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卓越影響力

相信人們改變能力可以幫助阻止青少年抑鬱症、激發工作場所創造力並緩解政治衝突

艾倫·溫斯坦

您認為提高智力有可能嗎? 幾十年來,我一直在研究這種信念的力量——一種智力可以發展的信念——使其成為現實,並且我觀察到保持“成長型思維模式”的概念已在教育和育兒界紮根。 我和我的同事現在已經反覆證明,那些相信自己的智力可以增長的學生,與那些同樣有能力但認為自己的智力是固定不變的學生相比,他們往往學得更多,獲得更深入的知識,並且做得更好——尤其是在困難的科目和應對困難的學校過渡方面。

原因很簡單: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學生不太擔心看起來聰明,因此他們會迎接更多挑戰,堅持更長時間,並且在面對挫折時更具韌性。 相比之下,那些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傾向於將挑戰視為風險,將努力和挫折視為天賦有限的跡象。

更新的研究揭示了這種效應有多麼強大。 考慮一個例子:2014 年,我和我的斯坦福大學同事蘇珊娜·克拉羅和戴夫·保內斯庫分析了智利 147,000 名十年級學生的普查資料、考試成績和思維模式信念。 我們發現,在每個家庭收入水平上,那些贊成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學生——透過我們開發的問卷衡量——比那些信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學生享有明顯更高的學業成就水平。 事實上,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貧困孩子通常與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更優越的孩子表現一樣好。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我們還在更多地瞭解固定型思維模式是如何傳遞的——通常是在無意中,並且懷著最好的意圖——由父母、老師和同齡人傳遞的。 幸運的是,這些態度可以重置為成長型。 透過面對面的研討會和線上模組,我們成功地教會了成千上萬的學生——從中學到大學——當他們走出舒適區去學習困難的新事物時,他們大腦中的神經元會形成新的或更強的連線,隨著時間的推移提高他們的能力。 他們學習如何將這個想法應用到他們的學業中,以及它如何幫助其他人取得成功。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進一步表明,除了課堂之外,成長型思維模式還可以幫助阻止抑鬱症、減少攻擊性、增強意志力、預測工作場所的創造力,並可能促進長期敵人之間的衝突解決。 這似乎令人難以置信(甚至對我們來說也是如此!),所以我想告訴您更多關於這些令人興奮的新工作領域。

應對青春期焦慮

在過去的幾年裡,我們逐漸認識到,思維模式不僅可以塑造學業上的成功,還可以塑造學校的社交成功。 特別是,我們關注青少年,他們經常感到受到同齡人的嚴厲評判,並且可能會想,“我是‘格格不入’的人嗎? 我會一直這樣下去嗎?” 發展心理學家大衛·耶格爾(現任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和我推測,那些將自己和他人視為不斷發展、成長的人的青少年可能更能夠應對這些社會壓力,而那些具有更固定思維模式的人可能會對排斥他們的同齡人抱有更多的敵意,因為這些同齡人讓他們覺得自己是永久的“失敗者”。

為了檢驗這個想法,我們在 2011 年啟動了一系列研究。 首先,我們衡量了青少年對性格的思維模式——也就是說,他們是否將個人品質視為固定不變的,還是會持續發展。 然後,我們要求他們報告與同齡人的社會衝突。 我們發現,當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青少年經歷或回憶起被同齡人排斥或拒絕時,他們會懷有更多的羞恥感、仇恨感和暴力報復的幻想。 無論學生的社會經濟背景如何,這種模式都是真實的。

接下來,耶格爾設計了一個研討會,教授關於性格的成長型思維模式。 舊金山附近一所大型低收入高中的 200 多名九年級和十年級學生參加了。 在六次課程中,他們瞭解到所有人都有成長和改變的潛力——這並不容易,但總是可能的。 儘管學校的工作人員警告我們,對於這些青少年來說,改變他們的行為已經太晚了(“去幫助年齡較小的孩子,”他們說),但研討會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圖片來源:艾倫·溫斯坦

與沒有接受培訓或接受不同培訓的對照組相比,參加了六次成長型思維模式課程的學生在學校表現出攻擊性降低,這是由他們的老師報告的,老師不知道學生接受了哪種培訓。 一個月後,耶格爾將研究中的所有孩子置於一種艱難的境地——具體來說,他們在玩一個基於計算機的拋球遊戲時被同齡人暫時排斥。 成長型思維模式組對將他們排除在外的孩子表現出的攻擊性較小,同情心較強,即使他們有機會進行報復。

