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宇宙

四維四面體,而非弦理論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想象一下,一片由微小的三角形結構組成的景觀,這些結構不斷地將自己重組為新的模式。從遠處看,這片景觀看起來非常平滑,但近距離觀察,它卻是一個由奇異幾何形狀組成的翻騰的熔爐。這種看似簡單的模型是被稱為因果動力學三角剖分 (CDT) 的新理論的核心,該理論已成為解決物理學中最棘手問題的有希望的方法——將引力定律與量子力學定律統一起來。

20多年來,在尋求統一的競賽中,領先的競爭者一直是弦理論,該理論假設基本粒子和力實際上是微小的能量弦。但一些科學家表示,該理論被誤導了,因為它將弦置於固定的背景之上;他們認為,更好的模型不僅會產生粒子和力,還會產生它們所處的時空。在 20 世紀 80 年代和 90 年代,這些研究人員開發了圈量子引力,它將空間描述為僅 10-33 釐米寬的微小體積的網路。儘管這種方法取得了一些顯著的成功,例如預測了黑洞的特性,但它尚未透過一項基本測試:證明體積的混亂組合始終會結合在一起,形成我們日常世界熟悉的四維時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