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更廣泛地使用熱泵進行住宅和建築的供暖和製冷可以大幅減少全球化石燃料排放,但該解決方案几乎沒有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援,而且其優勢也未被消費者充分理解。
這項由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政策中心的研究人員領導的研究表明,進一步創新熱泵技術,並結合碳稅等監管措施,可以消除供暖和製冷領域12%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
該研究名為“利用空氣源熱泵實現空間供暖脫碳”,其中指出,雖然政策制定者將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交通運輸(佔全球排放量的29%)和電力部門(佔28%)的脫碳上,但幫助熱泵提高競爭力的潛在回報卻相對較少受到關注。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該研究表明,當使用“零碳電力”供電時,熱泵可以在美國三個氣候和能源成本不同的城市與天然氣裝置競爭。這三個城市是亞特蘭大、聖地亞哥和北達科他州的法戈。
這項研究的重點是空氣源熱泵,它從室外空氣中提取熱能,而不是從溫度往往比室外空氣溫暖的地面提取熱能的更昂貴的地源裝置。空氣源裝置在寒冷天氣中的效率較低,但可以透過電阻加熱來提高效率。
在典型的系統中,在加熱模式下,製冷劑在流過室外熱交換器時蒸發,然後在冷凝回液體時將熱量釋放到室內熱交換器。在製冷迴圈中,過程則相反。
研究報告稱,美國政府沒有制定任何促進熱泵開發或使用的政策,但加利福尼亞州和東北部的幾個州正在這樣做。雖然熱泵在歐洲的市場份額仍然很低,但一些政府為從傳統的石油或電力供暖轉向熱泵提供了財政激勵。
在日本,熱泵佔空間供暖領域的三分之一,政府還在推廣消費者教育和更高的產品質量。
中國正在大力推廣熱泵,在傳統上以燃煤供暖為主的北部省份,安裝補貼可以覆蓋高達90%的單位成本。
該研究的結論是,美國現有的政策“不足以”利用熱泵實現零排放,其中一個障礙是“缺乏資訊”讓消費者瞭解該技術不斷提高的效能。
為了在本世紀中葉消除空間供暖和製冷的碳排放,該研究建議實行經濟範圍的碳定價,政府加大對創新和政府能源效率激勵措施的支援。
它還建議實施資訊宣傳計劃,以應對“承包商和房主對現有化石燃料技術的更大熟悉程度以及建築存量的緩慢更替”的商業慣性。
經 E&E 新聞許可,轉載自 Climatewire。E&E 在www.eenews.net上提供有關重要能源和環境新聞的每日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