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孩子他們比別人優秀的問題

有一種更好的方法來激勵孩子,讓他們為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

當父母問“你考了多少分?”時,通常會有一個後續問題:“那麼誰考了最高分?” 這種進行社會比較的做法在世界各個角落都很流行,研究表明。許多教育工作者選擇並公開宣佈班級或學校中的“最佳學生”。成年人表揚孩子超越他人。體育賽事獎勵那些超越他人的人。去年,斯克裡普斯全國拼字比賽獎勵獲勝者50,000美元現金獎勵和他們自己的獎盃——僅僅因為他們比別人更優秀。大多數社會比較在日常生活中如此普遍,以至於通常被忽略。

社會比較的初衷是好的:我們希望讓孩子們感到自豪並激勵他們取得成就。正如諾瓦克·德約科維奇基金會的一位作者所指出的那樣,“贏得比賽或成為班級中最好的學生會讓孩子們對自己感覺良好並感到自豪”,並且它有助於“孩子們獲得動力,採取下一步行動來實現更大的目標,例如跳得更遠。” 然而,社會比較可能會適得其反:孩子們可能會學會始終將自己與周圍的人進行比較,並陷入競爭的惡性迴圈中。

消除社會比較的一種眾所周知的策略是為孩子們提供參與獎盃。正如劉易斯·卡羅爾的《愛麗絲夢遊仙境》中的渡渡鳥所說:“每個人都贏了,所有人都必須有獎品。” 然而,這樣的獎勵可能不會消除社會比較:儘管獲得了相同的獎盃,但孩子們對自身與他人之間哪怕是微小的表現差異也很敏感。表現優異的孩子與表現不佳的孩子獲得相同的獎品可能會感到不公平,並看不起後者。更普遍的是,那些獲得無端獎勵的人可能會開始認為他們有權獲得認可和讚賞。事實上,在某些情況下,對孩子們的過度讚揚會培養自戀,研究表明。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那麼,我們如何在不產生不良副作用的情況下,讓孩子們為自己感到自豪並激勵他們呢?我們認為,更好的方法是使用時間比較——鼓勵孩子們將自己與過去的自己進行比較,而不是與他人進行比較,例如評估他們學到了多少或改進了自己多少。當孩子們將自己與過去的自己進行比較時,他們不會與他人競爭。

我們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調查了這種方法,發現它很有效。首先,我們從各小學和中學招募了 583 名兒童樣本。為了進行測試,我們讓孩子們做一個閱讀和寫作練習,旨在影響他們將進行的比較型別:社會比較、時間比較或根本不比較。例如,在社會比較條件下,一位九歲的女孩寫道:“我唱歌比我的同齡人好。我會唱歌,而其他人不會。我發現自己非常重要。我喜歡唱歌,我一直在唱歌,我就是最好的。” 相比之下,在時間比較條件下,一位 13 歲的女孩寫道:“起初,我沒有很多朋友。但在某個時候,我受夠了。所以,我開始坐在陌生人旁邊,他們成了我最好的朋友。現在我有那麼多朋友,我感覺很好,很自信。”

在研究中,我們發現將自己與他人或過去的自己進行有利比較的孩子都為自己感到自豪。然而,將自己與他人進行比較的孩子表示他們想優於這些人,而將自己與過去的自己進行比較的孩子表示他們想改進而不是優於他人。時間比較將孩子的目標從對優越感的渴望轉變為自我提升。

那麼,父母和老師可以利用這些知識做些什麼呢?研究表明了幾種策略。首先,父母和老師可以表揚孩子們隨著時間的推移取得的進步(“你越來越熟練了!”),讓他們知道他們正在取得進步並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此外,教師可以建立跟蹤孩子們自身隨時間推移的進步的學習環境,例如顯示他們學習和表現變化的成績單。透過這樣做,成年人教會孩子們,超越自己比超越他人更重要,即使是小小的勝利也值得慶祝。

當然,時間比較並非萬能藥;我們永遠不應該推動孩子們無情地自我提升。自我提升的道路上充滿了掙扎和挫折。我們不應該讓孩子們為這些失敗感到難過,而應該鼓勵他們擁抱並從中學習——從而幫助年輕人變得比以前更好。我們需要為孩子們提供更多進行時間比較的機會,這樣他們才能看到自己學到了多少,成長了多少。這種策略應該讓他們能夠“跳得更遠”。

您是一位專門研究神經科學、認知科學或心理學的科學家嗎?您是否讀過最近一篇您想撰寫的同行評議論文?請將建議傳送給“心理問題”編輯 Gareth Cook。Gareth 是一位普利策獎獲獎記者,是 Best American Infographics 系列編輯,可以透過 garethideas AT gmail.com 或 Twitter 聯絡

@garethideas.

關於 Çisem Gürel

Çisem Gürel 是阿姆斯特丹大學兒童發展與教育研究所研究兒童比較策略的博士生。她獲得了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和土耳其博阿濟奇大學的碩士學位,並在學校和臨床環境中擔任心理諮詢師。

更多作者:Çisem Gürel

Eddie Brummelman 是阿姆斯特丹大學的副教授,他在那裡領導 KiDLAB。KiDLAB 研究正在發展的自我。他在荷蘭烏得勒支大學獲得了發展心理學博士學位。

更多作者:Eddie Brummelman
SA Mind Vol 31 Issue 4本文最初以“告訴孩子他們比別人優秀的問題”為標題發表於SA Mind 第 31 卷第 4 期(),第 6 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mind072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