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藉其永久向上翹起的胸鰭和鈍鼻子,“追夢者”號看起來更像一頭虎鯨,而不是航天器。但與虎鯨不同,“追夢者”號即將進入軌道:它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首次太空飛行時,為國際空間站(ISS)運送食物和補給。
“追夢者”號的太空之旅將使其成為最新一艘訪問國際空間站的商業飛行器,這是NASA“商業補給服務”計劃的一部分。但建造這款鰭狀飛行器的內華達山脈公司的領導者們,其願景遠不止於物資運送:他們希望“追夢者”號有朝一日能夠載人進入太空,並可以作為一個現成的太空計劃,為那些不想或沒有資源重新發明這些特殊輪子的國家服務。除此之外,內華達山脈公司的官員認為,“追夢者”號可以為國防部向地球上的各個地點運送補給或人員,其環球點對點飛行的速度比普通飛機更快。
但在這一切發生之前,“追夢者”號必須進行首次處女航,時間定在今年晚些時候。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NASA的太空梭是最初的空間站食品雜貨遞送員和計程車服務。隨著太空梭在2011年退役,“我們不得不開始研究幾種支援空間站的途徑,”國際空間站運輸整合辦公室經理菲爾·鄧普西說。NASA轉向了私營企業。
如果公司能夠建造太空運送器,NASA就可以簡單地購買他們的服務,而不必建造和維護自己的飛行器。NASA的第一階段合同給了SpaceX和軌道ATK(現為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在第二階段,內華達山脈公司成為第三家贏得合同的公司。今年晚些時候,“追夢者”號將被裝載到聯合發射聯盟位於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的火神半人馬座火箭上,它將在返回時降落在該火箭的跑道上。
諾斯羅普的貨運飛船被稱為“天鵝座”,它看起來像一個長了空氣動力學上無效的翅膀的錫罐。它升空但不降落,而是“破壞性地再入”大氣層——這是NASA對飛船在空氣中飛行時燃燒殆盡的委婉說法——這使其能夠在離開後處理空間站的垃圾。SpaceX的解決方案是“龍”飛船,它更像老式的經典阿波羅飛船——帶有現代簡約的風格——並且確實安全返回地球並在海面濺落,之後即可重複使用。這兩艘飛船的旅程並非總是一帆風順。“最初的兩家供應商都曾發生過早期發射失敗,”鄧普西說。“追夢者”號或許會成為一個夢想“捕手”,困難更少。

內華達山脈公司
“追夢者”號是一種“升力體”航天器:它透過火箭發射,但可以像飛機一樣在跑道上著陸,其寬大的腹部提供了傳統飛機機翼所能提供的升力。它最初是為載人而設計的;該集團曾申請將宇航員送往國際空間站,但未贏得合同。因此,當內華達山脈公司看到運送貨物的機會時,它決定轉而追求這個目標。
該公司開始修改其以人為本的設計,去除了只有人類才需要的物品——例如窗戶和中止系統。它增加了運載多達12,000磅貨物的能力,並增加了一個附加艙,並在返回地球的途中處理物品。由於“追夢者”號將搭乘火箭五米整流罩或鼻錐進入太空,該公司重新設計了機翼,使其能夠摺疊起來,並在脫離狹小空間後展開,為著陸做準備。
換句話說,“追夢者”號比“天鵝座”和“龍”飛船要稍微複雜一些。而且由於它在跑道上著陸,它可以將研究成果迅速帶回家並交給科學家——僅在著陸後半小時。在著陸過程中,它將僅承受1.5g的加速度,比典型的海面濺落提供更柔和的著陸。
“追夢者”號還可以拋棄其貨艙,使其在大氣層中燃燒殆盡,讓它和裡面的任何東西都化為灰燼。“它結合了其他兩家供應商的能力,”鄧普西說。他繼續說,這讓NASA能夠靈活地選擇哪種貨運飛船最適合特定的任務。例如,該機構可能會使用“龍”飛船運送需要返回地球的關鍵貨物,“天鵝座”飛船運送大量貨物,“追夢者”號運送對時間敏感的研究成果。
每艘“追夢者”號的設計飛行次數為15次,之後需要退役,因此在已完成的模型“堅韌號”和另一艘正在生產車間的模型之間,未來有可能進行30次任務。該公司還致力於建造載人版本的太空梭,並最終將宇航員送上太空,內華達山脈公司首席安全官兼任務與質量保證高階副總裁安吉·懷斯說。她補充說,這個目標與該公司業務的另一個分支相吻合,即與藍色起源公司合作開發一個名為“軌道礁”的商業空間站。“珊瑚礁”居民總要以某種方式到達那裡。
懷斯說,內華達山脈公司專注於使首次任務取得成功,而不是對未來過度炒作。但該公司確實與聯合國有一個大致計劃,如果資金到位,將啟動一項無人國際任務。儘管細節尚未敲定,但聯合國的描述稱,此類任務將攜帶“參與國機構提供的實驗、有效載荷或衛星”。內華達山脈公司也在與其他政府洽談潛在的“自由飛行任務”,即飛機僅在軌道上徘徊。它可以搭載微重力實驗,或為小型衛星提供升空服務,然後將其釋放。
不過,除了這些目標之外,內華達山脈公司還在關注國防部,它認為“追夢者”號可能在監視地球或向地球遙遠地區的部隊緊急運送補給等任務中發揮作用。“我們幾乎可以在任何主要的商業跑道上著陸,”懷斯說。這種特殊的交付方式涉及業內人士所說的“點對點”火箭旅行:透過一條亞軌道穿過太空的弧線,將航天器從地球上的一個地點發射到另一個地點。在那裡,航天器的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數千英里,而飛機只有數百英里,然後它可以劃過大氣層,到達預定目的地。
目前還沒有任何這方面的運營合同,但國防部門對這種能力普遍感興趣,內華達山脈公司已與美國運輸司令部簽署了一項研究協議,以研究“及時全球交付國防部後勤和人員”,根據一份新聞稿。特別是空軍,一直在關注點對點交付。除了“追夢者”號之外,SpaceX的“星艦”以及藍色起源和火箭實驗室的航天器也可以用於此類用途。
國防創新部門(DIU)的目標是更好、更快地將商業技術納入軍事範疇,最近為一項名為新型響應式空間交付的計劃徵集提案。DIU在其招標書中表示,在該計劃中,該部門正在尋求“響應迅速且精確的點對點貨物交付,往返於太空以及在太空中衛星之間”。這意味著DIU希望這項服務能夠從地球到軌道,從太空到地球上的特定地點,以及在衛星之間的太空中進行。未來,此類合同的獲勝者可能會將升級或維修部件運送到故障衛星,甚至在需要時營救太空人員。
但DIU也在展望未來,屆時國防部可能會像美國軍方多年來在地球表面上的倉庫中那樣,在太空中儲存補給品。然後,如果通常的陸地補給線受到威脅或發生需要快速響應的災難,它就能夠根據需要將它們送到需要的地方。“我們可以預先將某些商品部署到軌道上。某些商品適合在航天器中放置一段時間,”DIU太空投資組合副主管奧斯汀·貝克說。
“追夢者”號是否會執行這樣的任務目前尚不確定,因為它正在為首次發射做準備。目前,它正忙於進行火箭測試,以瞭解它如何承受發射和太空本身的環境。內華達山脈公司“只是在發射前檢查一切在地面上是否正常工作,”懷斯說——為了讓它有最好的機會安全返回地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