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十大科學新聞

創紀錄的颶風、資料洩露、中子星對撞和藥物成癮——年度最重要的科學新聞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如果您在2017年對新聞感到應接不暇,您並不孤單。似乎每天都傳來國際關係和性別不平等、醫療保健和國內能源政策等各個領域的重大進展。科學常常處於最前沿,因此我們根據編輯的首選和我們最受歡迎的文章,對五個主題領域中的每個領域最重要的兩項進展進行了編目。如果感覺獲取每日新聞就像從消防水帶中飲水一樣,那麼這份清單可以幫助您專注於重要的科學進展。

空間與物理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1. 99年來首次橫跨美國東西海岸的日全食發生在8月21日。它讓全國各地的人們有理由暫時放下日常工作來觀察這一現象,但也為科學家們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來研究太陽的化學成分、愛因斯坦相對論以及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
在此文章集中閱讀更多內容: 2017年日全食

2. 繼2016年高階雷射干涉儀引力波天文臺 (LIGO) 壯觀地觀測到兩個黑洞碰撞之後,引力波天文學家今年報告說,他們探測到了兩顆中子星的碰撞。
在此處閱讀更多內容: 引力波天文學家獲得重大發現

可持續性與氣候

1. 2017年颶風季見證了創紀錄的颶風襲擊了美國墨西哥灣沿岸、佛羅里達州、波多黎各和加勒比海的其他島嶼。氣候變化是這些極端事件的幕後推手嗎?
閱讀更多內容: 極端2017年颶風季是否由氣候變化驅動?

6月,唐納德·特朗普總統宣佈他將帶領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我們的記者分析了該政策變化對美國碳排放的影響。
閱讀更多內容: 特朗普退出巴黎協定:他的政策將向空氣中增加多少碳?

技術

1. 4月,美國在阿富汗針對ISIS部隊的襲擊中投下了一枚22,000磅的炸彈。
閱讀更多內容: 美國剛剛在阿富汗投下的“炸彈之母”是什麼?

2. 鑑於最近發生的重大資料洩露事件,許多專家正在關注人工智慧將如何在未來幾年影響大資料。
閱讀更多內容: 民主制度能否在大資料和人工智慧中倖存下來?

健康

1. 今年,幾起大規模槍擊事件和傷亡事件成為頭條新聞。在這篇權威文章中,證據表明公眾手中擁有更多槍支並不能保證人們的安全。
閱讀更多內容: 更多槍支並不能阻止更多犯罪,證據表明

2. 過去幾年,藥物過量死亡人數一直在急劇增加——現在已超過美國因車禍或槍擊事件死亡的人數。為了應對這種上升趨勢,人們正在尋找有效的阿片類藥物疫苗。
閱讀更多內容: 利用疫苗和更好的化學方法對抗阿片類藥物危機

心理與大腦

1. 大麻作為一種非法藥物,正在迅速擺脫其惡名,並穩步獲得作為多種疾病醫療手段的認可。然而,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18歲之前吸食大麻的青少年出現了令人擔憂的結果。
閱讀更多內容: 青少年吸食大麻與精神病之間的聯絡得到加強

2. 如果您在2017年的部分時間裡試圖說服某人放棄他們最根深蒂固的信念,那麼這篇文章就適合您。我們自己的邁克爾·舍默爾介紹瞭如何說服那些不為冷冰冰的事實所動搖的人
閱讀更多內容: 當事實失效時,如何說服他人

Andrea Gawrylewski is chief newsletter editor at 大眾科學. She writes the daily Today in Science newsletter and oversees all other newsletters at the magazine. In addition, she manages all special collector's editions and in the past was the editor for 大眾科學 Mind, 大眾科學 Space & Physics and 大眾科學 Health & Medicine. Gawrylewski got her start in journalism at the Scientist magazine, where she was a features writer and editor for "hot" research papers in the life sciences. She spent more than six years in educational publishing, editing books for higher education in biology,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nutrition. She holds a master's degree in earth science and a master's degree in journalism, both from Columbia University, home of the Pulitzer Prize.

More by Andrea Gawrylewsk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