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鐘是目前宇宙中最精確的計時器。但它們對於所有用途來說還不夠好。為了正常工作,即將到來的技術,如量子計算機,可能需要比現有計時器更精確的時鐘。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大衛·溫蘭德將在一場公開講座中描述開發下一代原子鐘(稱為光學時鐘)的努力,該講座將於11月4日星期三美國東部時間晚上7點在本頁直播。
原子鐘使用原子的振動作為時間標準——當原子內部的電子在能級之間躍遷時,它們會導致原子以一個特定的頻率振盪,這個頻率可以用來測量時間,就像鐘擺的擺動一樣。大多數現有的原子鐘透過向原子照射微波或無線電波來使其振盪。然而,光學時鐘將依賴於光學光,從而可以更好地控制時鐘中的原子,從而有可能使它們保持時間精確度高達100倍。
溫蘭德將描述建造光學原子鐘的努力及其在“更好地計時:光學原子鐘的時代”中的潛在應用,這是安大略省周界理論物理研究所繫列講座的一部分。線上觀看者可以透過在Twitter上向@Perimeter傳送推文並使用#piLIVE標籤來提問。點選此處註冊電子郵件提醒觀看網路直播。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您可以在下面觀看一些過去周界物理講座的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