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耍的嚴肅需求

自由的、富有想象力的玩耍對於正常的社交、情感和認知發展至關重要。它使我們更好地適應環境,更聰明,壓力更小

艾倫·古德曼;積木由FAO Schwarz提供

1966年8月1日,精神病學家斯圖爾特·布朗在休斯頓的貝勒醫學院開始擔任助理教授的那一天,25歲的查爾斯·惠特曼爬上奧斯汀分校的德克薩斯大學塔頂,向46人開槍。惠特曼是一名工程學學生,也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前神槍手,是任何人都不曾預料到會進行瘋狂殺戮的人。在布朗被指派為該州的諮詢精神病學家,調查這起事件之後,以及後來,當他為一項初步研究採訪了26名被判刑的德克薩斯州謀殺犯時,他發現大多數兇手,包括惠特曼,都有兩個共同點:他們來自虐待家庭,而且他們小時候從未玩耍過。

布朗不知道哪個因素更重要。但在那之後的50年裡,他採訪了6000多人關於他們的童年,他的資料表明,缺乏非結構化的、富有想象力的玩耍機會可能會阻礙兒童成長為快樂、適應良好的成年人。“自由玩耍”,正如科學家們所稱呼的那樣,對於在社交上變得熟練、應對壓力和培養解決問題等認知技能至關重要。對動物行為的研究證實了玩耍的好處,並確立了其進化重要性。

大多數心理學家都認為,玩耍帶來的好處會持續到成年,但他們並不總是就缺乏玩耍對兒童造成的傷害程度達成一致——尤其是在過去,很少有兒童在沒有充足玩耍時間的情況下長大。但今天,自由玩耍作為青少年生活必需品的地位可能會喪失。根據2005年發表在《兒科和青少年醫學文獻》上的一篇論文,1981年至1997年間,兒童的自由玩耍時間減少了四分之一。由於擔心孩子考不上理想的大學,家長們正在犧牲玩耍時間來換取更多結構化的活動。早在學前班,孩子們的課後時間現在也被音樂課和體育運動填滿——減少了那種培養創造力和合作精神的富有想象力和活潑的嬉戲時間。學校裡的自由玩耍時間也被犧牲了。根據教育政策中心2007年進行的一項調查,自2001年以來,美國349個小學公立學區中有20%減少了課間休息時間。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少數研究支援了布朗的信念,即缺乏玩耍的童年破壞了人類和動物正常的社交、情感和認知發展。他和其心理學家擔心,限制兒童的自由玩耍可能會導致一代焦慮、不快樂和社交不適應的成年人。“嚴重缺乏玩耍的生活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布朗說。但開始永遠不會太晚:玩耍也有助於成年人持續的心理和身體健康[參見下文“只工作不玩耍”]。

早在1961年,對玩耍消亡的擔憂就開始浮出水面,當時國際遊戲協會在丹麥成立,旨在保護、維護和促進玩耍作為所有兒童的基本權利。但在過去幾十年裡,這個想法變得更加流行,當時更多的非營利基金會——例如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卡梅爾谷的國家遊戲研究所(由布朗創立)和其他組織,包括童年聯盟和玩耍研究協會——開始成立,以促進玩耍的價值。

自由至關重要

但是孩子們足球、拼字遊戲和低音薩克斯管——那麼為什麼專家們擔心這些活動正在蠶食自由玩耍的時間呢?明尼蘇達大學的教育心理學家安東尼·D·佩萊格里尼說,當然,有規則的遊戲很有趣,並且是學習經驗的來源——它們可能確實培養更好的社交技能和群體凝聚力。但是,佩萊格里尼解釋說,“遊戲有先驗規則——預先設定並遵循。另一方面,玩耍沒有先驗規則,因此它提供了更具創造性的回應。”

