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的困境:弦理論的興起,科學的衰落以及未來之路》
作者:李·斯莫林
霍頓·米夫林出版社,2006年
《甚至連錯誤都算不上:弦理論的失敗以及在物理定律中尋找統一性》
作者:彼得·沃伊特
基礎書籍出版社,2006年
當您點選後現代主義生成器(www.elsewhere.org/pomo)的連結時,幕後工作的軟體機器人會立即拼湊出一個文學批評模仿作品,標題如下:“荒謬的現實:費里尼作品中語境的辯證正規化”。以及一段文字,內容如下:“從某種意義上說,費里尼作品的主題是前資本主義性行為的徒勞,因此是停滯。關於自我證偽現實的大量去概念主義可能會被揭示。”
重新載入頁面,您會得到“性身份的辯證法:客觀主義和鮑德里亞的超現實”以及“表達的無意義:品欽作品中的資本主義女性主義”。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影響深遠的故事。
只需調整演算法並使用不同的資料庫,該網站可能就可以生成看起來像是關於超弦理論的摘要:“弗羅貝尼烏斯變換,映象對映和瞬子數”或“分數二維膜,環面軌道和量子麥凱對應”。
這些實際上是最近釋出到 arXiv.org 理論物理預印本庫的論文標題,如果超弦理論真的是一門科學,它們可能具有科學價值。兩本新書提出了相反的觀點:對弦、膜和捲曲維度的狂熱研究是一種膚淺的現象,一種自戀的符號洗牌,與理解宇宙一樣無關緊要,就像隨機生成達達主義散文一樣。
在這種嚴峻的評估中,弦理論——一種試圖將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結合在一起的嘗試——不僅未經檢驗,而且無法檢驗,永遠無法做出可以實驗驗證的預測。斯坦福直線加速器中心名譽主任伯頓·里克特表示,由於沒有辦法驗證其真偽,超弦理論最終可能會變成“一種形而上學的仙境”。然而,批評者抱怨說,它仍然像以往一樣受到大力追捧,被視為唯一的選擇。
“弦理論現在在學術界佔據如此主導地位,以至於對於年輕的理論物理學家來說,不加入該領域實際上是職業自殺,” 周邊理論物理研究所的物理學家李·斯莫林在《物理學的困境:弦理論的興起,科學的衰落以及未來之路》中寫道。“一些年輕的弦理論家告訴我,他們覺得不得不研究弦理論,無論他們是否相信它,因為它被認為是獲得大學教授職位的門票。”
當然,反駁的論點是,弦理論之所以占主導地位,是因為大多數理論家都感覺到它是最有希望的方法——振盪的弦吟唱宇宙和諧的願景是如此美好,以至於它一定是真的。但即使是這種優點也受到了質疑。“一旦開始學習十維超弦理論、反常抵消、卡拉比-丘空間等細節,人們就會意識到,振動弦及其音符與實際問題只有詩意的關係,”哥倫比亞大學數學講師彼得·沃伊特在《甚至連錯誤都算不上:弦理論的失敗以及在物理定律中尋找統一性》中寫道。為了隱藏看似不存在的額外維度而需要的扭曲導致沃伊特發現結構“極其複雜”和“極其醜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