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茨海默症的形狀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研究人員距離理解阿爾茨海默病如何形成——字面意義上的形狀——更近一步

阿爾茨海默病的標誌是大腦中蛋白質聚集體的存在,這些聚集體被稱為斑塊。它們由不同長度和構象的β-澱粉樣蛋白組成。這些蛋白質首尾相連,形成稱為原纖維的長絲狀結構。現在,索爾克生物研究所的羅蘭·裡克和他的同事與瑞士洛桑大學和F. Hoffmann–La Roche公司的科學家合作,基於他們自己的實驗和他人先前發表的資料,構建了原纖維的三維模型。

裡克說,該模型將幫助研究人員理解蛋白質結構,這可能有助於開發更有針對性的藥物。例如,可以設計分子作為蛋白質結合夥伴,從而干擾原纖維的形成。這種具有粘性的分子也可用於早期診斷該疾病。該模型工作可能會為其他涉及原纖維形成的神經系統疾病(如帕金森病)提供見解。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神經學教授大衛·B·特普洛(未參與裡克的工作)表示,目前的模型可能無法完全代表患者大腦中存在的原纖維。但特普洛讚揚了這項努力,並指出它可能為進一步研究其他β-澱粉樣肽的結構建模研究奠定基礎。裡克說,他的團隊將把三維工作擴充套件到澱粉樣蛋白的其他變體,因為它在形成原纖維的過程中經歷了許多構象變化。“我們需要嘗試將它們捕獲在這些中間狀態,”他解釋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