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尿衝動的哲學含義

我們身體的狀態會影響我們對世界運作方式的看法

如果說有一件事是確定的,那就是我今天早上決定吃什麼早餐麥片。我開啟櫥櫃,仔細看了看各種選擇,當我最終選擇蜜糖燕麥片而不是凱喜好朋友麥片時,那是出於深思熟慮的判斷,不受外部約束和預定規則的限制。

真的是這樣嗎?這個問題——關於人們在多大程度上掌控自己的行為——是人類狀況中最核心的問題之一。我們有自由意志嗎?我們能掌控自己的命運嗎?我們選擇的是那個著名的蜜糖燕麥片嗎?還是麥片——或者宇宙中某種神秘的、不可知的力量——選擇了我們?

希臘劇作家索福克勒斯似乎確信人們無法真正控制自己的命運。例如,俄狄浦斯這個角色拼命想反抗他將殺死父親並娶母親的預言,但最終還是這樣做了。另一方面,莎士比亞筆下的人物試圖掌控自己的未來。卡西烏斯透過呼籲布魯圖斯的自我責任感來鼓勵他刺殺凱撒:“親愛的布魯圖斯,錯誤不在我們的星星,而在於我們自己,我們是下等人。”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 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幸運的是,對於社會科學家(以及本專欄的讀者)來說,實驗心理學家的任務不是一勞永逸地解決我們是否有自由意志的問題,而是要看看人們是否認為自己有自由意志。這就是對“樸素理論”的研究——人們對世界運作方式的信念。

對樸素理論的研究可以對那些看似深深根植於我們心中的信念產生影響的因素產生有趣的見解。例如,如果我告訴你,對自由意志的信念與排尿的慾望呈負相關,會怎麼樣?這是邁克爾·恩特和羅伊·鮑邁斯特在《意識與認知》雜誌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的含義。他們預測並發現,人們越覺得需要小便,就越不相信人類可以掌控自己的命運。

關於像身體機能這樣平凡的事情和像人類自由這樣崇高的概念之間的關係,這種看似奇怪的理論從何而來?它基於一種被稱為“具身認知”的心理學研究,其主要教訓是,我們身體的瞬時狀態會影響我們對周圍世界的思考方式。一個例子是艾米·卡迪的研究,該研究表明“權力姿勢”會改變我們在求職面試中的表現。恩特和鮑邁斯特將這種方法轉向了自由意志的問題,假設身體狀態甚至會影響抽象的哲學。恩特和鮑邁斯特認為,當身體體驗的某個特徵提醒受試者他們受到自然規律的約束時,他們對自由意志的信念就會減弱。

研究人員首先聯絡了患有癲癇症和驚恐障礙的人。癲癇患者會遭受無法控制的、可能毫無預兆地發作的癲癇;驚恐障礙會導致反覆發作的強烈恐懼和焦慮。恩特和鮑邁斯特認為,由於這些日常對身體限制的提醒,這些患者對自由意志的信念會較少。果然,當他們將這些人的態度與對照組的態度進行比較時,他們發現癲癇患者的懷疑態度明顯更強。

但是,這些資料雖然有趣,但並沒有明確證明我們最深層的信念會受到我們身體狀態的影響。相反,癲癇患者的觀點可能只是反映了他們實際上確實對自己的行為控制較少的事實。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研究人員接下來證明,即使是健康的受試者,當他們被巧妙地提醒自己身體的侷限性時,他們對自由意志的信念也會減少。恩特和鮑邁斯特讓人們不僅回答了一系列關於自由意志的問題,還回答了他們當前身體慾望的問題。與自由信念負相關性最強的慾望是:a) 排尿的慾望,b) 睡覺的慾望,以及 c) 性慾。你沒看錯:當人們在睡覺或生育等慾望受阻時,它會影響他們對有史以來最受爭議的問題之一的看法。

也許這個發現並不令人驚訝。畢竟,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影響——朋友的讚美,老闆的批評——都有能力讓我們的整個世界看起來陽光明媚或灰暗。但是,鑑於對自由意志的信念或不信任會對人們的生活前景產生影響(“贊成”票賦予一個人積極應對生活挑戰的權利,“反對”票則會刺激一種更加放任自流的態度),知道這些信念實際上是多麼可塑是有趣的。

威廉·詹姆斯說,對自由意志的信念構成了“自願生活的全部刺激和興奮”。這種刺激和興奮可能像最後一口米脆片一樣短暫而短暫。

Are you a scientist who specializes in neuroscience, cognitive science, or psychology? And have you read a recent peer-reviewed paper that you would like to write about? Please send suggestions to Mind Matters editor Gareth Cook. Gareth, a Pulitzer prize-winning journalist, is the series editor of Best American Infographics and can be reached at garethideas AT gmail.com or Twitter 

@garethideas.

Daniel Yudkin is a doctoral candidate in social psychology at New York University and a jazz pianist. He graduated from Williams College, was a Fellow at Harvard University, and currently lives in Brooklyn. His blog, TheQualiast.com, contains his reflections on mind, behavior, and society. You can learn more at his personal website.

More by Daniel Yudk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