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核查的心理學

事實核查員的目標是更接近真相,但他們的偏見可能會掩蓋他們所尋求的真相

政治家和評論員的歪曲和公然謊言已經變得如此普遍,以至於美聯社、CNN、BBC、福克斯新聞和《華盛頓郵報》等主要新聞媒體經常指派記者和事實核查員來核實在競選演講和新聞釋出會上提出的說法。揭露謊言和斷章取義的誤導性言論的動機值得稱讚。但當涉及到現實世界的複雜性時,問題在於,人們在觀察同一事件時往往會看到不同的東西,心理學家已經反覆記錄了這種現象。

實驗室研究表明,當觀看一群抗議者的影片時,人們會看到和平抗議或阻礙行人通行的無序暴民,這取決於他們的社會政治信仰。實驗室外的世界也顯示出類似的偏見感知:例如,根據福克斯新聞在9月份釋出的一項民意調查,68%的共和黨人認為在俄勒岡州波特蘭、威斯康星州基諾沙和紐約市拍攝的示威活動是騷亂,而只有30%的民主黨人這樣認為。記者和事實核查員是人類,他們也像其他人一樣受到同樣的心理偏見的影響——他們對構成“事實”的分析會受到他們自己的政治和意識形態價值觀的影響,從而導致心理學家所說的選擇性感知

考慮一下在對進步活動家阿迪·巴坎(Ady Barkan)的採訪中,喬·拜登表示他贊成削減警察經費的說法。一些記者和事實核查員(例如,《政客事實》的喬恩·格林伯格)認為這種說法是斷章取義,因此是錯誤的,而CNN的“事實優先”欄目則認為,拜登在與巴坎的已發表採訪中未包含的評論中否認了他贊成削減警察經費。然而,其他人認為,拜登關於支援將資金“轉移”到其他機構的宣告,明確承認了他支援減少警察經費。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有關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例如,福克斯新聞的埃維·福德漢姆(Evie Fordham)表示,從警察那裡轉移資金是理解拜登對巴坎問題的回答“是的,絕對”的唯一背景,用她的話說:“儘管巴坎在問題結尾沒有說‘給警察’,但原始交流的背景清楚地表明,巴坎談論的是轉移警察經費。”。結果是產生了巨大的分歧,許多記者和事實核查員認為拜登的批評者確實斷章取義了他的講話,而且他並不打算支援將資金從執法部門轉移出去,正如美聯社的霍普·嚴(Hope Yen)和BBC的傑克·霍頓(Jake Horton)所認為的那樣,而CNN則引用了拜登在6月初發表的宣告,他在宣告中說,一些地方社群減少警察經費是有道理的。在審查雙方引用的證據時,有可能為這兩種立場辯護。

2017年,在弗吉尼亞州夏洛茨維爾發生希瑟·海耶(Heather Heyer)死亡事件後,特朗普說抗議者和反抗議者中有“好人”,這種說法通常被自由派事實核查員和記者解釋為指白人至上主義者和新納粹分子中有好人,但遭到了保守派記者的反對,情況也是如此。

即使原始事實可能偏向於記者和事實核查員的說法,它們也可能過於模糊,無法證明已出現的明確標題是正確的:(“美聯社事實核查:特朗普歪曲記錄;黑人的命也是命被錯誤指控”)

事實核查員的決定對關於假新聞的辯論產生了重大影響,這一點再怎麼強調也不為過。研究人員研究了虛假資訊的級聯認知效應,他們的發現與當前對假新聞的擔憂以及事實核查的侷限性有關。虛假資訊可能具有隱蔽性;它可能會滲入潛意識,並在我們忘記其來源或支援它的證據很久之後,影響我們的信仰和行為。在實驗室條件下,可以呈現一系列客觀事實和完全捏造的內容,然後研究人員可以檢查有關這些事實的虛假資訊的傳播,以及這種傳播是否以及如何導致錯誤信仰。

然而,與原始的實驗室環境不同,政治世界是混亂的,並且對於事實本身可能存在嚴重的分歧,正如上述相互矛盾的說法所說明的那樣。當涉及到關於複雜問題的黨派事實核查時——這描述了在政治新聞背景下發生的大部分事實核查——所陳述的真相通常是具有共同政治觀點的人的主觀意見。

一種解決方案是“對抗式事實核查”。事實核查通常由兩個或多個記者組成的團隊完成,而不是由一個人完成。我們建議繼續對政治主張進行積極的事實核查,但要由具有不同社會政治觀點的個人團隊進行;例如,將來自主要自由派和保守派新聞來源的事實核查員配對。這將幾乎不會增加任何成本。媒體應該放棄事實核查員的客觀性和政治不感興趣的藉口,而是承認他們的社會政治傾向,就像NPR試圖在政治報道中提出贊成和反對的觀點一樣。

研究強調,事實核查員的個人偏見會影響他們選擇分析哪些陳述以及確定其準確性。讓不同的事實核查員作為對抗團隊的成員一起工作,就像仲裁中的雙方一樣。事實核查員是生活在現實世界中的人類,而不是生活在社會政治修道院中。讓我們放棄客觀性的偽裝,設計一個對抗式事實核查系統,將競爭性主張的證據置於首要位置。

當反駁主張在幾天或幾周後出現,或者像政客事實這樣的獨立事實核查員要求撤回時,有時會出現對比觀點,但更好的認知推理結果的關鍵是雙方的主張在同一份報告中同時出現。這將最大限度地減少因僅接觸一方而產生的虛假信仰。當對抗式事實核查導致團隊成員之間無法解決的分歧時,讀者將能夠更好地判斷每一方的論點有多麼有說服力,並得出比僅呈現一方證據時更明智的結論。

這將是對美國人傾向於僅根據其“泡沫”內的來源來形成觀點的有效解毒劑。這種對抗性安排挑戰了對事實核查員結論的有效性毫無疑問的假設,正如CNN的“事實優先”專欄所暗示的那樣:“CNN透過指出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不真實的來追究民選官員和候選人的責任,”彷彿確定真相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心理上直接的過程。

讓一方的事實核查員接受另一方事實核查員的核查可能會導致無限倒退,最終走向不確定的真相。但這比相信可能不存在的真相要好。對抗式事實核查員將辯論相同的“證據”,並確保事實的平衡呈現。這可能無法保證事實核查員會達成一致意見,甚至無法保證讀者會辨別真相。但這將揭示事實核查員的主張有時是不確定的本質以及人類認知展開的心理背景——這將是阻止虛假資訊傳播和在選民中產生錯誤信仰的有意義的障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