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連線 | 本報道是 POLITICO COP28 特別報道的一部分。
COP28 氣候峰會正值地球的關鍵時刻。
一個打破高溫記錄的夏季在全球留下了災難的痕跡。世界可能距離突破《巴黎協定》1.5 攝氏度的溫度目標僅六年之遙,為未來更糟糕的災難奠定了基礎。各國政府削減溫室氣體汙染的速度太慢,無法阻止這個問題,而且還沒有兌現他們承諾的數十億美元,以幫助較貧窮國家應對損失。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今年的峰會將於 11 月 30 日在迪拜開幕,將總結自 2015 年簽署《巴黎協定》以來各國取得的首次評估。
早已預料到的結論:他們取得了一些進展。但還不夠。真正的問題是他們會如何應對。
為了幫助理解利害關係,以下是地球狀況和全球氣候努力的快照,以 10 個數字呈現。
1.3 攝氏度
自工業化前時代以來的全球變暖
自 19 世紀以來,人類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一直在推動全球氣溫飆升,當時工業革命和大規模燃燒化石燃料開始影響地球氣候。全球氣溫已經升高了約 1.3 攝氏度,或 2.3 華氏度,而且大部分升溫都發生在 20 世紀 70 年代以來。研究表明,在過去 50 年中,全球氣溫以至少 近 2000 年來最快的速度上升。
最近的一項分析發現,剛剛過去的 10 月結束了地球 有記錄以來最熱的 12 個月。2023 年幾乎肯定是有觀測記錄以來最熱的日曆年。它延續了近期一系列破紀錄的年份——全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個年份都發生在 2015 年之後。
科學家警告說,允許升溫超過 2 攝氏度將使世界陷入災難性的變化,包括危及生命的高溫極端天氣、日益惡化的風暴和野火、農作物歉收、加速海平面上升以及對一些沿海社群和小島嶼國家的生存威脅。八年前在巴黎,地球上幾乎所有國家都同意努力將氣溫保持在遠低於該閾值的水平,如果可能的話,則低於更具雄心的 1.5 攝氏度閾值。
但距離該目標僅剩幾分之一度的距離,該目標正在迅速逼近——許多專家表示,它 幾乎已經遙不可及。
4.3 萬億美元
自 1970 年以來氣候災害造成的全球經濟損失
隨著氣溫升高,與氣候相關的災害正在惡化。熱浪正在加劇,熱帶氣旋正在增強,洪水和乾旱變得更加嚴重,野火正在越燒越大。 今年,創紀錄的事件席捲全球,這是未來極端事件的先兆。科學家表示,隨著全球變暖,此類事件只會加速。
世界氣象組織報告稱,過去五十年中,全球發生了近 12,000 起與天氣、氣候和水相關的災害。它們造成了數萬億美元的損失,並導致 200 多萬人喪生。
這些死亡事件中,有 90% 發生在發展中國家。與較富裕國家相比,這些國家歷史上對導致全球變暖的溫室氣體排放貢獻甚微,但它們卻不成比例地遭受氣候變化的影響。
4.4 毫米
海平面年上升率
隨著冰蓋融化以及海洋變暖和膨脹,全球海平面正在迅速上升。科學家估計,它們 現在的上升速度約為每年 4.4 毫米,或約 0.17 英寸,而且這個速度還在加快,每十年增加約 1 毫米。
這些數字聽起來很小。但事實並非如此。
全球冰蓋和冰川每年正在損失驚人的 1.2 萬億噸冰。這些損失也在加速,自 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至少加速了 57%。未來的海平面上升主要取決於未來的冰融化,而冰融化又取決於未來的溫室氣體排放。在極端變暖的情況下,到本世紀末,全球海平面可能會上升多達 3 英尺,足以淹沒許多沿海社群,威脅淡水供應,並淹沒一些小島嶼國家。
有些地方比其他地方更脆弱。
美國宇航局海平面專家本傑明·哈姆林頓說:“太平洋地區的低窪島嶼處於對抗海平面上升的最前沿。“在美國,東南部和墨西哥灣沿岸地區的海平面上升速度是世界上最高的,並且對未來的海平面上升有非常高的預測。”
但他補充說,從長遠來看,“世界上幾乎所有海岸線都將經歷海平面上升,並將感受到影響。”
不到六年
世界可能突破 1.5 攝氏度閾值的時間
世界正在迅速耗盡時間來實現其最雄心勃勃的國際氣候目標:將全球變暖控制在 1.5 攝氏度以下。科學家說,人類只能再排放 2500 億噸二氧化碳,並保持至少一半的機率實現該目標。
這個汙染閾值可能在短短六年內到來。
這是至少兩項近期研究得出的結論,一項於 6 月釋出,另一項於 10 月釋出。人類每年向大氣中排放約 400 億噸二氧化碳,每一噸都在蠶食誤差範圍。
碳緩衝的大小小於之前的估計,表明時間正在比預期更快地耗盡。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科學家、最新研究的主要作者羅賓·蘭博爾說:“雖然我們的研究表明,世界在物理上仍然有可能保持在 1.5 攝氏度以下,但很難看到這種情況會持續多久。“不幸的是,這個目標的淨零日期正在迅速逼近,但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我們正在實現這些目標。”
43%
到 2030 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必須下降多少才能達到溫度目標
世界必須在本十年經歷徹底的轉型,才能有希望實現《巴黎協定》雄心勃勃的 1.5 攝氏度上限。
根據 聯合國 9 月釋出的一份關於世界自簽署《巴黎協定》以來取得進展的報告,簡而言之,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必須在 2030 年之前下降 43%,在 2035 年之前下降 60%,然後在本世紀中葉之前達到淨零排放。這將使世界有 50% 的機會將全球變暖限制在 1.5 攝氏度以內。
但是,根據各國迄今為止做出的氣候承諾,根據聯合國 本月釋出的一項評估,本十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可能僅下降 2%。
