧狗所需的感知投入(“我的狗花費太多錢”)。
狗狗們被置於艾恩斯沃思“陌生情境”程式的修改版本中,這是一個最初旨在衡量人類親子關係強度的巧妙實驗。 它以孩子——或狗——被單獨留在陌生人身邊為中心。 狗狗版本的開始是主人坐在椅子上忽略狗狗。 幾分鐘後,一個陌生人走進房間,忽略狗狗,與主人交談。 陌生人試圖和狗狗玩耍,然後主人悄悄離開房間。 陌生人繼續和狗狗玩耍,然後離開,留下狗狗獨自一人。 主人返回,迎接狗狗,然後再次開始忽略它。 陌生人返回,迎接狗狗,也忽略它。 最後,主人再次離開。
當對人類幼兒進行時,陌生情境略微令人痛苦的性質會啟用一種天生的、適應性的系統,促使孩子向父母尋求安慰。 透過仔細觀察孩子們,並將他們尋求安慰的行為與他們更獨立的探索行為進行權衡,研究人員可以確定孩子們是否對父母有安全的情感依戀。 感到更安全依戀的孩子在感到壓力時更可能尋求與父母的親近,但在感到舒適後也更可能獨立玩耍。
研究人員預測,那些主人認為自己與寵物關係最牢固的犬類,在測試期間的行為會表明它們有很強的依戀關係。 然而,他們只發現了兩個顯著的相關性。 當狗狗在獨自一人後與主人重聚時,那些主人報告說與動物有很多互動的狗狗更頻繁地尋求這種互動——這可能看起來像強烈的依戀,但也可能僅僅反映了過去因發起身體接觸而獲得的獎勵。 而且,與安全依戀的幼兒不同,這些主人的犬類在陌生情境中獨立玩耍的可能性低於其他犬類。 在這方面,它們類似於不安全依戀的年輕人。 然而,狗狗不是孩子,也沒有表現出不安全依戀的孩子所表現出的分離焦慮; 因此,後者的發現很難解釋。
這項研究標誌著首次嘗試科學地探索狗狗對其與主人之間關係的感知與主人對其與狗狗之間關係的感知之間的聯絡。 對於所有那些確信毛茸茸愛它們的回報的愛狗人士來說,壞訊息是:MDORS問卷的“感知情感親密度”分量表與狗狗在陌生情境中的行為之間沒有相關性。 研究人員直言不諱地說:“沒有證據支援這樣一種觀點,即因為一個人與他們的狗有強烈的情感紐帶,他們的狗也會同樣依戀他們。” 你不能僅僅因為非常愛一隻狗就強迫它也愛你。
傑森·G·戈德曼 (@jgold85) 是一位常駐洛杉磯的科學記者。
招募! 公民研究員
不要錯過這些專案
在過去幾年中,公眾參與科學專案的程度激增,涉及狗狗的研究也不例外。 通常,這項工作包括線上活動,但有時需要參與者走向世界,做一些事情並報告結果。 以下是一些活躍的線上狗狗科學專案列表,在大多數情況下,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加入。 —J.H.
人類與寵物犬之間依戀關係的跨文化比較
人類-動物互動實驗室,俄勒岡州立大學
www.thehumananimalbond.com/current-studies/cross-cultural-attachment
研究人員正在研究不同人口群體中寵物犬及其主人之間的依戀關係。
狗狗性格調查
動物行為認知與福利小組,英國林肯大學
http://uoldogtemperament.co.uk/dogpersonality
這些專案旨在識別狗狗身上可靠的性格特徵。
家庭犬專案
匈牙利布達佩斯艾特弗斯·羅蘭大學
https://familydogproject.elte.hu/participate-in-our-research
研究人員希望您在幾個不同的專案中報告關於您狗狗的情況
繁殖環境、基因和行為
狗狗嗚咽聲的情感評估
分離行為查詢
狗狗發聲問卷
狗狗的性格和某些疾病
狗狗的嫉妒心
你的狗吵鬧嗎?
聲音的情感內容
汪!
聲學工程,英國索爾福德大學
www.sound101.org/woof/index.php
該專案探索人們如何回應狗叫聲。
犬類行為評估與研究問卷(C-BARQ)
賓夕法尼亞大學動物與社會互動中心
http://vetapps.vet.upenn.edu/cbarq
C-BARQ 提供犬類性格和行為的標準化評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