當動物玩耍時,它們的肢體語言表明任何咬或摔倒都是友好的和有趣的。玩耍同樣教會孩子們更好地相互交流。圖片來源:JupiterImages

這種創造性方面是關鍵,因為它比遵循預定規則更能挑戰發育中的大腦。在自由玩耍中,孩子們發起和創造新的活動和角色。它可能涉及幻想——例如假裝是醫生或公主——或者它可能包括模擬打鬥,例如當孩子們(主要是男孩)為了好玩而互相摔跤,定期切換角色,以便他們中沒有人總是贏。自由玩耍與動物王國中看到的玩耍最相似,這表明它具有重要的進化根源。戈登·M·伯格哈特是2005年出版的《動物玩耍的起源》的作者,他花了18年的時間觀察動物,以瞭解如何定義玩耍:它必須是重複性的——一隻只碰一下新物體的動物不是在玩耍——而且它必須是自願的,並且在放鬆的環境中發起。動物和兒童在營養不良或壓力大的情況下不會玩耍。最重要的是,該活動不應在其所處的環境中具有明顯的功能——這意味著它沒有明確的目標。

面對面交流

這些看似毫無意義的活動如何使孩子們受益?也許最關鍵的是,玩耍似乎有助於我們發展強大的社交技能。“你不會透過老師告訴你如何表現來變得有社交能力,”佩萊格里尼說。“你透過與同齡人互動,學習什麼是可接受的,什麼是不可接受的來學習這些技能。”孩子們學會公平和輪流——他們不能總是要求成為仙后,否則他們很快就會沒有玩伴。此外,由於孩子們喜歡這項活動,他們在面對挫折時不會像面對數學問題那樣容易放棄——這有助於他們培養毅力。

保持友好關係需要相當多的溝通——可以說這是所有社交技能中最有價值的。與同齡人一起進行的玩耍在這方面最為重要。研究表明,兒童在與同齡人玩耍時使用的語言比與成年人玩耍時更復雜。例如,在假裝遊戲中,“他們必須就一些在物理上不存在的東西進行交流,因此他們必須以一種複雜的語言來交流,以便他們能夠向同齡人傳達他們想要說什麼,”佩萊格里尼說。例如,孩子們不能只是問“香草味還是巧克力味?”,就遞給朋友一個想象中的甜筒。他們必須提供背景線索:“香草味還是巧克力味冰淇淋:你想要哪一種?”另一方面,成年人自己填補空白,讓孩子們更容易。

如果玩耍有助於兒童社會化,那麼缺乏玩耍應該會阻礙社交發展——研究表明確實如此。根據密歇根州伊普西蘭蒂市HighScope教育研究基金會1997年發表的一項關於生活在貧困和麵臨輟學高風險兒童的研究,與那些參加沒有玩耍的學前班(在那裡他們不斷受到老師指導)的孩子相比,參加以玩耍為導向的學前班的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更具有社會適應性。到23歲時,超過三分之一參加以指導為導向的學前班的孩子曾因重罪而被捕,而參加以玩耍為導向的學前班的孩子中,這一比例不到十分之一。作為成年人,參加以玩耍為導向的學前班的人中,曾被工作單位停職的人不到7%,但直接指導的孩子中,這一比例超過四分之一。

裝扮和假裝成別人是心理學家所說的“自由玩耍”的一種——非結構化的、富有想象力的樂趣,對發育中的大腦最具挑戰性。圖片來源:JupiterImages

動物研究為缺乏玩耍會導致不良社交技能的觀點提供了支援。根據1999年發表在《行為腦研究》上的一項研究,在出生後的第四周和第五週,當大鼠最常玩耍的這兩週發育期間,被隔離飼養的大鼠,與在同一兩週期間未被隔離的大鼠相比,在後來遇到其他大鼠時,社交活躍程度要低得多。2002年發表在《發展心理生物學》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幼年時被隔離飼養的雄性大鼠在被引入反覆攻擊它們的優勢雄性大鼠時,未能表現出正常的迴避行為。缺乏玩耍是否會特別導致這些行為問題——或者社交隔離是否可能是罪魁禍首?

