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震驚的愚蠢錯誤的心理學

新的研究表明,有三種截然不同的行為會導致“捂臉”的反應

illustration of a man face palming

犯錯永遠是人類的本性。

©iStock

我們都會時不時地犯一些愚蠢的錯誤。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傳說特洛伊人接受了希臘人贈送的巨大木馬“禮物”,結果發現木馬是空心的,裡面裝滿了希臘突擊隊員。比薩斜塔甚至在完工之前就開始傾斜——而且它甚至不是世界上最傾斜的塔。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覆蓋了月球著陸的原始錄音帶,而理查德·尼克松競選連任委員會的特工被抓到闖入水門辦公室,從而引發了美國曆史上最大的政治醜聞。最近,法國政府花費150億美元購買了一批新火車,結果發現它們對於大約1300個站臺來說太寬了。

我們很容易將這些事件識別為愚蠢的錯誤——史詩般的失誤。在更平凡的層面上,我們投資於快速致富的計劃,開車速度過快,並在社交媒體上釋出我們後來會後悔的內容。但是,究竟是什麼驅動我們將這些行為視為愚蠢的錯誤,而不是壞運氣?它們看似無意識嗎?後果的嚴重性?相關人員的責任?科學可以幫助我們回答這些問題。

發表在《智力》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Balazs Aczel和他的同事使用“愚蠢的行為”等搜尋詞,從《赫芬頓郵報》和《TMZ》等來源收集了描述愚蠢錯誤的故事。一個故事描述了一個小偷闖入一所房子偷走了一臺電視,後來又回來拿遙控器;另一個故事描述了竊賊打算偷手機,但卻偷走了已開啟的GPS跟蹤裝置,從而向警方提供了他們的確切位置。然後,研究人員讓一些大學生對每個故事中相關人員的責任、情況的影響、後果的嚴重性以及其他因素進行評分。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對受試者評分的分析揭示了三種類型的愚蠢錯誤。第一種是當一個人的自信心超過他們的技能時,例如當匹茲堡的一個男子在光天化日之下搶劫了兩家銀行時,沒有戴偽裝,因為他認為他塗在臉上的檸檬汁會使他在監控攝像頭中隱形。或者,在被廣泛認為是歷史上最糟糕的吉祥物失敗之一的事件中,當阿納海姆鴨隊的狂野之翼試圖跳過燃燒的牆壁時,自己著火了(啦啦隊將他從火焰中拉了出來,他後來在比賽中安然無恙地恢復了行動)。《紐約時報》報道說:“這個奧蘭治縣鴨的故事不是無稽之談。一隻鴨子可能會因此而被解僱,或者至少被降職到烤肉聯盟。”

這種自信與技能的脫節被稱為鄧寧-克魯格效應,這來源於社會心理學家戴維·鄧寧和賈斯汀·克魯格的研究。鄧寧和克魯格讓康奈爾大學的本科生進行幽默、邏輯和語法測試,然後評估他們認為自己與其他受試者相比表現如何。表現最差的受試者,他們的得分排在第12個百分位,估計他們表現排在第62個百分位。在總結研究結果時,鄧寧指出,“表現不佳者——而且我們在某些事情上都是表現不佳者——無法看到他們思維中的缺陷或他們缺乏的答案。”當我們認為自己處於最佳狀態時,有時是我們客觀上最糟糕的時候。

正如許多政治醜聞所表明的那樣,第二種愚蠢的錯誤涉及衝動行為——當我們的行為似乎失控時。在被稱為維納門的醜聞中,美國前眾議員安東尼·韋納向他在Facebook上認識的女性發送了淫穢簡訊和自己的照片。(辭職後,韋納繼續以筆名卡洛斯·丹傑進行他的網路調情,然後當他高估了自己在2013年紐約市市長初選中的支援率時,他又落入了鄧寧-克魯格效應的陷阱;他獲得了5%的選票。)最近,在密歇根州,茶黨保守派州代表託德·庫爾瑟承認傳送了一封匿名電子郵件給共和黨特工和媒體成員,謊稱他被抓到與一名男妓發生性行為,目的是使人們認為他與同事辛迪·加姆拉特有染的預期揭露似乎是誹謗運動的一部分。在工作人員秘密錄製的一段音訊錄音中,庫爾瑟將他的自我抹黑策略描述為“對我進行受控燃燒”,旨在“使群體免疫”以對抗尚未提出的指控。

最後一種愚蠢的錯誤涉及注意力不集中——荷馬·辛普森式的“D’oh”時刻。作為美國體育史上最傑出的例子,在1929年的玫瑰碗比賽中,加州大學球星羅伊·裡格爾斯在一次漏接球后,將其回傳了65碼,方向卻錯誤了。裡格爾斯的失誤為佐治亞理工大學創造了一個安全球的機會,這最終成為比賽的決定性因素。明尼蘇達維京人隊的吉姆·馬歇爾,一位兩次入選職業碗的球員和球隊隊長,在1964年對陣舊金山49人隊的比賽中重複了這一壯舉,促使維京人隊教練諾姆·範·布羅克林在賽後評論說:“吉姆,你今天在這場比賽中做了最有趣的事情。”阿克澤爾和同事的分析表明,受試者認為這種型別的愚蠢錯誤是最不愚蠢的。

當然,認為我們永遠可以消除人為錯誤是不現實的。犯錯永遠是人類的本性。然而,這項研究為我們更好地描述了我們的失敗和缺點,併為我們開始思考干預和處方,以幫助我們減少犯錯提供了一個起點。這項研究也提醒我們,我們都存在共同的人類弱點。我們都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做出衝動的決定,以及注意力不集中。這種簡單的認識使得愚蠢的錯誤似乎不那麼愚蠢,而更有人情味。  

Are you a scientist who specializes in neuroscience, cognitive science, or psychology? And have you read a recent peer-reviewed paper that you would like to write about? Please send suggestions to Mind Matters editor Gareth Cook. Gareth, a Pulitzer prize-winning journalist, is the series editor of Best American Infographics and can be reached at garethideas AT gmail.com or Twitter 

@garethideas.

David Z. Hambrick is a professor in the cognition and cognitive neuroscience area of the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at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origins and underpinnings of expertise and skill.

More by David Z. Hambric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