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病毒感染貂引發的真正危險

丹麥貂體內出現一種新的 SARS-CoV-2 毒株,已感染約十幾人,但尚不清楚這種突變是否會使病毒更危險

丹麥的貂養殖戶轉移一批動物,這些動物因擔心冠狀病毒的變異毒株而被下令撲殺。該命令後來被暫停,因為政府缺乏釋出該命令的權力。

一種新的冠狀病毒毒株已在丹麥的貂養殖場出現。自 6 月以來,與貂相關的變種已感染 200 多人,其中約有十幾人感染了一種名為“簇 5”的突變。為了防止進一步傳播,丹麥政府於 11 月 4 日宣佈將撲殺該國所有貂,但由於立法者的反對,該計劃隨後被暫停。人們擔心這種突變有可能降低目前正在開發的 COVID-19 疫苗的效力。迄今為止釋出的關於突變的資訊不支援這種說法。然而,這些突變可能產生什麼影響仍不清楚。

與雪貂和其他幾種動物一樣,貂也容易感染 SARS-CoV-2,並且能夠將其傳播給同類。此外,它們還可以將病毒傳播給人類,正如今年 6 月在荷蘭發生的幾起病例所證明的那樣。

丹麥的冠狀病毒變種表現出兩種突變,根據哥本哈根 Statens Serum Institute 迄今為止提供的少量資訊,這些突變影響了病毒用於感染細胞的刺突蛋白。根據該研究所的分析,這些突變降低了抗體的效力。研究人員在 8 月份發現,其中一種突變會使 Regeneron 公司生產的治療性混合抗體失效,該抗體曾用於治療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儘管可以從實驗室研究和計算機分析中得出關於新型冠狀病毒基本特徵的一些初步結論,但它們並沒有告訴我們該病毒在人體內的實際行為。

SARS-CoV-2 已經結合得很好

在討論先前確定的名為 D614G 的突變時,理解 SARS-CoV-2 行為的挑戰變得顯而易見,該突變是尤其在歐洲和美國東海岸發現的主要病毒株的特徵。目前尚不清楚在實驗室中觀察到的這種毒株的傳播性升高是否也發生在活人的細胞中。

對於兩種主要突變來說也是如此,根據弗雷德·哈欽森癌症研究中心的傑西·布魯姆領導的團隊的說法,這兩種突變增加了刺突蛋白與人類 ACE2 受體的結合程度。正如布魯姆的實驗室在 11 月初在推特上釋出的那樣,“這對人類傳播或疾病意味著什麼?無法說,但至少對於傳播來說可能沒什麼。”布魯姆說,沒有跡象表明 SARS-CoV-2 正在朝著增加結合能力的方向進化。病毒現有的機制可能已經足夠好地工作了。

該領域的其他專家也懷疑在貂體內發現的突變是否會被證明與疫情直接相關。倫敦大學學院的遺傳學家弗朗索瓦·巴盧克斯在推特上表示,這些突變沒什麼可擔心的。由於它們已經很高的突變率,這種變種和其他變種可能早已出現在人類身上。如果它們實際上在傳播方面提供了顯著的優勢,那麼它們早就應該變得更加廣泛。目前,世界衛生組織 (WHO) 也沒有看到風險升高的證據。世界衛生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上週五在日內瓦發言時表示,已經出現過許多 SARS-CoV-2 突變。“現在就對這些特定突變對傳播性、疾病嚴重程度、臨床症狀、免疫反應或潛在疫苗效力的影響得出結論還為時過早,”她說。

對於“逃逸突變”,情況可能會有所不同,這種突變使病毒能夠逃避免疫反應——甚至損害疫苗的效力。根據布魯姆的說法,突變有可能產生小的抗原效應,這意味著它會影響疫苗產生的抗體的結合。但根據他自己的研究,他不相信僅憑這種突變就會顯著降低免疫反應的有效性。

在動物體內尋找避難所

然而,SARS-CoV-2 感染貂引發的問題不僅僅是突變。更大的問題是病毒在動物種群中獨立傳播的可能性。研究人員擔心貂和相關物種將形成一個“儲存庫”,為病毒提供永久的避難所。這將大大複雜化對抗 SARS-CoV-2 的戰鬥。例如,假設病毒已在一個地區被完全根除。但是,如果它繼續存在於家養動物甚至寵物中,它可能會隨時重新出現,就像憑空出現一樣。

即使疫苗供應充足,起初也沒有足夠的疫苗可供為全體人口接種——甚至高危人群。因此,可用的供應必須用於有針對性的運動以控制病毒。“環形疫苗接種”可能是一種重要的方法,在這種方法中,透過為已知感染者的接觸者及其接觸者的接觸者接種疫苗,從而在已知感染者周圍建立一種保護牆,使病毒無法進一步傳播。

如果冠狀病毒病例在明年夏天顯著減少,這將是一個很有希望的策略,尤其是在只有一小部分感染者實際上會感染他人的情況下。這種觀察結果解釋了為什麼許多感染鏈會自行消退。即使沒有疫苗,一些國家也能夠僅使用有針對性的措施來幾乎根除病毒。有了疫苗,在其他地方阻止疾病的機會也將大大增加。

然而,一旦病毒找到避難所並在動物宿主體內紮根,情況就會發生變化。屆時,打破人類感染鏈已不再足夠,因為動物可能會引起新的爆發。這種情況並非完全不可能發生,因為除了貂之外,某些其他物種也可能對病毒高度易感。而其中一些動物可能會被貓捕食,而貓也容易感染 SARS-CoV-2。迄今為止,貓在疫情中沒有發揮任何作用,但如果它們與受感染的野生動物經常接觸,可能會發生什麼情況尚不清楚。

本文最初發表於《Spektrum der Wissenschaft》,並經許可轉載。

在此處閱讀更多關於大眾科學的冠狀病毒爆發的報道此處。並在此處閱讀來自我們國際雜誌網路的報道 此處

編者注(2020 年 10 月 11 日):Spektrum der Wissenchaft在釋出後更新了這篇文章,以澄清感染新型貂冠狀病毒變種的人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