耶格爾和他的合作者阿德里亞娜·繆(現任斯坦福大學精神病學系)繼續研究這些思維模式在青少年抑鬱症中所起的作用,已知青少年抑鬱症在高中一年級時會顯著增加。 在 2014 年對 599 名學生進行的一項研究中,他們發現,與接受不同指導的對照組的結果相比,在九年級開始時教授關於性格的成長型思維模式可以將嚴重抑鬱症狀的發生率降低近 40%。 事實上,在這項研究中,繆和耶格爾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高中新生抑鬱症新病例的典型激增。

思維模式的社會影響也適用於成人和青少年。 將自己視為有能力成長的人可以幫助我們度過充滿評判和挫折的艱難時期。 如果我們能夠將我們的對手視為有能力成長的人,我們就可以更成功地與他們互動。 我們迄今為止最雄心勃勃的專案之一是將幾位美國心理學家與以色列赫茲利亞跨學科中心的埃蘭·哈爾佩林聚集在一起,以考慮思維模式對捲入中東衝突的參與者的影響。 我們表明,當猶太以色列人或巴勒斯坦人被引導對社會群體採取成長型思維模式時——瞭解到群體可以改變並且不具有內在的、不可改變的性質——他們可以開始以不那麼消極的眼光看待彼此,並更願意為了和平而認真考慮妥協。

在我們與哈爾佩林以及我的斯坦福同事詹姆斯·格羅斯和阿米特·戈爾登伯格進行的研究中,我們發現這些態度轉變可以持久。 在成長型思維模式研討會六個月後,許多學習了成長型思維模式觀點的人仍然比對照組的人對創造更美好的未來更加樂觀。

在工作中實現成長

我在該領域的另一個日益增長的認識是,思維模式可以表徵和驅動大型有組織的群體,就像它們影響個人一樣。 從 2010 年開始,現任印第安納大學布盧明頓分校的瑪麗·墨菲和我開始與另外幾家機構的研究人員合作,研究思維模式在財富 1000 強公司集團中的作用。 我們要求來自其中七家公司的數百名員工完成一份問卷調查:他們的公司是相信固定的人才,還是相信員工能力的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員工們對於他們的公司是否具有成長型或固定型思維模式達成了很好的共識。

我們瞭解到,思維模式在員工態度和工作滿意度方面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企業工作的人們表示,他們感到公司賦予了他們更大的權力,並對公司更加忠誠。 他們說,他們的組織重視創新和創造力——遠高於那些在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公司工作的人——並且如果他們承擔了合理的風險但沒有成功,組織會支援他們。 相比之下,那些在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公司工作的人報告說,同事之間更多地從事不正當行為——保守秘密、囤積資訊——所有這些都是為了讓他們在人才等級制度中看起來像贏家。

也許最能說明問題的是,我們發現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公司的經理更頻繁地表示,他們的員工表現出提升併成為明星的潛力,而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公司的經理則不然。 我發現這很諷刺,因為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公司,儘管他們如此強調人才,但從長遠來看,並沒有看到員工的那麼多潛力。

消除偏見

正如公司可以接受不同的思維模式一樣,整個學術領域也可以。 2015 年,普林斯頓大學哲學教授莎拉-簡·萊斯利、現任紐約大學心理學家安德烈·辛皮安和其他人揭示了這些思維模式如何影響人們認為誰在某些學科中表現出色。 他們調查了在 30 個不同領域工作的學者,詢問他們所在領域的成功在多大程度上需要天生的才能(固定型思維模式)與奉獻精神、紀律和努力工作(更符合成長型思維模式)。 出現了兩個強烈的相關性:一個領域越重視天生的天賦,獲得該學科博士學位的女性和非洲裔美國人就越少[參見安德烈·辛皮安和莎拉-簡·萊斯利的“才華陷阱”]。 這種關係不僅適用於數學和科學領域,如物理和化學,也適用於人文和社會科學,包括經濟學和哲學。

