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太陽表面坑坑窪窪,總是在變化。太陽黑子和太陽耀斑每 11 年出現一次起伏,這個週期與恆星磁場的定期反轉有關。大量的等離子體——稱為日冕物質拋射——飛向太空,如果到達地球,可能會擾亂衛星和其他電子訊號。週期內更頻繁的太陽活動也會增強極光並略微提高地球溫度。然而,仔細的研究表明,也存在更長的週期性。格萊斯堡週期最早於 1862 年被發現,它在一個世紀的過程中加強和削弱 11 年週期(黃色顯示)。一篇論文假設,格萊斯堡模式是由太陽磁極的緩慢搖擺引起的。休斯-狄弗里斯週期(綠色)持續約 200 年,而哈爾斯塔特週期(藍色)約為 2,400 年。儘管如此,太陽也可能是不穩定的,這使得物理學家很難預測未來的太陽黑子,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國家太陽天文臺的天文學家阿列克謝·佩夫佐夫說:“存在一定的隨機性。”
鳴謝:凱蒂·皮克;來源:SILSO 資料,比利時皇家天文臺,布魯塞爾;Chi Ju Wu 等人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中發表的“太陽活動九千年:一致的多代理重建”;2018 年 4 月 4 日;路易斯·菲佐拍攝的太陽銀版照片(1845 年影像);華盛頓卡內基研究所(1947 年影像);伍斯特的約翰的英格蘭編年史中的太陽黑子圖(1128 年影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