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曾思考過,面對壓倒性的矛盾證據,聰明且受過教育的人們怎麼會相信進化論是神話,全球變暖是騙局,疫苗會導致自閉症和哮喘,9/11 事件是布什政府策劃的,那就不要再猜測了。 解釋就在我稱之為邏輯嚴密的分割槽中——大腦中的模組類似於船上的水密艙。
自 1990 年代初期以來,大腦功能分割槽,無論是一致行動還是衝突,一直是進化心理學的核心思想。根據賓夕法尼亞大學進化心理學家羅伯特·庫茨班在《為什麼每個人(別人)都是偽君子》(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2010 年)中的說法,大腦進化為一個模組化的、多工的問題解決器官——用舊的比喻來說是瑞士軍刀般的實用工具,或者在庫茨班的升級版中是裝滿應用程式的 iPhone。 沒有統一的“自我”能夠產生內在一致且無縫連貫的、沒有衝突的信念。 相反,我們是由不同的但相互作用的模組組成的集合,這些模組常常彼此不一致。 導致我們在短期內渴望甜食和脂肪食物的模組與長期監測我們身體形象和健康的模組相沖突。 合作模組與競爭模組相沖突,利他主義和貪婪模組或說真話和說謊模組也是如此。
當新的科學理論與較舊且更幼稚的信念衝突時,分割槽也在起作用。 在 2012 年發表於《認知》期刊的論文“科學知識抑制但不會取代早期直覺”中,西方學院心理學家安德魯·什圖爾曼和約書亞·瓦爾卡塞爾發現,當科學陳述與受試者先前的幼稚信念一致時,受試者更快地驗證了科學陳述的有效性。 矛盾的科學陳述處理速度較慢且準確性較低,這表明“幼稚的理論在獲得相互不相容的科學理論後仍然存在,並與該理論共存多年”。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認知失調也可能在信念的分割槽中起作用。 在 2010 年發表於《心理科學》的文章“當有疑問時,大聲喊叫!”中,西北大學研究人員戴維·加爾和德里克·魯克發現,當受試者堅守的信念受到動搖時,他們“比那些信心沒有受到破壞的人更積極地倡導自己的信念……”。 此外,他們得出結論,一種信念的熱情佈道者實際上可能“充滿疑慮”,因此他們堅持不懈的勸誘可能表明該信念值得懷疑。
此外,我們的邏輯嚴密的分割槽受到我們道德情感的影響,這導致我們透過一種稱為動機推理的過程來彎曲和扭曲資料和證據。 例如,容納我們宗教偏好的模組會激勵信徒尋求並找到支援聖經中年輕地球模型的證據,在這種模型中,必須否認地球古老的壓倒性證據。 如果包含我們政治傾向的模組,例如,如果它們是保守傾向的,則可能會激勵親資本主義者相信,任何透過全球變暖威脅來減少工業汙染的嘗試都一定是自由主義的騙局。
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來打破分隔我們邏輯嚴密的分割槽的牆壁? 在 2012 年發表於《公眾利益心理科學》的論文“虛假資訊及其糾正:持續影響和成功的去偏見”中,西澳大利亞大學心理學家斯蒂芬·萊萬多夫斯基及其同事提出了以下策略:“考慮一下透過揭穿會在人們的心理事件模型中造成哪些差距,並使用替代解釋來填補這些差距……。 為了避免讓人們更熟悉虛假資訊……,強調您希望傳達的事實,而不是神話。 在提及神話之前提供明確的警告,以確保人們在認知上保持警惕,並且不太可能受到虛假資訊的影響……。 考慮一下您的內容是否可能威脅到受眾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如果是這樣,您可能會冒著世界觀適得其反的風險。”
單靠揭穿是不夠的。 我們必須用可靠的科學取代糟糕的胡說八道。
大眾科學線上
在 ScientificAmerican.com/jan2013 上評論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