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落基山研究所的一份報告指出,在美國,太陽能商業化最大的障礙不是元件技術,而是許可、安裝、電氣控制和商業實踐等平凡的後端問題。
該報告總結了該研究所在6月份的設計研討會,結論是“系統平衡”(BoS)成本——除元件本身之外的所有成本——可以透過精簡、標準化的方法減少一半。
報告稱:“儘管太陽能光伏已在部分市場達到併網平價,但仍需大幅降低成本才能使其成為真正的‘遊戲規則改變者’。技術發展和規模經濟已幫助晶體矽和薄膜光伏元件製造商制定了積極但可信的成本降低路線圖。”
報告稱,這使得BoS成本——約佔典型商業和公用事業專案成本的一半——對於太陽能的總體成本降低至關重要。
專家一致認為,將太陽能(包括元件和配套系統)的成本從目前的每瓦特3.50美元或更高降低一半,將使太陽能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成為可行的選擇。“每瓦特1美元時,一切皆有可能,”能源部長朱棣文說。
該研究所的研究結論是,後端成本目前平均為每瓦特1.60美元至1.85美元,可以降低到60至90美分。(較低的價格適用於地面安裝系統;較高的價格適用於屋頂單元。)報告總結說,這樣的成本削減將提供“將光伏發電帶入傳統電價範圍的途徑”。
加州第二大太陽能安裝商SPG Solar的總裁兼執行長托馬斯·魯尼表示,太陽能安裝量的增加,尤其是在加州,已經幫助降低了BoS支出和總成本。
無需技術“奇蹟”
魯尼在一次採訪中說:“規模在這個行業中很重要。” 他說,兩三年前,一個1兆瓦的太陽能專案將耗資800萬美元,需要6個月才能安裝,需要14,000個工時。他補充說,今天,它可以在6個月內以500萬美元完成,工作時間為4,000小時。
但報告作者表示,降低成本的機會是分散的,通常沒有協調,因此收益不太可能像元件那樣發生。在最基本的層面上,開發商面臨著各個社群在結構和電氣規範方面的差異。協調開發商、安裝商、供應商、監管機構、公用事業公司和業主與客戶需求的工作是一項挑戰。
SunLink Corp.銷售和營銷高階副總裁羅賓·沙弗表示,他的公司已安裝了超過150兆瓦的安裝系統,該公司正在研究系統的預組裝步驟以降低成本。沙弗在本週的一次電話會議上說:“我們不需要技術突破。 “我們只需要行業參與者共同努力和合作才能實現目標,而我們正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報告稱,沒有“靈丹妙藥”解決方案。太陽能發電系統必須根據全國各地獨特的場地條件進行單獨設計。但鑑於此,需要更多可以適應當地需求的標準化模型。報告稱:“為了實現規模經濟,將需要大規模定製,從而可以輕鬆地為不同地點定製通用零件和方法。”
機遇包括改進模組和陣列設計以承受強風;標準化許可;精簡製造;更多“免工具”安裝自動化以限制現場人工,以及改進的直接交流電轉換儀器。報告稱:“最終,可能實現不需要專業勞動力即插即用的安裝方法。”
落基山研究所的專案主管斯蒂芬·多伊格在電話會議上表示,能源部資助的全國各地的太陽能試點專案為解決成本和系統問題提供了實驗室。
他說,有一個“明確的資訊”。實現良好的規模經濟不需要重大的技術突破。各個組成部分都已到位。“我們需要消除系統中的浪費。... 現在這是一個努力工作的問題,而不是一些奇蹟般的突破。” 轉載自 Climatewire,經 Environment & Energy Publishing, LLC 許可。 www.eenews.net, 202-628-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