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維克”號船首的下水。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在哈蘭·沃爾夫造船廠在貝爾法斯特完成了一次特別引人注目的下水,當時白星航運公司的“蘇維克”號礦砂船的新船首下水了。人們會記得,這艘輪船於去年3月17日在康沃爾海岸蜥蜴角的鹿巖擱淺。鹿巖是英國群島周圍最危險的地方之一,即使不是最危險的,大多數專家都認為這艘船將完全報廢;但經過仔細檢查,船主和建造商以及利物浦救撈協會得出結論,透過將船切成兩半,可以挽救船的大部分。這項操作是用炸藥和膠質炸藥成功完成的。在沉船事故發生十六天後,船尾部分被從岩石中拖出,“蘇維克”號自身的發動機透過全速倒車幫助拖船。船尾部分包含發動機、鍋爐等,是船上最有價值的部分,被拖到南安普頓,發動機透過雙螺旋槳輔助轉向,現在停泊在該港口的特拉法加幹船塢。舊船首在岩石上完全報廢,今天完全沉沒。在沉船事故發生時,決定建造一個新的船首,並將其安裝到已獲救的船體部分上。這項工作委託給了其原始建造商哈蘭·沃爾夫公司。新的船首部分,包括甲板室、艦橋、桅杆等,完全從船首延伸到3號貨艙後方的艙壁,即從船首開始的第四個艙壁,總長度約為212英尺。實際上,下水並拖到南安普頓的是這艘船的一半。它將被放置在船尾部分所在的同一個船塢中,屆時兩部分將連線在一起,使這艘船恢復到最初離開建造商時的狀態。以前也有過以這種方式連線船隻的案例,儘管它們比“蘇維克”號小得多。“蘇維克”號是一艘12,500噸的雙螺旋槳輪船,是專門為白星航運澳大利亞航線設計和建造的五艘船隻之一。它最初於1900年12月8日下水。人造藍寶石。哥倫比亞大學的阿爾弗雷德·J·摩西教授最近對大量從巴黎流入該國的人造藍寶石進行了分析。他指出,人造寶石含有超過99%的氧化鋁;其餘為二氧化矽和著色物質。真正的藍寶石由97%的氧化鋁、2%的氧化鐵和其餘的二氧化矽等組成。物理差異也很明顯,人造寶石的硬度為8,而天然寶石的硬度為9。前者的密度也較低,為3.62,而後者的密度為3.97。在顏色方面,兩種寶石實際上都具有相同的基本藍色,但(他)人造寶石沒有表現出天然寶石所顯示出的相同程度的二色性。

大眾科學 Magazine Vol 97 Issue 20This article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with the title “The Launch of the Bow of the “Suevic.”” in 大眾科學 Magazine Vol. 97 No. 20 (), p. 363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11161907-36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