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笑的科學——以及它為何也有陰暗面

大笑並不總是積極或健康的

以下文章經 The Conversation(一家報道最新研究的線上出版物)許可轉載。

當你聽到有人在你身後笑時,你可能會想象他們在打電話或與朋友在一起——面帶微笑,內心感受到溫暖、模糊的感覺。 很有可能僅僅是笑聲就能讓你微笑甚至跟著笑起來。 但想象一下,如果發出笑聲的人只是獨自在街上走動,或者坐在你身後的葬禮上。 突然間,這笑聲似乎不再那麼令人愉快了。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刊登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事實是大笑並不總是積極或健康的。 根據科學,大笑可以分為不同的型別,從真誠和自發的,到模擬的(假的)、刺激的(例如透過撓癢癢)、誘發的(透過藥物),甚至是病理性的。 但是,大笑的實際神經基礎仍然不是很清楚——而且我們對此的瞭解主要來自病理臨床案例。

大笑和對幽默的欣賞是適應性社交、情感和認知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 令人驚訝的是,它們並非人類獨有。 靈長類動物和猿類也喜歡開懷一笑。 這可能是進化而來的,因為它有助於它們生存。 畢竟,大笑是一種促進聯絡、化解潛在衝突並緩解壓力和焦慮的集體活動。 但當獨自沉浸其中時,它很快就會失去動力(獨自發笑可能帶有不祥的含義)。

大笑確實有能力暫時覆蓋其他情緒——我們無法在同時大笑時悲傷地啜泣或怒火中燒。 這是因為我們的面部肌肉和發聲結構已被更陽光的情緒所劫持。 而這一切都由專門的大腦回路和化學信使(神經遞質)控制。

我們知道有幾條大腦通路有助於大笑——每條通路負責不同的組成部分。 例如,通常參與決策和控制我們行為的大腦區域必須受到抑制,以促進自發和無拘無束的笑聲。 大笑還依賴於連線負責體驗情緒的區域和負責表達情緒的區域的情感迴路。

疾病能教會我們什麼

雖然我們已經獲得了關於面部表情、吞嚥、舌頭和喉嚨運動的關鍵大腦特徵的詳細知識,但對於積極情緒實際上是如何轉化為大笑的知之甚少。 幸運的是,許多疾病和狀況有助於揭示其潛在的神經功能。

一種有據可查的綜合徵,據信最早由查爾斯·達爾文發現,涉及一種令人不安的失控情緒表現。 它的臨床特徵是頻繁、非自願和無法控制的哭笑爆發。 這是一種令人痛苦的情感表達障礙,與患者的潛在感受不一致。 這種情況被稱為假性延髓麻痺綜合徵,可能在幾種不同的神經系統疾病中表現出來。

簡而言之,這種情況是由腦幹中控制情緒驅動的額葉“下行通路”與控制面部和情感表達的迴路和通路之間的斷開連線引起的。 與該病症特別相關的一些疾病包括創傷性腦損傷、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多發性硬化症和中風。

事實上,去年的一項研究發現,越來越扭曲的幽默感和在不適當的時候發笑可能是痴呆症的早期跡象。 就情緒變化而言,假性延髓麻痺綜合徵也是中風最常見的報告副作用之一。 鑑於每年中風的發生率很高,這種情況很可能在普通人群中非常普遍

還有許多其他特定疾病也可能與異常的大腦連線有關。 被嘲笑恐懼症是一種對被嘲笑的強烈恐懼。 另一方面,被嘲笑喜好症是以被嘲笑為樂。 與此相關的狀況是嘲笑癖,指的是以嘲笑他人為樂。

特別是被嘲笑恐懼症,可能會發展成一種極端的、令人沮喪的焦慮,範圍從社交笨拙到嚴重抑鬱。 它可能會導致警惕的環境監測,以尋找任何嘲笑的跡象。 這種對被嘲笑的異常恐懼可能源於早期生活中被嘲笑、嘲弄或嘲笑的負面經歷。 影像學資料表明,被嘲笑恐懼症與額葉和內側顳葉腦區之間的連線不良有關,這些腦區網路負責監測和處理情緒刺激。

我們還知道,額葉大腦回路使我們能夠在社交和情感背景下解釋語言的字面意義。 這有助於我們欣賞像諷刺這樣的微妙幽默。 有趣的是,這種能力通常在額葉腦損傷後或與額葉功能障礙相關的疾病(例如自閉症)中喪失

健康的笑聲

儘管大笑有陰暗面,但不可否認的是,大笑通常會引起溫暖、模糊的感覺。 我們知道大笑可以增強心血管功能,增強我們的免疫系統和內分泌系統

我們還知道,積極的“仁慈的幽默”——“與人同樂”而不是“嘲笑他人”——尤其令人欣慰。 事實上,我們的大腦處理他人笑聲的方式似乎表明,與人同樂比嘲笑他人更具情感深度,也更令人愉悅。

事實上,我們的大腦似乎特別容易受到情感上令人欣慰和真實的快樂訊號的影響。 這可能有助於解釋為什麼笑療法已被證明具有強大的效果。 這些效果包括肌肉鍛鍊、改善呼吸、減輕壓力和焦慮以及改善情緒和韌性。 笑療法甚至被證明具有類似於抗抑鬱藥的功能,透過提高大腦中血清素水平,血清素是一種對幸福感和平靜感至關重要的關鍵神經遞質。

因此,無論幽默的風格如何,只要沒有潛在的疾病,大笑都可能是最好的良藥。

本文最初發表於 The Conversation。 閱讀原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