另一項研究表明,玩耍促進了參與情緒反應和社會學習的“高階”大腦區域的神經發育。科學家在2003年報告稱,模擬打鬥會釋放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 (BDNF)——一種刺激這些區域新神經元生長的蛋白質。研究人員允許13只對照組大鼠與同伴自由玩耍三天半,並將其他14只大鼠隔離相同的時間。在檢查大鼠的大腦後,研究人員發現,玩耍過的大鼠的皮層、海馬體、杏仁核和腦橋中的BDNF水平遠高於未玩耍過的大鼠。“我認為玩耍是更高層大腦區域社會化的主要機制,”華盛頓州立大學神經科學家賈克·潘克塞普說,他是這項研究的合著者。

緩解壓力

研究表明,玩耍對於情緒健康也至關重要,可能是因為它有助於孩子們克服焦慮和壓力。在1984年發表在《兒童心理學和精神病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評估了74名三歲和四歲兒童在幼兒園第一天的焦慮水平,這透過他們的行為(他們是否懇求、哭鬧和懇求父母留下來)以及他們的手掌出汗程度來表示。根據研究人員的觀察,他們將每個孩子標記為焦慮或不焦慮。然後,他們將這74個孩子隨機分成四組。一半的孩子被帶到裝滿玩具的房間,他們在那裡獨自玩耍或與同伴一起玩耍15分鐘;另一半孩子被告知獨自或與同伴一起坐在小桌子旁,聽老師講故事15分鐘。

許多兒童(尤其是男孩)喜歡進行模擬打鬥或粗暴的玩耍。這種粗暴的玩耍已被證明可以提高創造力、社交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圖片來源:Peter Mason Getty Images

之後,再次評估孩子們的痛苦程度。與聽故事的焦慮孩子相比,玩耍的焦慮孩子的焦慮水平下降了超過兩倍。(最初不焦慮的孩子保持不變。)有趣的是,獨自玩耍的孩子比與同伴一起玩耍的孩子更平靜。研究人員推測,透過最容易獨自發起的富有想象力的玩耍,孩子們可以構建有助於他們應對困境的幻想。

動物研究也支援玩耍有助於緩解壓力的觀點——神經科學中稱為社會緩衝的概念。在2008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中,葛底斯堡學院神經科學家斯蒂芬·西維將大鼠單獨放入一個房間,並將它們暴露於之前貓戴過的項圈,這使它們明顯感到焦慮。後來,房間被清理乾淨,不再有貓的氣味,大鼠被放回房間,沒有貓項圈,大鼠立即再次變得焦慮,可能是因為它們將這個空間與貓聯絡起來。但是,如果西維和他的同事隨後將另一隻大鼠引入房間——這隻大鼠從未暴露於貓項圈並且不害怕——它們會開始透過互相追逐、翻滾和假裝打鬥來玩耍。此後不久,第一隻大鼠會放鬆並變得平靜,這表明玩耍有助於大鼠減輕焦慮。

玩耍有助於學習

緩解壓力和培養社交技能似乎是玩耍的明顯好處。但研究暗示了第三個,更違反直覺的影響領域:玩耍實際上似乎使孩子們更聰明。在1973年發表在《發展心理學》上的一項經典研究中,研究人員將90名學齡前兒童分為三組。一組被告知用四種常見的物品自由玩耍——選擇包括一堆紙巾、一把螺絲刀、一塊木板和一堆回形針。第二組被要求模仿實驗者以常見方式使用這四種物品。最後一組被告知坐在桌子旁,隨意畫任何他們想畫的東西,但從未見過這些物品。每種場景持續10分鐘。緊隨其後,研究人員要求孩子們提出關於其中一種物品可以如何使用的想法。與其他兩組的青少年相比,玩耍過這些物品的孩子平均提出了三倍多的非常規、創造性的物品用途,這表明玩耍確實可以培養創造性思維。

