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即將到來:我們可能已經身在其中

就像《駭客帝國》的世界一樣,我們可能無法分辨什麼是真實的,什麼不是真實的

Woman wearing augmented reality glasses at night

幾年前,在麻省理工學院為一個虛擬現實(VR)專案做研究時(我將負責執行該專案),我戴上VR頭顯玩了一個乒乓球遊戲。這個遊戲非常逼真,以至於我的大腦一時被矇蔽了。當遊戲結束時,我本能地想把球拍放在“桌子”上,並靠在桌子上。當然,桌子並不存在,我差點摔倒。我的感官很容易被欺騙,認為虛擬世界是真實的,這讓我開始思考,如果我們繼續發展這項技術,人類將會發生什麼。

2019年,我寫了一本書,名為《模擬假設》,其中我列出了技術發展的10個階段,這些階段將帶我們到達模擬點,在那裡我們將無法區分虛擬世界與物理世界;或者生活在虛擬世界中的AI角色與真人。我得出的結論是,如果我們的文明能夠達到這個程度,那麼真實宇宙中其他地方的一些先進文明可能已經這樣做了,而我們已經身處他們類似《駭客帝國》的虛擬世界之一中。

事實證明,矽谷的一些巨頭已經將目光投向構建這些超現實模擬,他們稱之為元宇宙。元宇宙最初由科幻作家尼爾·斯蒂芬森在1992年提出,是一組相互連線的虛擬世界,可以用於從娛樂到商業到勞動的一切。元宇宙被稱為下一代網際網路,我們將不是透過Web瀏覽器來探索它,而是透過三維化身,就像《堡壘之夜》或《羅布樂思》等影片遊戲中的那些化身一樣。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釋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元宇宙已經超越科幻小說,成為一種“技術社會想象”,這是那些有能力將願景變為現實的人們所持有的對未來的集體願景。Facebook最近更名為Meta,並承諾投入100億美元來構建與元宇宙相關的技術。微軟剛剛宣佈,它將花費破紀錄的690億美元收購 動視暴雪,該公司是世界上一些最受歡迎的大型多人線上遊戲的製造商,包括《魔獸世界》。

當前對元宇宙的願景遠遠超出了我的乒乓球遊戲的簡單VR,最終將包括增強現實(或AR,智慧眼鏡將物體投射到物理世界上)、以不可替代代幣(NFT)和加密貨幣形式存在的行動式數字商品和貨幣、可以透過圖靈測試的逼真AI角色,以及腦機介面(BCI)技術。BCI最終將使我們不僅可以透過腦電波控制我們的化身,最終還可以將訊號從元宇宙直接傳輸到我們的大腦中,進一步混淆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虛擬的。

我最初估計,我們需要一百年或更長時間才能到達模擬點。但是,如果矽谷繼續痴迷於構建元宇宙,我們將更快地到達那裡。這很重要,因為如果任何文明有可能到達模擬點(過去或未來,在地球或其他星球上),那麼我們已經身處一個超現實的計算機生成的模擬世界中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而我們無法將這個世界與物理現實區分開來。如果我們是模擬世界中的NPC(或非玩家角色,或AI),或者我們是存在於遊戲之外的玩家,在遊戲中扮演化身(就像《駭客帝國》中的尼奧或墨菲斯一樣),情況都是如此。

這被稱為模擬論證,由牛津哲學家尼克·博斯特羅姆在2003年提出。博斯特羅姆指出,存在幾種互斥的可能性,我已將其簡化為兩種:(1)沒有文明能夠達到這個程度,並且沒有建立這樣的模擬;或者(2)至少有一個文明達到了這個程度,並且不僅建立了一個,而是建立了許多模擬世界。

如果選項1為真,那麼我們已經身處模擬之中的可能性為零,因為這些型別的模擬可能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如果選項2是一種可能性,那麼更先進的文明(想象一下比我們領先數百年或數千年的文明)很可能已經達到了那個程度。然後,他們將建立數十億個模擬世界,其中有數十億個模擬生物,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身處模擬之中。

從統計學上講,如果有數十億個模擬世界,只有一個物理世界,你更有可能身處哪個世界?這就是導致埃隆·馬斯克在2016年表示,我們身處基礎現實(即不在模擬中)的可能性是“億分之一”的論點。馬斯克和博斯特羅姆都認為我們可能是NPC,所以我們無法透過自己的意願擺脫模擬。即使我們是被鎖定在模擬中的化身中的玩家,那麼我們退出的能力也將取決於模擬的性質,以免影響那些仍在模擬中的人的真實感。這不僅反映在《駭客帝國》中,也反映在最近一集《瑞克和莫蒂》系列中,其中一個角色進入虛擬現實生活模擬器,過著似乎是完整的一生,並且僅在角色死亡時才退出遊戲。

隨著我們越來越接近構建元宇宙的完整技術社會想象,我們將不僅證明選項2是可能的,而且它也是很可能發生的。如果我們能在發明計算機後的一百年內到達那裡,那麼在一個擁有數十億年曆史的物理宇宙中,很可能其他一些文明已經到達那裡,並且已經建立了數十億個模擬世界。博斯特羅姆的論點是,如果情況是這樣,那麼我們是模擬世界中這些模擬生物之一的可能性,遠高於身處唯一的、孤立的物理現實的可能性。

雖然我們中的一些人可能是來自“外部”世界的玩家,像《駭客帝國》中那樣被困在元宇宙中扮演虛擬現實中的角色,但從統計學上講,我們大多數人將是模擬虛擬世界中的模擬AI角色,認為我們實際上身處“真實世界”中。如果這聽起來有點奇怪,也許唯一合適的反應是基努·裡維斯飾演的尼奧在23年前的原始《駭客帝國》電影中給出的反應:哇。

里茲萬·維克是一位計算機科學家和影片遊戲先驅,麻省理工學院Play Labs創始人,《模擬假設:一位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家展示了為什麼人工智慧、量子物理學和東方神秘主義者都認為我們身處影片遊戲中》和《模擬多元宇宙》的作者。他目前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全球未來學院工作。在Twitter上關注他@rizstanford,並在網站zenentrepreneur.com上關注他。

更多作者:里茲萬·維克
SA Mind 第33卷 第4期本文最初以標題“元宇宙即將到來:我們可能已經身在其中”發表於SA Mind 第33卷 第4期 ()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72022-1RwSlE2RjYzInIvs5lQZC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