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納爾系統:查爾斯-約瑟夫·米納爾的完整統計圖形
作者:桑德拉·倫德根。
普林斯頓建築出版社,2018年(60美元)。
法國土木工程師查爾斯-約瑟夫·米納爾因其19世紀發明的“流動地圖”而聞名,這種地圖表示事物在空間或時間上的移動和數量。他最知名的地圖是其晚期作品之一:拿破崙1812年入侵俄羅斯的災難性戰役圖,其中數十萬士兵喪生。正如作家兼編輯倫德根所稱,作為現代資訊視覺化的先驅,米納爾創作了60多幅統計圖形,捕捉了歐洲和全球工業革命的經濟和社會變革。他一絲不苟地解讀每個主題的資料,並創作出旨在透過每張地圖閃耀敘事性的作品。這個令人驚歎的合集收錄了所有作品——從1856年法國礦物燃料運輸的視覺化描述,到關於歐洲八年棉花進口的系列圖。上面的流動地圖顯示了1862年歐洲的鐵路乘客數量。
飲食本能:美國的飲食文化、身體形象和負罪感
作者:弗吉尼亞·索爾-史密斯。
亨利·霍爾特出版社,2018年(28美元)。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當記者索爾-史密斯的女兒還是嬰兒時,由於心臟手術,她不得不透過鼻飼管餵食。康復後,她拒絕喝牛奶,後來又拒絕吃固體食物。作者和她的丈夫花了兩年時間,才耐心地教會他們的孩子感到安全並對飲食產生興趣。儘管他們的例子很極端,但索爾-史密斯調查了許多人與食物關係緊張的各種方式。在這個引人入勝的故事中,她採訪了醫生、營養學家、廚師和許多個人,他們都在努力弄清楚“吃好”意味著什麼。索爾-史密斯揭示了許多聲稱可以改善健康的飲食和排毒計劃背後缺乏科學依據,並質疑“為什麼對食物感覺良好如此困難?”——克拉拉·莫斯科維茨
自殺:我們為何自殺
作者:傑西·貝林。
芝加哥大學出版社,2018年(27.50美元)
到35歲時,心理學家兼作家貝林已經實現了他大部分的職業抱負。他在學術界備受尊敬,獲得了大型研究資助,並在著名期刊上發表了文章。他還是一位成功的自由撰稿人。表面上看,他似乎很成功,但內心卻飽受自殺念頭的折磨。為什麼正值壯年的人會有自殺的衝動?貝林帶領我們瞭解結束生命的科學。貝林說,研究表明,例如,自殺傾向大約43%取決於遺傳因素,57%取決於環境因素。他將個人故事交織在一起,深入探討了非人類動物是否會自殺,並研究了宗教與自殺的關係。這些角度為這個毀滅性問題提供了批判性的視角。——蘇尼亞·布塔
基因機器:破譯核糖體秘密的競賽
作者:文基·拉馬克裡希南。
基礎書籍出版社,2018年(18.99美元)。
許多人知道什麼是DNA以及它是如何工作的。然而,大多數人很難描述核糖體,這種分子機器根據遺傳密碼合成蛋白質。“實際上,每種生命形式的每個細胞中的每個分子,要麼是由核糖體制造的,要麼是由核糖體本身製造的酶製造的,”拉馬克裡希南寫道,他是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的共同獲得者,因闡明核糖體的結構而獲獎。正如他在這個引人入勝的敘述中所述,他的團隊與其他人進行了數十年的競賽,以破譯核糖體的結構;其不均勻的晶體模式不適合X射線晶體學,並抵抗了多年的誘導。每次嘗試,拉馬克裡希南都對這種古老的機器有了更清晰的認識——為抗生素和其他領域的發現鋪平了道路。——卡茨珀·克謝斯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