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最長的地震持續了 32 年

這種“慢滑”事件先於 1861 年蘇門答臘發生的至少 8.5 級的毀滅性地震

Seismograph with earthquake indication.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1861 年襲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的一場毀滅性地震,長期以來被認為是先前處於靜止狀態的斷層上發生的突然破裂。但新的研究發現,在該島下方的構造板塊在災難性事件發生前的 32 年裡,一直在緩慢而安靜地相互摩擦。

這種長達數十年的無聲地震,被稱為“慢滑事件”,是有史以來檢測到的同類事件中最長的序列。它過於微妙和漸進,以至於在其發生過程中未被注意到,但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它可能引發了 1861 年至少 8.5 級的巨大地震,進而引發了海嘯,導致數千人喪生。這項新研究可能有助於今天的科學家更有效地觀察危險地震。

像我們感覺到的震動地球表面的更廣為人知的地震一樣,當兩段地殼相互移動時,也會發生慢滑地震。現在,一些斷層正在使用地震儀器或 GPS 技術監測慢滑,但在偏遠的斷層上追蹤此類事件(或者在 20 世紀 90 年代 GPS 可用之前)非常困難。科學家研究的大多數最近的慢滑事件持續了幾個小時、幾天或幾周,只有少數持續了幾年。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地球科學家凱文·弗隆(Kevin Furlong)說,長達數十年的慢滑的存在“表明俯衝帶比我們意識到的更加多樣化”,他沒有參與這項新研究。(俯衝帶是海洋地殼滑到大陸地殼下的區域。)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工作,方式是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蘇門答臘海岸附近的印度尼西亞錫默盧島附近,珊瑚的生長模式記錄了 1861 年地震中涉及的斷層沿線的上下運動,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瞭解過去的難得視窗。當暴露在空氣中時,珊瑚無法生長。因此,噹噹地海平面因構造活動而發生變化時,這些變化在珊瑚的骨骼生長記錄中是可見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博士生、本月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雜誌上的這項新研究的主要作者裡沙夫·馬利克說。錫默盧的珊瑚擁有從 1738 年到 1861 年斷層垂直運動的幾乎每年的歷史。

珊瑚顯示,錫默盧一直在以每年一到兩毫米的穩定速度下沉,這與斷層的背景運動一致。但大約在 1829 年,它突然開始以五到七倍的速度下沉——有些年份高達一釐米,馬利克說。這表明斷層已經開始以慢滑地震的方式移動。“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變化,”他說。這種“快速”的沉降一直持續到 1861 年的巨大地震。

弗隆說,這項研究突出了俯衝帶的複雜性。他指出,長期以來,“假設是,在大的地震之間,系統很簡單”:兩段地殼在斷層處相互鎖定,積累應變,直到——咔嚓——它們以撼天動地的震顫釋放出來。

慢滑事件使這種情況變得複雜。它們甚至可能透過釋放斷層一部分的應力,但增加鄰近部分的應變,從而成為更大、可檢測到的地震的觸發因素,馬利克說。“這就像一堆彈簧,”他解釋說。“所以,如果一個釋放了,其他的就必須承擔那個負荷。”

馬利克說,2004 年印度洋地震和海嘯導致 22 萬多人死亡,此前在安達曼群島發生了幾年的慢滑。然而,慢滑還不能幫助預測更大的地震,因為滑動的持續時間變化很大。沒有斷層被 GPS 連續監測了 32 年,因此現代監測可能無法捕捉到像 19 世紀印度尼西亞慢滑那樣持久的事件。並非所有斷層都受到良好監測。對於海洋下的俯衝斷層尤其如此,它們需要特殊的海底監測而不是 GPS。

如果錯過慢滑運動,研究人員可能會錯誤地計算出斷層上的應變位置,以及該斷層可能產生的地震強度。“一旦我們能夠更好地定義鎖定的區域,”弗隆說,“我們就可以更好地定義可能發生的地震的震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