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韌性

Man climbing a mountain.

蓋蒂圖片社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2020年夏季,在全球 COVID-19 大流行肆虐期間,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研究人員對 5,000 多名美國成年人進行了調查,發現焦慮和抑鬱症狀分別比 2019 年增加了三倍和四倍。與此同時,心理健康熱線報告稱呼叫率激增。這不足為奇。世界正與百年一遇的威脅所帶來的破壞、恐懼和不確定性作鬥爭。種族主義、暴力和政治分裂的行為使情況更加糟糕。

斯坦福大學神經生物學家 羅伯特·M·薩波爾斯基 在他的開篇要義中解釋說,壓力會對大腦產生直接的連鎖反應,在某些緊急情況下(例如迫在眉睫的危險)可能是有益的。但從長遠來看,它會加劇病態的憂慮和沮喪。一個令人驚訝的最新發現揭示,即使是我們的骨骼也會釋放一種激素,啟用與壓力相關的戰鬥或逃跑反應。數十年的研究表明,女性和男性對壓力的反應不同,這對於理解人們在壓力下如何應對非常重要。

普通的生活壓力源很常見,可以幫助我們表現得更好或思考得更快。但特別強烈或持久的壓力可能會造成更廣泛的損害:貧困和不平等的壓力會使人生病,並且會降低兒童的認知能力。新冠病毒大流行已被證明是前所未有的衝突根源。值得慶幸的是,專門研究創傷和災難恢復的心理學家對應對極端情況的最有效方法有很好的理解。研究人員正在部署機器學習和其他策略來收集關於韌性、同理心和在大流行期間和之後應對的本質的資料。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然而,許多經過科學驗證的自我安慰方法令人欣慰地簡單易行。斯坦福大學神經科學家安德魯·休伯曼提供了一些簡單但強大的立即化解身體壓力反應的策略。一週內進行幾次快走可以增強身體的生化耐力,即使您比平時更多地待在家裡,遠離工作的精神休息對大腦具有強大的恢復作用。臨床證據支援的正念練習看起來確實有能力拯救平靜和專注

在創傷和動盪中倖存下來的人中,有很大一部分報告說,他們在事後對生活的看法變得更好。當然,這需要毅力和決心,但一系列的工具可以幫助我們培養韌性:友誼、目標設定和積極的心態。這些經驗教訓應該在最艱難的時期提供希望,即使壓力無法消除,但可以得到控制。

安德烈婭·加夫裡列夫斯基大眾科學的首席新聞簡報編輯。她撰寫每日《今日科學》新聞簡報,並監督該雜誌的所有其他新聞簡報。此外,她還管理所有特別收藏版,過去曾擔任大眾科學·心智大眾科學·太空與物理以及大眾科學·健康與醫學的編輯。加夫裡列夫斯基在科學家雜誌開始了她的新聞事業,她在那裡擔任專題撰稿人和生命科學領域“熱門”研究論文的編輯。她曾在教育出版領域工作六年多,為生物學、環境科學和營養學高等教育編輯書籍。她擁有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科學碩士學位和新聞學碩士學位,哥倫比亞大學也是普利策獎的所在地。

更多作者:安德烈婭·加夫裡列夫斯基
SA 特刊 第 30 卷 第 2s 期本文最初以“追求韌性”為標題發表於SA 特刊 第 30 卷 第 2s 期 (), 第 1 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stress032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