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大學心理學家保羅·布盧姆認為,道德不僅僅是人們後天學習的東西:它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東西。嬰兒在出生時就被賦予了同情心、同理心以及公平感的萌芽。他在他的新書《公正的嬰兒》中指出,正是從這些萌芽開始,成年人發展出他們的是非觀、行善的願望——以及,有時,他們做出可怕事情的能力。布盧姆最近回答了《心靈 Matters》編輯加雷思·庫克提出的問題。
嬰兒身上最早的道德跡象是什麼?
最早的跡象是對他人痛苦的同情和憐憫的閃現,這在你出生後不久就能看到。一旦他們能夠協調運動,嬰兒通常會嘗試透過輕拍和撫摸來安慰正在受苦的人。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持續釋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報道。
我個人參與的那種研究,即研究道德判斷的起源,對於非常小的嬰兒來說很難進行。但我們發現,即使是 3 個月大的嬰兒,對幫助另一個人的角色和阻礙另一個人的角色也會做出不同的反應。這一發現暗示,道德判斷可能具有非常早期的發展起源。
道德具有遺傳成分的最有力證據是什麼?即兩個人可能因為基因的不同而擁有不同的道德觀?
已經有一些常見的行為遺傳學研究——被收養的孩子、出生時就分開的雙胞胎等等——這些研究發現,同理心等能力存在遺傳性,而同理心顯然與道德有關。
但我認為,道德具有遺傳成分的最有力證據與人類差異無關,而與人類普遍性有關。每個正常人都具有是非感,對正義和公平有一定的理解,對善良和殘忍有一些發自內心的感受。我喜歡托馬斯·傑斐遜的說法——道德感“就像人的腿或胳膊一樣,是人的一部分。”
您認為幼兒共同擁有的道德原則是什麼?
一個清單會包括:理解幫助在道德上是好的,而傷害、阻礙或以其他方式阻撓他人的目標在道德上是壞的。基本的正義感——理解好人應該得到獎勵,壞人應該受到懲罰。最初的公平感——特別是,應該平等分配資源。與這些原則並存的是道德情感,包括同理心、同情心、內疚感、羞恥感和正義的憤怒。
您能否舉例說明一個兒童時期的道德原則,它會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而發生變化?
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公平的理解會經歷相當大的發展。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公平幾乎等同於平等——每個人都得到相同的。只有隨著發展,我們才會理解公平可能與平等背離的複雜方式,例如當一個人應該得到更多(可能是因為更努力地工作),或者更需要,或者過去被虧待了。事實上,即使是成年人,對於什麼是公平,什麼是不公平,我們的直覺也各不相同。這是一個先天能力、文化學習和個人理性運用之間存在有趣互動的領域。
您提到的道德情感——比如“正義的憤怒”——是否會導致我們稱之為“不道德”的行為?
當然。我們的情感是為了更簡單的時代而進化出來的。它們與現代世界不太協調,在現代世界中,我們周圍都是無數的陌生人,並且可以使用汽車、槍支和網際網路。當你被朋友欺騙或當你所愛的人受到委屈時感到憤怒是有道理的。這可能是一種道德反應。但是,當對在高速公路上超你車的人採取同樣的憤怒行動時,這是不理智的——而且往往是不道德的。更糟糕的是,正義的憤怒可能會引發國際對抗,從而導致數百萬人喪生。當你手持拳頭和棍棒時,憤怒是一回事;當你擁有一支軍隊和核武器時,憤怒又是另一回事。
但這不僅僅是憤怒。所有道德情感都可能產生災難性的影響。正如我在最近一篇《紐約客》文章中論證的那樣,我認為即使是同理心也是如此——即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感受他們的快樂和痛苦的能力。當談到人際關係時,同理心可能是一件好事——我不希望我的父母、孩子或配偶缺乏同理心。但是,就像憤怒一樣,同理心無法擴充套件。正是因為我們的同理心反應,我們更關心被困在井裡的小女孩,而不是未來受氣候變化影響的數十億人。這個女孩引起了同理心;統計上的未來危害則不會。在我們可以認識到並採取行動應對沒有可識別受害者的嚴重威脅的程度上,我們依靠的是理性思考,而不是本能反應。
瞭解道德的起源如何改變您對成年人道德推理的看法?
我在《公正的嬰兒》中討論了兩個影響我對成人道德推理看法的發現。第一個是存在根深蒂固的道德共性。在很大程度上,所有人都有相同的道德;我們看到的差異——無論它們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多麼重要——都是一個主題的變體。這種普遍性為樂觀主義提供了一些理由。它表明,如果我們足夠努力地尋找,我們就可以與任何其他神經功能正常的人找到共同點。
第二個發現是理性的重要性。像大衛·布魯克斯、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和喬納森·海特這樣傑出的作家和知識分子都擁護這樣一種觀點,即正如大衛·休謨的名言所說,我們是激情的奴隸。我們的道德判斷和道德行為主要受本能感受驅動——理性思維與此無關。我發現這是一種對人性的悲觀看法,但如果這是真的,我們應該振作起來並學會接受它。
但我在《公正的嬰兒》中論證說,事實並非如此。日常生活經驗、歷史和發展心理學科學都駁斥了這一點。相反,事實證明,關於我們道德生活的正確理論包含兩個部分。它始於我們與生俱來的東西,而這非常豐富:嬰兒是道德動物。但我們不僅僅是嬰兒。我們道德的一個關鍵部分——如此多使我們成為人類的東西——在人類歷史和個人發展過程中逐漸顯現。它是我們的同情心、我們的想象力和我們卓越的理效能力的產品。
您是專門研究神經科學、認知科學或心理學的科學家嗎?您是否讀過最近一篇您想撰寫文章的同行評議論文?請將建議傳送給《心靈 Matters》編輯加雷思·庫克,他是一位普利策獎獲獎記者,也是 NewYorker.com 的定期撰稿人。加雷思還是美國最佳資訊圖系列叢書的系列編輯,可以透過 garethideas AT gmail.com 或 Twitter @garethideas聯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