透過進一步的提問,這個研究團隊發現,那些接受天生天才觀念的學科往往對女性的吸引力較低,也不太歡迎女性。 在一項精彩的、互補性的研究中,墨菲和她的同事們正在進行一項針對大學生的持續研究,證明當女性認為她們的科學教師相信固定不變的天賦時,她們會感到自己不太屬於科學領域。 換句話說,她們認為教授相信只有一些學生具備必要的條件——而且她們傾向於懷疑,作為女性,她們不屬於這一類。 墨菲正在尋求準確地確定科學教師透過哪些型別的陳述和實踐來傳達這些固定型思維模式的資訊,目標是開發和測試一個計劃,以幫助教育工作者在他們的課堂中建立成長型思維模式文化。

這些發現是理解重要領域中性別、種族和民族差距的關鍵。 它們表明,我們需要密切關注我們向學生髮送的思維模式資訊。 這樣做,我們可能會開始找到方法來增加進入數學、科學和經濟學領域的女性和少數族裔人數——這些學科在我們的社會中支援著越來越多的重要工作。

圖片來源:艾倫·溫斯坦

育兒和表揚

那麼,關於思維模式的資訊是如何在家庭、學校和組織中傳遞的呢? 我們過去的研究表明,當成年人表揚孩子的智力或才能時,它會傳遞一種固定型思維模式資訊,並帶有所有相關的弊端。 聽到這種表揚的孩子可能不再想挑戰自己,並且會因困難而氣餒,在這種框架下,這向他們表明他們可能並沒有那麼聰明。 但是,那些父母和老師提供我所描述的“過程表揚”——將他們的成功與努力工作或良好的策略聯絡起來——的孩子往往會採取更多的成長型思維模式,擁抱奮鬥,並在面對挑戰時茁壯成長。

現在,您可能會認為,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父母和老師自然會將它們傳遞給他們照顧的孩子。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需向成年人教授成長型思維模式,然後就可以坐等其成。 但正如我們和其他研究人員現在發現的那樣,公開的言語和行為比隱蔽的思維模式更響亮——兩者並不總是匹配的。 讓我們更仔細地看看。

2013 年,我與斯坦福大學和芝加哥大學的同事一起,研究了母親們如何表揚她們的嬰兒,分析了嬰兒一歲、兩歲和三歲時的錄影互動。 五年後,當孩子們上二年級時,我們評估了他們的思維模式和對挑戰的渴望。 在那時,我們也詢問了母親們的思維模式,以及她們是否相信智力和其他個人品質是固定不變的,還是可以發展的。

我們發現,母親們早期的表揚模式預測了她們的孩子在二年級時的思維模式和對挑戰的渴望,但母親們自己報告的思維模式卻沒有。 那些說自己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但沒有表揚孩子參與的過程的母親,往往不會培養出像那些歡迎挑戰或相信成長一樣的孩子。 但是,與我們過去的研究一致,那些給予孩子更多過程表揚——專注於行動、堅持或策略——相對於其他形式的表揚的母親,培養出了具有更強成長型思維模式和對迎接挑戰更感興趣的孩子。 在一項後續研究中,我們剛剛發現,後一組孩子繼續進步,並在兩年後的四年級時表現出更高的數學和語言成績。

因此,許多相信成長型思維模式的母親可能不知道如何將其付諸實踐[請參閱下面的側邊欄]。 我在斯坦福大學實驗室的前博士生凱拉·海莫維茨和我進行的研究繼續講述了這個故事。 我們一直在研究父母對失敗的看法以及他們對孩子挫折的反應。 在一系列研究中,我們發現,那些認為挫折對孩子的學習有害(而不是有幫助)的父母往往會在他們的孩子中培養出固定型思維模式。 當他們對孩子的挫折做出焦慮或擔心的反應時,孩子們就會認為挫折反映了他們(永久的)能力不好。 在這裡,許多父母也表達了成長型思維模式,但如果他們沒有將其轉化為對錯誤的積極反應,他們就會將更多的固定型思維模式傳遞給他們的孩子。

最近的另一項研究,這次是針對中學數學老師的研究,講述了同樣的故事。 凱西·劉·孫在她令人著迷的斯坦福大學博士論文研究中發現,她調查的許多數學老師都表示,他們接受成長型思維模式,甚至在課堂上使用了“成長型思維模式”這個詞。 然而,如果他們沒有用以成長為中心的教學方法來支援這一點——例如,強調對基本概念的理解,提供反饋以加深這種理解,併為學生提供修改和重新提交作業的機會,以展示他們提高的理解力——他們的學生往往會堅持數學方面的固定型思維模式。 學生們沒有充分受益於培養他們數學能力的過程。

