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政策而非經濟刺激的經濟需求 [擴充套件版本]

誇大的經濟刺激措施只會延緩可持續繁榮的迴歸

美國的政治經濟體系呈現出一種被稱為“工具不穩定”的現象。聯邦儲備委員會和白宮的政策制定者正試圖利用高度不完善的貨幣和財政政策來穩定國民經濟。然而,結果卻是在經濟政策上出現了越來越孤注一擲的搖擺,試圖阻止無法完全消除的衰退。 

貝拉克·奧巴馬總統的經濟團隊現在呼籲採取前所未有的刺激措施,即大幅預算赤字和零利率,以對抗經濟衰退。  這些政策可能在短期內奏效,但它們有可能在幾年內引發更大的危機。  如果短期政策被置於中期框架內,使預算能夠可信地恢復平衡,利率恢復到適度可持續的水平,我們的復甦將會更快。 

回顧 20 世紀 90 年代末,毫無疑問,宏觀經濟政策的過度搖擺是造成當前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20 世紀 70 年代高通脹的教訓本應告誡政策制定者不要試圖微調經濟。  對永無止境的充分就業的追求導致了那個年代的高通脹,這需要多年的經濟痛苦才能從系統中清除。此後,貨幣政策本應“穩步前進”,而不是試圖消除經濟中的每一次波動和商業週期。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 1995 年至 2005 年的十年間,時任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艾倫·格林斯潘對經濟衝擊反應過度。當 1997 年和 1998 年金融動盪來襲時——亞洲金融危機、俄羅斯盧布崩潰和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倒閉——美聯儲增加了流動性,意外地助長了網際網路泡沫。1999 年,美聯儲進一步放鬆銀根,以應對 Y2K 計算機威脅,而這當然被證明是虛驚一場。當美聯儲隨後在 2000 年收緊信貸,網際網路泡沫破裂時,美聯儲迅速轉變方向,再次降低利率。在 9/11 事件之後,流動性擴張大大增加,當時美聯儲將利率降至 1%,從而助長了房地產泡沫,而現在房地產泡沫已經破裂。

我們需要避免魯莽的短期政策搖擺。  大規模赤字和零利率可能會暫時刺激支出,但會帶來貨幣崩潰、政府信任喪失以及對政府償還債務能力日益增長的擔憂的風險。這種結果可能會阻礙而不是加速私人消費和投資的復甦。在經濟衰退期間進行赤字支出是有道理的,但赤字應保持在有限的範圍內(低於國民生產總值的 5%),並且我們的利率應保持在遠高於零的水平,以避免未來出現劇烈的波動。 

我們還應避免透過更多輪減稅來進一步削弱政府收入。稅收收入已經太低,無法支付政府的賬單,特別是當我們考慮到醫療、教育、州和地方政府、清潔能源和基礎設施方面未滿足且不斷增長的需求時。事實上,我們需要一條稅收收入不斷增長的軌跡,以便在幾年內平衡預算。 

最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停止恐慌。我們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是美聯儲在 2002 年和 2003 年過度擔心美國會像日本一樣陷入通貨緊縮(物價下跌)導致的十年停滯。為了避免通貨緊縮,美聯儲製造了一個泡沫。現在泡沫破裂了,而我們最終卻陷入了我們所擔心的通貨緊縮!恐慌結局都很糟糕,即使是政策恐慌也是如此;更溫和的政策在中期將更安全。 

沒有多少理由擔心十年停滯,更不用說經濟蕭條了。  美國經濟在技術上充滿活力,並且具有高度的靈活性。  如果我們最終沒有陷入金融和貿易衝突,並且如果中央銀行確保充足的流動性以避免對銀行、企業和主權借款人的恐慌性擠兌,那麼世界經濟就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我們應該理解,大蕭條本身是由於美國銀行體系在沒有存款保險的時代遭受了可怕的擠兌造成的,當時美聯儲和國會不理解最後貸款人的關鍵作用。此外,我們很久以前就放棄了的 1930 年代的金本位制,就像是對貨幣政策的一種束縛。

簡而言之,儘管急劇的衰退不可避免地還會持續一年甚至兩年,但我們不需要零利率和鉅額赤字來避免經濟蕭條,甚至實現經濟復甦。事實上,長期可持續的復甦將透過以下政策框架加速實現:預算在幾年內可信地恢復平衡,政府履行其在社會服務、基礎設施和監管方面的關鍵職責,美聯儲避免利率的危險搖擺,而利率的搖擺實際上會導致我們試圖避免的繁榮和蕭條。 

編者注:本文最初以“穩定政策的需求”為標題發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