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解剖學:人類形態的演變
作者:約翰·格爾切。
Abrams出版社,2019年(40美元)
化石發現為了解很久以前的生物提供了一幅激動人心但卻不完整的畫面。在這本引人入勝的繪畫和油畫集中,藝術家格爾切根據多年來對現代猿類和人類骨骼與組織關係的研究,從各種人科動物標本的化石中推斷出它們的軟組織解剖結構。格爾切的目標是追求寫實主義,從不改變解剖結構,但以其他方式將藝術融入到他的繪畫中——例如,一幅尼安德特人骨骼的影像忠實地捕捉了骨骼被發現時的排列方式,並覆蓋著代表化石發現地沉積物的異想天開的藍色和洋紅色球體。他將個性注入早期人科動物的面孔,使人們很容易想象他們與現代人類的共同之處。
愛因斯坦的妻子:米列娃·愛因斯坦-瑪麗克的真實故事
作者:艾倫·埃斯特森和大衛·C·卡西迪。貢獻者:
露絲·萊溫·西姆。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2019年(29.95美元)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以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縱觀歷史,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第一任妻子米列娃·瑪麗克幾乎被排除在這位偉大物理學家的故事之外。後來,她被認為是他在最著名的理論上的秘密合作者。學者埃斯特森和科學史學家卡西迪旨在透過這本引人入勝的傳記來澄清事實。他們仔細研究了學校成績單、信件和當代記錄,以拼湊出瑪麗克人生的連貫圖景。她克服了科學領域對女性的偏見,追求物理學博士學位——但最終在與愛因斯坦結婚後放棄了自己的事業。作為他在大學時代的紅顏知己和學習夥伴,瑪麗克無疑為愛因斯坦作為科學家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但作者們沒有發現任何證據表明她是相對論的共同發明人,正如一些人聲稱的那樣。“可悲的是,”他們寫道,“她沒有充分發揮她作為科學家的潛力……也沒有實現她在婚姻和生活中的希望和夢想。”—克拉拉·莫斯科維茨
人獸:智人如何成為自然界最矛盾的生物——一部新的進化史
作者:亞當·盧瑟福。
The Experiment出版社,2019年(25.95美元)
是什麼讓人類變得與眾不同?這是一個思想家和科學家們投入數十年痴迷和研究的問題。然而,遺傳學家兼科學作家盧瑟福觀察到,“許多曾經被認為是人類獨有的東西並非如此。” 像我們一樣,許多動物使用工具,為了樂趣而發生性行為,並以複雜的方式進行交流。事實上,我們不是唯一有同性戀行為的物種(例如長頸鹿),也不是唯一表現出惡性暴力行為的物種(例如寬吻海豚),也不是唯一哀悼死去同伴的物種(在大象和其他動物身上觀察到)。盧瑟福著眼於來自行為科學、遺傳學和古人類學的最新證據,探討了人類確實與其他動物不同的方式,以及我們是否真的像我們曾經認為的那樣特殊。“矛盾的是,”他寫道,答案是“既是否定的,也是肯定的。” —埃米利亞諾·羅德里格斯·梅加
完美捕食者:一位科學家為拯救丈夫免受致命超級細菌侵害的競賽
作者:斯特凡妮·斯特拉斯迪和托馬斯·帕特森。
Hachette Books出版社,2019年(28美元)
流行病學家斯特拉斯迪從未懷疑她在埃及的假期會發生這樣的轉變。在盧克索的一個晚上,她的丈夫、心理學家帕特森突然生病,患上了一種導致不停嘔吐和劇烈疼痛的疾病。在帕特森被醫療後送往德國後,一位醫生證實他感染了鮑曼不動桿菌,這是一種致命且耐藥的超級細菌,導致歐洲各地多家重症監護病房關閉。“我的丈夫即將成為一個無名的統計數字,”斯特拉斯迪寫道。為了拼命挽救他的生命,這對夫婦同意嘗試一種被遺忘且在很大程度上不受監管的療法:使用病毒殺死耐藥細菌。他們的敘述提供了一個引人入勝且令人恐懼的視角,讓我們瞭解抗生素濫用的破壞性後果——以及當標準醫療保健不足時會發生什麼。—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