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閱讀盲文時,大腦處理文字的方式與視力正常的人透過視覺閱讀文字的方式不同嗎?主流神經科學思想認為答案是肯定的,因為不同的感官接收資訊。但《當代生物學》雜誌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處理方式是相同的,這進一步證明,以感官輸入為基礎來理解大腦可能會描繪出一幅不完整的圖景。
以色列、加拿大和法國的研究人員使用腦成像技術觀察了八名盲人受試者閱讀盲文時的神經活動。他們發現,儘管盲人受試者使用的是觸覺,但他們的大腦在所謂的視覺區域顯示出活動,而視力正常的人在閱讀時也會使用該區域。
這一發現與長期以來認為大腦區域的功能是由向其提供資訊的感官決定的觀點相悖。相反,它表明至少有一些區域主要發展是為了執行特定的任務。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首席作者阿米爾·阿梅迪說:“大腦會利用它能獲得的任何資訊來完成這項任務。”儘管他的研究只涉及閱讀,但阿梅迪認為大腦的許多區域也同樣以任務為導向。他指出 2005 年的一項研究,研究人員在研究中發現,參與者用手或眼睛檢查物體時,都使用了相同的大腦區域來最終識別它。他說:“當我們看到狗或錘子並認出它時,我們有一個非常具體的中心被啟用。”“觸控它也是完全一樣的。”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南加州大學的神經科學家瑪麗·海倫·伊莫迪諾-楊(Mary Helen Immordino-Yang)表示,這種基於任務的大腦觀點正被認知神經科學家廣泛接受,但幾乎完全被他們的硬神經科學同事所忽視。伊莫迪諾-楊沒有參與閱讀或觸控研究。研究大腦生物學的神經科學家傾向於認為,人類是“被世界如何刺激我們所驅動的”,換句話說,就是感官刺激。他們沒有看到“人性的標誌是超越感官輸入的能力”。
硬神經科學家對這種基於任務的觀點的一個批評是,某些認知過程對人類來說太新了,以至於無法進化出特定的腦區來處理它們。例如,閱讀的歷史只有大約 5000 年。它的發明時間太近,以至於無法對人類大腦的進化產生影響。那麼,怎麼可能有一個專門用於閱讀的大腦區域呢?
伊莫迪諾-楊和阿梅迪都認為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伊莫迪諾-楊認為,這些證據證明了大腦適應現代世界人類發明的能力。“我們的大腦具有驚人的可塑性,”她說。大腦的各個部分不斷被徵用來處理技術創新。阿梅迪表示贊同:“我們使用已經做了與這項任務最相似的事情的最佳網路。這就是讓我們能夠進化的原因。”
編者注:本文印刷時的標題為“閱讀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