一項研究發現,玩積木的孩子在語言測試中的得分高於沒有積木的孩子。也許有積木的孩子只是減少了諸如看電視之類的活動的時間——但無論如何,最終的結果對他們都有好處。圖片來源:JupiterImages

模擬打鬥也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佩萊格里尼1989年發表的一篇論文,小學生男孩越是進行粗暴的玩耍,他們在社交問題解決測試中的得分就越高。在測試期間,研究人員向孩子們展示了五張孩子試圖從同伴那裡獲得玩具的圖片和五張孩子試圖避免被母親責罵的圖片。然後要求受試者為每個社交問題提出儘可能多的解決方案;他們的分數基於他們提到的策略的多樣性,經常進行模擬打鬥的孩子往往得分更高。

然而,佩萊格里尼確實質疑,人們可以從這些研究中瞭解到多少因果關係。“玩耍有什麼作用?它是學習某些東西的先鋒——那麼玩耍是否先於這些技能——或者它僅僅是對已經發展中的技能的練習或鞏固?”他問道。2012年,弗吉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科學文獻,並得出結論,玩耍可能僅僅是健康發展的標誌,或者,它可能是對發育中的大腦產生影響的眾多活動之一。但佩萊格里尼堅持認為,“無論哪種方式,在某種程度上,它都會是有益的。”

根據2007年發表在《兒科和青少年醫學文獻》上的一項研究,玩耍似乎也有助於語言發展。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給來自中低收入家庭的18個月至兩年半兒童一盒玩具積木。這些孩子的父母,以及一組沒有積木的類似孩子的父母,記錄了孩子們玩耍的頻率。六個月後,玩過積木的孩子在語言測試中的得分明顯高於其他孩子。但是,為什麼玩耍可能有助於孩子們出類拔萃呢?

動物研究人員認為,玩耍是一種針對意外情況的訓練。“玩耍就像萬花筒,”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進化生物學家馬克·貝科夫說,因為它是隨機的和有創造力的。他認為,最重要的是,玩耍鼓勵靈活性和創造力,這在未來可能對意外情況或新環境有利。一些兒童心理學家,如塔夫茨大學兒童發展專家大衛·埃爾金德,也同意這種觀點。埃爾金德指出,玩耍是“孩子們學習的一種方式”,“在沒有玩耍的情況下,孩子們會錯過學習經驗。”

放鬆

如果玩耍如此重要,那麼玩耍不足的兒童會怎麼樣呢?最終沒有人知道——但許多心理學家都很擔心。由於玩耍在某種程度上是危險的——不警惕和警覺的動物有被捕食者攻擊的風險——它可能進化並持續存在,因為它賦予了生存優勢。“如果它不重要,它就不會以其精細的形式進化出來,”貝科夫說。

事實上,有證據表明玩耍在進化上非常古老。切除新皮質(大腦中參與高階思維(如意識思維和決策)的大腦區域)的大鼠仍然會進行正常的玩耍,這表明玩耍動機來自腦幹,腦幹是一種早於哺乳動物進化的結構。

孩子們不是在進行盲目的破壞,而是透過以不尋常的(儘管有時很亂)方式玩耍日常物品來發展他們的創造力。圖片來源:Corbis

當然,今天的許多父母認為,當他們用他們認為有價值的學習活動來代替自由玩耍時,他們是在為孩子的最佳利益行事。艾伯塔省萊斯布里奇大學的行為神經科學家塞爾吉奧·M·佩利斯說,一些父母也可能猶豫是否讓他們的兒子和女兒在無人看管的情況下在外面玩耍,他們可能會擔心在活潑的玩耍過程中有時會發生的擦傷和骨折的可能性。雖然這些父母的本能是自然的,但保護年輕人“只是將這些代價推遲到以後,當這些孩子在應對不可預測的複雜世界時會遇到困難,”佩利斯說。2015年的一項系統評價報告稱,冒險的戶外玩耍——例如,攀爬高高的操場設施或進行粗暴的玩耍——與兒童更好的身體健康有關,而不是更差,並且它也與更大的創造力和韌性有關。

