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美國最高法院推翻了大學基於種族的平權行動,禁止學校在決定是否錄取合格申請者時考慮種族因素。高等法院的大多數人依靠兩個伎倆來做到這一點——在對相關案件的大部分討論中,這些伎倆都被忽視了:學生公平錄取組織訴北卡羅來納大學案和針對哈佛大學的配套訴訟。 這兩個詭計正在產生反響,使美國成為一個更糟糕、種族更不公正的國家。
在第一項裁決中,法院的保守派多數派操縱了“種族”一詞的含義,使其與1954年反對種族隔離的里程碑式裁決布朗訴教育委員會案中該詞的含義完全不同。其次,它利用某些亞裔美國人為進入競爭激烈的大學而提出的、同樣被操縱的歧視主張,全面攻擊平權行動。
隨著最高法院最新一屆任期結束,以下是這些伎倆為何重要:它們扭曲了美國的種族關係歷史,將謬論寫入法律,這將使其他人更容易攻擊投票權、就業、住房和刑事司法領域的種族正義。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正如我在5月份的Contexts期刊中更詳細地寫道,我們首先應該考慮布朗案裁決被改變的歷史意義。在2007年,在西雅圖學校種族平衡案中,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斷章取義地引用了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在布朗案中的口頭辯論:“根據第十四修正案的平等保護條款,任何州都無權將種族作為在其公民中提供教育機會的因素。” 甚至為了克服種族不平等,也不能完全考慮種族因素的觀點,這——委婉地說——是對布朗案的有爭議的解釋,布朗案認為公立學校的種族隔離違憲。
當布朗案於1954年裁決時,所有人都知道“種族”一詞是黑人的代名詞。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發起了一場長達數十年的運動,以結束美國的種姓制度,在這種制度中,“隔離但平等”的原則使以前被奴役的人及其後代成為二等公民。在布朗案發生時,除了白人和黑人之外,幾乎沒有任何其他種族和族裔群體居住在堪薩斯州託皮卡或布朗案提出的其他三個社群中。1950年,據估計,美國人口的0.3%屬於人口普查局現在歸類為亞裔的族裔群體,10%是黑人,西班牙裔或拉丁裔人尚未在人口普查中作為一個獨立的類別出現。
瑟古德·馬歇爾和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辯稱,各州正在利用種族隔離來維持黑人的從屬地位。馬歇爾從未主張應該忽視種族類別作為影響人類生活的因素,而只是認為不應將種族用作種姓制度的一部分。
然而,羅伯茨援引布朗案作為一種修辭策略。“消除種族歧視意味著消除所有歧視,”羅伯茨寫道,無視奴隸制、內戰和吉姆·克勞法的歷史。 這樣做時,他利用1954年結束公立學校州強制種族隔離的標誌性裁決,來推翻大學官員在2023年承認和克服種族劣勢的努力。
其次,考慮一下關於歧視亞裔美國人和其他亞洲人的論點是如何被用來全面攻擊平權行動的。當然,亞裔美國人在美國遭受了長期的歧視歷史,包括臭名昭著的排華法案,該法案始於1882年的《排華法案》以及最高法院支援這些法律的案例。 二戰期間,日裔美國人被拘禁在集中營中。 研究發現,自那以後的幾年裡,亞裔美國人在他們的工作場所和社群中面臨歧視。 自新冠疫情以來,亞裔美國人遭受的暴力和嘲笑程度有所增加。
與此同時,正如娜塔莎·瓦里庫在平權行動公平嗎?一書中指出的那樣,今天在美國的許多亞裔美國人來自移民家庭,這些移民被招募從事高地位的專業和技術職業,但工資往往較低或居住穩定性較差。 許多人選擇並能夠居住在他們的孩子可以獲得最佳教育機會的地方。
這個群體解釋了亞裔美國人被重點學校錄取的比例快速上升的原因。在哈佛大學,今年的新生班中,29.9%是亞裔美國人,15.3%是非洲裔美國人/黑人,11.3%是西班牙裔/拉丁裔/拉丁裔,2.7%是美洲原住民/夏威夷原住民,40.8%是白人。在北卡羅來納大學,今年的新生班中,25%是亞裔,11%是黑人,11%是西班牙裔或拉丁裔,2%是美洲原住民或阿拉斯加原住民,63%是白人。 全國範圍內,亞裔美國人佔高中畢業生的5.7%,非洲裔美國人佔14.6%,西班牙裔或拉丁裔人佔20.2%,白人佔56.5%。 換句話說,雖然亞裔美國申請人可能確實受到歧視,但他們正以很高的比例成功進入精英機構。
這就是為什麼這很重要:將美國受過高等教育的一小部分人的亞裔美國人子女與奴隸制和吉姆·克勞歷史的後代相提並論是一種詭計。 保守派法官及其盟友正試圖利用“種族”一詞來抹殺非裔美國人遭受的深刻的、多代人的劣勢的歷史現實。 正如索尼婭·索托馬約爾和凱坦吉·布朗·傑克遜法官在他們的異議中寫道,非裔美國人在許多領域遭受了累積性的劣勢:在未能積累家庭財富、教育債務的積累、監禁率、被警察攔下的風險——這些都是馬歇爾和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在布朗案中與之鬥爭的種姓制度的最新表現。
在這些案件和其他案件中,最高法院是更大的全國性運動的一部分,旨在改寫美國社會中種族的歷史和意義。 在2013年的謝爾比縣訴霍爾德案中,羅伯茨領導的5-4多數派推翻了《投票權法案》的部分內容。 羅伯茨基本上寫道,由於種族歧視已經結束,具有種族隔離歷史的州和縣不再需要事先與美國司法部民權司澄清投票規則的潛在變化。 那麼,此後發生了什麼? 這些司法管轄區通過了大量新法律,使投票變得更加困難,對少數族裔群體產生了不成比例的影響。
正如一些州立法機構透過法律禁止教授被誤導性地稱為批判種族理論或關於種族歷史的“分裂性”主題一樣,正如保守派攻擊“多樣性”和任何支援它的專案一樣,法院及其盟友正在粉飾美國的種族歷史,以鞏固當前的種族等級制度,在這種制度中,白人在政治和經濟上仍然佔據主導地位。 他們正在努力創造一個種族盲視的社會的虛構,而一些州正在積極努力將黑人美國人排擠出政治生活。 我們不能讓他們得逞。
這是一篇觀點和分析文章,作者或作者表達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