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警察局的機器狗真是一個糟糕的主意:問題出在哪裡

設計、背景和時機影響著人類是接受還是拒絕機器人

A robotic dog walks across a marketplace, observed by curious passersby.

美國公司波士頓動力公司的機器狗Spot模型。紐約市警察局因部署名為Digidog的Spot裝置而受到批評。

編者注(2023年4月12日):週二,紐約市市長埃裡克·亞當斯宣佈,紐約市警察局(NYPD)將部署一批新的機器人和其他裝置,包括備受爭議的“Digidog”。紐約警察局在2020年首次試用了這款機器人,但公眾對其使用的強烈反對導致其在2021年退役。

去年,紐約市警察局(NYPD)開始租賃一隻類似犬類的機器人——波士頓動力公司的Spot模型,該部門暱稱其為Digidog。警官在少數案件中部署了該機器人,包括布朗克斯區的人質劫持事件和曼哈頓一個公共住房大樓的事件。隨著訊息的傳播(以及照片和影片),來自公眾的強烈反對——最終以及當選官員——迅速獲得勢頭。有些人反對機器人的費用過高。另一些人擔心其使用威脅公民自由。許多人只是覺得它令人毛骨悚然

紐約警察局上個月突然終止了租賃並停止使用該機器人。然而,其他美國警察部門一直在測試他們自己的Spot模型。“Spot在處理枯燥、骯髒和危險的任務方面特別足智多謀,”波士頓動力公司發言人告訴大眾科學。“公共安全倡議,包括警察部門,經常面臨危險的工作,例如檢查炸彈,翻找爆炸或火災的殘骸,甚至緩和潛在的危險情況。”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複雜的社會和歷史因素影響了紐約警察局決定讓Digidog退役。“現在對[紐約警察局]來說,嘗試這個的時機不太好,”北伊利諾伊大學傳播學教授大衛·J·貢克爾說。他指出,該部門的舉動發生在“作為一個公眾,我們開始質疑警察在做什麼,他們的資金來自哪裡,以及這些資金用於何處的時候。”大眾科學與貢克爾談到了為什麼人們接受某些機器而拒絕其他機器——以及公眾是否能完全接受機器人警察的想法。

[以下是採訪的編輯稿。]

是什麼影響了我們人類對機器人的感受?例如,人們喜歡可愛的機器人海豹PARO,但對Digidog卻有強烈的負面反應。

這裡有多種因素在起作用:機器人的設計、部署機器人的背景以及使用者的貢獻。PARO機器人的設計旨在讓人類更多地參與社交活動。波士頓動力公司的機器人並非如此設計。它們沒有臉。它們不毛茸茸,也不可愛。因此,設計可能會對人們的反應產生影響。

而且,使用的背景也非常重要。你看到與紐約[市]警察局發生衝突的同一款波士頓動力公司機器人,就在[幾]年前,卻贏得了人類的極大同情。波士頓動力公司的工程師被拍到踢機器人。人們在網上看到了這些影片,並對“可憐的Spot”傾注了情感。由於使用背景的不同,那款機器人引發的情感反應與警察的Digidog機器人引發的反應截然不同。

最後,還有使用者對這些東西的使用方式。你可以設計出世界上最好的機器人,但如果使用者沒有按照你預期的那樣使用它,那麼這款機器人可能會變得非常不同。

機器人本身有什麼特別之處讓人類感到緊張嗎?

關於機器人,真正重要的是:它們會移動。而移動會引發我們人類對物體是什麼的很多期望。早在1940年代,[心理學家]弗裡茨·海德和瑪麗安·西梅爾就用一段影片上的非常簡單的動畫人物進行了研究。當他們將這段影片展示給人類受試者時,人類賦予了三角形與正方形不同的個性。而區別不在於形狀本身是否具有個性。區別在於它們的移動方式。因為移動傳達了關於社會地位和期望的大量資訊,機器人在物理空間中的移動對我們來說真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回到公眾對紐約警察局的強烈反對,為什麼人們對這款特定的機器人感覺如此強烈?

這又是一系列因素造成的。其中之一是設計本身。這款機器人,如果你看過它的照片,就顯得相當具有壓迫感。它比你在科幻小說中看到的機器人要小一些。但它在空間中導航的方式賦予了它非常具有壓迫感的外形,這可能會被很多人類觀察者視為令人毛骨悚然。

還有使用的背景。紐約警察局使用了這款機器人,現在非常出名,[在]一個公共住房專案中。我認為,在那個地方使用機器人是紐約警察局的一個非常糟糕的選擇——因為你已經在談論警察進入公共住房設施,現在又帶著這個巨大的科技物體,這[加劇了]已經存在的巨大權力失衡。

第三,還有時機。這一切都發生在公眾對警務和警察執法的審查日益嚴格之後——尤其是警察的軍事化——以及警察對少數族裔人口的反應方式與他們對白人人口的反應方式截然不同。

有些人使用科幻小說來批評Digidog,引用了電視劇《黑鏡》中機器狗追捕人類的一集。故事如何塑造我們對技術的反應?

科幻小說問題非常關鍵。我們從捷克語單詞robota中得到了機器人這個詞,這個詞來自1920年的一部舞臺劇,作者是卡雷爾·恰佩克。因此,我們對“機器人”這個概念的理解與科幻小說絕對相關,而且你真的無法將其與科幻小說分開——因為這就是它的起源。

此外,公眾對機器人的瞭解已經在科幻小說中預測過了,因為我們在科幻小說中看到它,然後才在社會現實中看到它。這被稱為“科幻原型設計”。機器人專家從中獲得了一些好處,因為他們經常可以使用科幻小說來解釋他們正在構建的是什麼以及原因。但他們也反對[這種原型設計],因為科幻故事創造了影響人們如何回應這些事物的期望,在它們成為社會現實之前。因此,這是一把雙刃劍:它為解釋提供了機會,但也阻礙了充分理解現實是什麼。

公眾最終會接受在警務中使用機器人嗎?

我認為這是一個不斷演變的情況。警察部門關於如何整合或不整合這些東西的決策將至關重要。我認為,如果Digidog機器人被用於從火災中救人,而不是被帶到公共住房專案以支援警察行動,你將會看到非常不同的反應。我認為,如果它被用作炸彈處理部隊的機器人,你將會看到非常不同的結果。因此,我認為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不僅是機器人的設計,還取決於使用時機、使用背景以及該裝置在警察如何與其社群互動以及他們服務於誰方面的定位。

索菲·布什維克大眾科學的科技編輯。她負責網站的日常科技新聞報道,撰寫從人工智慧到跳躍機器人的各種文章,涵蓋數字和印刷出版物,錄製YouTube和TikTok影片,並主持播客Tech, Quickly。布什維克還經常出現在廣播節目中,如科學星期五,以及電視網路,包括CBS、MSNBC和國家地理頻道。她作為一名常駐紐約市的科學記者擁有十多年的經驗,此前曾在Popular Science、Discover和Gizmodo等媒體工作。在X(前身為Twitter)上關注布什維克@sophiebushwick

更多作者:索菲·布什維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