埃爾金德警告說,父母應該讓孩子們做孩子——不僅僅是因為做孩子應該很有趣,還因為剝奪孩子們不受約束的快樂會阻止孩子們發展成為好奇、有創造力的生物。“玩耍必須被重新定義,並且不被視為工作的對立面,而是被視為一種補充,”他說。“好奇心、想象力和創造力就像肌肉:如果你不使用它們,你就會失去它們。”


只工作不玩耍...

圖片來源:Mike Powell Getty Images

雖然研究人員通常強調玩耍對發育中的大腦的積極影響,但他們發現玩耍對成年人也很重要。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進化生物學家馬克·貝科夫說,沒有玩耍,成年人最終可能會因“我們都參與的忙碌奔波”而筋疲力盡。不玩耍的成年人最終可能會不快樂和疲憊,而不知道確切的原因。

那麼成年人如何才能在生活中增加更多玩耍呢?精神病學家兼加利福尼亞州卡梅爾谷國家遊戲研究所創始人斯圖爾特·布朗提出了三種方法

>>身體玩耍
參與某種形式的積極運動,沒有時間壓力或預期結果(如果您只是為了燃燒脂肪而鍛鍊,那不是玩耍!)。

>>物體玩耍
用你的手創造一些你喜歡的東西(它可以是任何東西;同樣,不必有特定的目標)。

>>社交玩耍
與其他人一起參與看似無目的的社交活動,“從小談到口頭爭論,”布朗建議。

如果您仍然不確定該做什麼,請嘗試回憶一下您小時候喜歡做什麼。“找到你童年玩耍的‘真北方向’”,並嘗試將這些記憶轉化為適合當前情況的活動,布朗說。田納西大學的進化生物學家戈登·M·伯格哈特指出,如果您花一點時間在孩子們身邊,您甚至可能會更好地激發您的記憶。

最終重要的是不是你如何玩,而是你。為了確保你這樣做,在你的日程安排中安排玩耍的時間,貝科夫建議。“工作總會完成的,”他說。“事實上,我知道如果我不玩耍,我真的不會完成更多的工作。”伯格哈特補充說,你從玩耍中體驗到的快樂和煥發活力的能量將“遠遠彌補‘失去’的時間。”——M.W.M.

更多探索

動物玩耍的起源:測試極限。 戈登·M·伯格哈特。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2005年。

玩耍 = 學習:玩耍如何激勵和增強兒童的認知和社交情感發展。 多蘿西·G·辛格、羅伯塔·米奇尼克·戈林科夫和凱西·赫什-帕塞克編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6年。

玩耍在進化和發展中的作用。 安東尼·D·佩萊格里尼、丹妮爾·杜普伊斯和彼得·K·史密斯,《發展評論》,第27卷,第2期,第261-276頁;2007年6月。

冒險的戶外玩耍與兒童健康之間是什麼關係?一項系統評價。 M. 布魯索尼等人,《國際環境研究與公共衛生雜誌》,第12卷,第6期,第6423-6454頁;2015年6月8日。

梅琳達·溫納·莫耶,《大眾科學》的特約編輯,是《如何培養不混蛋的孩子:從幼兒到青少年的循證育兒策略》(G. P. Putnam’s Sons,2021年)的作者。她在2021年9月號中撰寫了關於自身免疫性疾病絕大多數影響女性的原因。

更多作者:梅琳達·溫納·莫耶
SA Special Editions Vol 26 Issue 1s本文最初以“玩耍的嚴肅需求”為標題發表於SA特刊 第26卷 第1s期 (), p. 78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creativity0317-7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