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聲音可能診斷疾病

研究人員和開發這項新技術的公司表示,你的說話方式可能會揭示心臟病或腦震盪

close-up of woman's mouth

醫學界長期以來一直在討論需要更多地傾聽患者的聲音——現在這種說法正在被字面理解。

學者和企業家們正在競相開發技術,以基於一種不尋常的資料來源:你的說話方式,來診斷和預測從躁狂發作到心臟病再到腦震盪等各種疾病。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一系列精神和身體疾病會導致你口齒不清、拉長音調或用更鼻音的方式說話。它們甚至可能使你的聲音出現細微的顫抖或抖動,以至於人耳無法察覺。分析語音模式是否可以產生準確或有用的診斷結果,目前還不是很清楚。但這場嘗試的競賽已經開始。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我們的獲獎新聞,以支援我們的工作。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影響深遠的故事能夠繼續發表。


最新進入這個領域的玩家是Sonde Health,一家位於波士頓的公司,該公司於週二由風險投資公司PureTech推出,基於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授權的技術。Sonde希望開發面向消費者的軟體,該軟體可以篩查抑鬱症以及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

“說話是我們每天自然而然的事情,”Sonde營運長吉姆·哈珀說。

該公司將首先分析患者朗讀的音訊片段,但目標是開發一種無需實際錄製單詞即可提取語音特徵的技術。哈珀說,目標是“將監測轉移到後臺,並用人們已經擁有的裝置收集一些資訊。”

Sonde將面臨激烈的競爭:IBM正在與學術研究人員合作,利用其沃森超級計算機,試圖透過語音模式預測患者是否可能患上精神病。一家柏林公司一直在研究透過語音錄音診斷ADHD。另一家波士頓公司Cogito正在開發一款語音分析應用程式,該應用程式正被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用於監測士兵的情緒;它也在雙相情感障礙和抑鬱症患者中進行測試。

甚至陸軍也對此感興趣:本月早些時候,它與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同一個實驗室建立了合作伙伴關係,目標是開發一種經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的裝置,以檢測腦損傷

這個領域非常熱門,以至於一些企業家正直接衝向消費市場,在幾乎沒有臨床證據的情況下就提出了大膽的宣告。一個團隊在眾籌網站Indiegogo上籌集了超過27,000美元,承諾釋出一款應用程式,計劃於今年夏天推出,該應用程式將分析“語音模式,以幫助您實現最佳健康和活力”。(該眾籌活動還提到了收集與癌症症狀相關的“頻率生物標誌物”資料的計劃。)

但是,將聲音診斷技術轉化為臨床實用性並非易事,聖母大學研究神經系統疾病生物標誌物的計算機科學家克里斯蒂安·波拉鮑爾警告說。他說,要找出語音模式變化的真正原因可能非常困難。錄音必須具有高質量才能有用,而這可能會很昂貴。你需要大量的資料來確保相關性可靠。

然後是文化差異的問題:例如,在測試語音分析以診斷腦震盪時,波拉鮑爾的團隊發現,許多年輕運動員在說“地獄”這個詞時猶豫或改變了語氣——原因可能與腦損傷無關。

“語音是一種非常非常複雜的機制,”波拉鮑爾說。

另一個關鍵問題:這些資訊對患者有多大用處,以及臨床醫生是否能夠幫助他們知道如何處理這些資訊。

“如果你使用這個應用程式,它說你口齒不清並且正在中風,那可能很有用。你會立即去醫院。另一方面,如果它說你下週有 38% 的機率會偏頭痛,我不確定這對你有多大幫助。你可能早就知道了,”紐約大學的醫學倫理學家亞瑟·卡普蘭說。

卡普蘭還表示,這種技術可能被用來預測患者爆發憤怒或失去自制力的可能性——並將這些短暫的失誤變成一種病態。“你想要監控的和不想要監控的之間的界限在哪裡?”他問道。

批評人士還提出了隱私方面的擔憂,認為語音分析技術可能會變得非常先進,以至於即使語音樣本沒有附上姓名,也可以透過患者的語調和語氣識別他們。

哥倫比亞大學的精神分裂症研究員謝麗爾·科科倫與 IBM 沃森合作,她說:“我不認為我們現在有技術僅憑一個人的聲音就識別出他們是誰。但是,這種技術在未來很可能會存在。”

梅迦納·凱沙萬為本報告做出了貢獻。

STAT許可轉載。本文最初發表於2016年6月29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