總而言之,這些結果啟發我們更深入地研究那些向兒童和成人傳達他們的才能可以發展的實踐——言語和行為。 透過研究,我們正在尋求識別更多這些實踐,並清楚地闡明它們,以便那些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並希望在他人身上培養它的人能夠有效地傳遞它。 但正如我們科學家非常喜歡說的那樣,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請繼續關注。


為孩子們傳遞正確的資訊

我們中的許多人宣稱我們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但實際上,我們都混合持有固定型和成長型思維模式。 對於許多人來說,當我們考慮走出舒適區或面對批評或挫折時,就會產生固定型思維模式。 在這些情況下,你腦海中的聲音是否會說:“你可能沒有能力,而且每個人都會知道”或者“放手去做。 學習。 掙扎是學習的一部分。 尋求投入或指導”?

許多父母和教育工作者錯誤地認為,當他們告誡孩子努力嘗試時,他們正在培養後一種態度。 一些教育工作者甚至責怪那些不遵守的孩子:“我教不了這個孩子。 他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 但僅僅敦促孩子們努力嘗試是不夠的。 它沒有教會他們大腦如何透過學習成長,也沒有教會他們如何努力工作和新的策略能夠帶來更深入的學習。 它也沒有消除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信念,即努力工作是為那些一開始就不那麼聰明的人準備的。 更不用說所有年齡段的孩子都將通用的努力工作呼籲視為嘮叨——成年人非常擅長做的事情,而孩子們非常擅長忽視的事情。

同樣以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名義,一些成年人輕率地向孩子們保證,只要他們足夠努力,他們就能做任何事情。 但是,如果孩子缺乏必要的技能、策略、支援或指導,這種保證是空洞的,甚至是誤導性的。 另一方面,一些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已經開始大量表揚努力,即使孩子實際上並沒有努力工作或有效地工作。 這種策略也傳遞了一個令人沮喪的資訊:“你沒有能力做得更好。”

為了傳達真正的成長型思維模式,成年人必須幫助孩子們理解他們需要做什麼來發展自己的能力,並指導他們完成這個過程。 我們將“過程關注”視為不僅欣賞孩子們真正的努力,還欣賞他們對良好策略的使用以及他們在努力達到高標準時適當尋求他人的投入。 我們還將過程關注視為將這些策略直接與孩子的學習和進步聯絡起來。 當孩子已經努力嘗試但仍然達不到目標時怎麼辦? 成年人可以欣賞這種努力,但要指出下一步:“讓我們談談你嘗試過的策略以及你接下來可以嘗試什麼。” ——C.S.D.

更多探索

思維模式:成功的新心理學。卡羅爾·S·德韋克。 蘭登書屋,2006 年。

透過改變關於群體可塑性的信念來促進中東和平程序。埃蘭·哈爾佩林等。 發表於科學,第 333 卷,第 1767-1769 頁;2011 年 9 月 23 日。

父母對 1-3 歲兒童的表揚預測了 5 年後兒童的動機框架。伊麗莎白·A·岡德森等。 發表於兒童發展,第 84 卷,第 5 期,第 1526-1541 頁;2013 年 9 月/10 月。

對才華橫溢的期望是學術學科性別分佈的基礎。莎拉-簡·萊斯利等。 發表於科學,第 347 卷,第 262-265 頁;2015 年 1 月 16 日。

來自我們的檔案

培養聰明孩子的秘訣卡羅爾·S·德韋克;2007 年 12 月/2008 年 1 月。

卡羅爾·S·德韋克是斯坦福大學劉易斯和弗吉尼亞·伊頓心理學教授。 她曾在哥倫比亞大學、伊利諾伊大學和哈佛大學擔任教授,並且是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和國家科學院院士。 她是暢銷書思維模式的作者。

更多作者:卡羅爾·S·德韋克
SA Mind Vol 27 Issue 1這篇文章最初以“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卓越影響力”為標題發表於SA Mind 第 27 卷第 1 期(),第 36 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mind0116-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