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古代巨型建築的石刻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藍圖”

被稱為沙漠風箏的古代巨型建築的石刻可能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藍圖”

Aerial view of a desert kite from Jebel az-Zilliyat, Saudi Arabia.

沙特阿拉伯傑貝爾宰利耶沙漠風箏的鳥瞰圖。

O. Barge/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 (CNRS)

考古學家在約旦和沙烏地阿拉伯出土了古代石刻,描繪了巨大的動物陷阱,這些石刻可能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藍圖”。

這些石刻估計有7000至8000年曆史,是附近被稱為“沙漠風箏”的建築的精確平面圖。“沙漠風箏”是由堆砌的石頭組成的匯聚線,可能用於將野生羚羊和小羚羊群趕入角落的坑中。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的考古學家、一項研究的共同主要作者雷米·克拉薩德說,無論這些建築的用途如何,新發現的平面圖都顯示出對巨大風箏(通常大於兩個足球場)的理解,這種理解在數千年內都無法匹敵。該研究於5月17日發表在《PLOS ONE》雜誌上。即使在今天,只有從空中俯瞰才能充分領略這些風箏的壯觀。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克拉薩德說:“驚人的發現是這些平面圖是按比例繪製的。”他補充說,它們顯示了一種針對風箏的複雜方法,“受到形狀、對稱性和尺寸的約束”。 “我們不知道當時的人們能夠如此精確地做到這一點。”

此前已知一些建築物和船隻的建築平面圖。大多數來自古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可能已有7000年的歷史。還有一些可能是粗略的示意圖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但研究人員表示,以前從未見過如此古老且如此精確的東西。

其中一個描繪風箏的石刻雕刻在一塊長約80釐米、寬32釐米的岩石上。考古學家於2015年在約旦沙漠的吉巴爾哈沙比耶地區的一個風箏旁邊的古代營地中發現了它。

研究人員在他們的研究中寫道,其他七個附近的風箏位於向南延伸超過20公里的高原邊緣,它們都按照相同的模式建造:星形圍欄,角落有坑,彎曲的“驅動線”可以讓獵人引導驚慌失措的獸群進入其中。

堆砌的石頭通常只是沙漠地面上的線條,克拉薩德指出,羚羊和小羚羊本可以輕鬆地跳過它們。但他說,它們足夠顯眼,動物會避開它們並跑進坑裡。研究人員估計,每隻動物都足以讓一個人吃上幾個星期。

該研究的另一位主要作者、約旦東南部巴迪亞考古專案的考古學家瓦埃勒·阿布-阿齊澤說,周圍的景觀現在是多石的沙漠,但在風箏建成時更綠,仍然具有崇高的美感。

他說:“高原與古湖泊接壤,這是一個在遙遠時代積水的天然窪地,它俯瞰著地平線。”

第二個石刻是在2015年對沙特阿拉伯傑貝爾宰利耶斷崖進行調查時發現的,它刻在一塊寬超過三米、高兩米的砂岩巨石上。這塊巨石位於兩對星形沙漠風箏的中間,與石刻相對應。每對風箏的入口都非常靠近,這表明獵人可以嘗試捕捉獸群,無論動物朝哪個方向逃跑。

研究人員對從約旦遺址採集的樣本進行了放射性碳定年法測試,發現石刻和風箏大約在同一時間製作,大約在8000年前;他們懷疑沙烏地阿拉伯的石刻和風箏都大約有7000年的歷史。

一種顯而易見的解釋是,這些石刻是建造風箏的計劃,這將使它們成為迄今為止發現的任何東西的最早“藍圖”。

但阿布-阿齊澤說,它們也可能是已建成的風箏的地圖,用於規劃狩獵,或者是可以在儀式中使用的象徵性代表。“這些人生活在風箏中,吃風箏,睡風箏……也許他們需要將此轉化為結構的圖紙。”

阿布-阿齊澤無法估計有多少獵人操作風箏,他認為他們可能養狗,因此需要的人更少。

研究小組最初認為,遊牧獵人隨著羚羊和小羚羊的遷徙在遙遠的風箏之間遷徙。但阿布-阿齊澤說,現在看來,遷徙的動物傾向於停留在大致相同的區域,因此一組風箏可能會一次使用數月之久。這也表明附近營地(如約旦的營地)的遺址可能是更持久的定居點,這是他計劃下一步研究的內容。

考古學家在中東和中亞發現了超過6000個沙漠風箏;敘利亞、約旦和沙烏地阿拉伯的一些地區每平方公里就有一個風箏。中東的風箏是最古老的,有證據表明一些風箏使用了數千年。

悉尼大學的考古學家休·托馬斯沒有參與這項新研究,他是沙烏地阿拉伯一項研究專案的負責人,該專案專注於穆斯塔提爾——大約8000年前用堆砌石頭建造的巨大儀式紀念碑。*它們通常與沙漠風箏位於同一區域,但顯然用於遊行和崇拜。

已知存在超過1000個穆斯塔提爾。所有這些都位於沙烏地阿拉伯。在某些情況下,風箏是在穆斯塔提爾之前建造的,但一些風箏也是後來建造的,這表明風箏作為動物陷阱非常有效,以至於新的風箏被建造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使用,托馬斯說。

他說:“與我們對穆斯塔提爾的研究類似,本文證明,即使在7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人們也能夠設計和建造利用景觀的紀念性建築。”

*編者注(5/18/23):這句話在釋出後經過編輯,以更正休·托馬斯的隸屬關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