聯合國氣候變化負責人西蒙·斯蒂爾 本月在一份宣告中說,各國政府“正在採取小步措施來避免氣候危機。“這意味著 COP28 必須成為一個明確的轉折點。”
每年 1 萬億美元
發展中國家的氣候資金需求
在許多方面,聯合國氣候峰會都與資金有關。削減行業碳汙染、保護社群免受極端天氣影響、在氣候災害後重建——這一切都需要資金。特別是發展中國家,資金不足。
隨著融資需求增長,以美國為首的較富裕國家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這些國家產生了大部分導致地球變暖的排放,需要幫助發展中國家減少自身汙染並適應更溫暖的世界。它們還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呼籲,要求它們為氣候變化造成的破壞買單,這在聯合國術語中被稱為損失和損害。
但從富裕國家流向貧窮國家的資金流動已經放緩。10 月,為聯合國綠色氣候基金補充資金的認捐會議 僅籌集了 93 億美元,甚至低於上次各國承諾的 100 億美元。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本月表示,發達國家到 2020 年每年提供 1000 億美元以幫助發展中國家減少排放和適應氣溫上升的逾期承諾“可能”在去年兌現,同時警告稱,2021 年適應性融資下降了 14%。
因此,發展中國家的需求與流入其方向的資金之間的差距正在擴大。經合組織報告稱,到 2025 年,發展中國家每年將需要約 1 萬億美元的氣候投資,“到 2026 年至 2030 年間,每年將增加到約 2.4 萬億美元。”
7 萬億美元
2022 年全球化石燃料補貼
與涓涓細流般的氣候融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化石燃料補貼近年來激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在 8 月份表示,2022 年,石油、天然氣和煤炭補貼總支出達到創紀錄的 7 萬億美元。這比 2020 年增加了 2 萬億美元。
顯性補貼——政府為降低能源價格提供的直接支援——自 2020 年以來增加了一倍多,達到 1.3 萬億美元。但大部分補貼是隱性補貼,這代表著政府沒有要求化石燃料公司為他們的產品對社會造成的健康和環境損害付出代價。
與此同時,各國繼續向化石燃料生產投入公共和私人資金。聯合國本月的一份報告發現,各國計劃生產的化石燃料量在 2030 年將超過與 1.5 攝氏度目標相符的兩倍以上。
66,000 平方公里
2022 年全球森林淨損失
在兩年前於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的 COP26 氣候峰會上,各國承諾到 2030 年停止全球森林砍伐。共有 145 個國家簽署了《格拉斯哥森林宣言》,佔全球森林覆蓋率的 90% 以上。然而,全球行動仍然未能達到該目標。由研究和民間社會組織組成的集合釋出的年度 《森林宣言評估》估計,去年全球森林損失面積為 66,000 平方公里,或約 25,000 平方英里——一塊略大於西弗吉尼亞州或立陶宛的領土。大部分損失來自熱帶森林。
停止森林砍伐是全球氣候行動的關鍵組成部分。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警告說,農業、林業和土地利用的集體貢獻佔全球人為碳排放量的 21%。森林砍伐會將大量二氧化碳釋放回大氣中,最近的研究表明,自 2000 年代初以來,熱帶森林的碳損失 可能增加了一倍。
近 10 億噸
每年的二氧化碳去除差距
鑑於世界在減少溫室氣體汙染方面的進展緩慢,科學家表示,減緩地球變暖的第二種方法至關重要——從大氣中去除二氧化碳。
用於實現這一目標的技術在很大程度上尚未經過大規模測試,而且不會便宜。
牛津大學今年早些時候領導的關於二氧化碳去除的 里程碑式報告發現,將升溫控制在 2 攝氏度或以下將要求各國到 2030 年集體額外去除每年 0.96 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目前每年去除約 20 億噸,但這主要是透過森林的自然吸收能力實現的。
要去除更多碳,就需要各國大規模擴大碳去除技術,因為森林吸收更多二氧化碳的能力有限。
碳去除技術是 COP28 的焦點,儘管一些國家和公司希望利用它們來實現淨零排放,同時繼續燃燒化石燃料。科學家們已經明確表示,碳去除不能替代大幅減排。
1,000 吉瓦
保持 1.5 度目標觸手可及所需的可再生能源年增長量
從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的轉變正在進行中,但轉型速度仍然太慢,無法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
為了使 1.5 度目標保持在可實現的範圍內,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估計,到 2030 年,世界每年需要增加 1,000 吉瓦的可再生能源容量。相比之下,根據美國能源部的資料,美國整個公用事業規模的發電容量 去年約為 1,160 吉瓦。
根據該機構 6 月釋出的最新 《世界能源轉型展望》,去年各國增加了約 300 吉瓦。
這一差距促使歐盟和氣候峰會主辦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發起運動,呼籲各國簽署一項在 COP28 上將全球可再生能源容量增加三倍的目標,美國和中國 也支援這一目標。
國際能源署署長法提赫·比羅爾上個月表示:“向清潔能源的轉型正在全球範圍內發生,而且勢不可擋。“這不是‘是否’的問題,而只是‘何時’的問題——而且對我們所有人來說,越快越好。”
本報道是 POLITICO COP28 特別報道的一部分。
經 POLITICO, LLC 許可,轉載自 E&E 新聞。版權所有 2023 年。E&E 新聞為能源和環境專業人士提供重要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