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高峰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最近在巴黎科學院宣讀了一篇有趣的論文,內容是普魯士國王於 1854 年派遣到東印度群島進行科學考察的探險隊。探險隊成員由三兄弟組成,即赫爾曼、阿道夫斯和羅伯特·施拉根特維特,其中兩人去年返回;第三人阿道夫斯仍在喜馬拉雅山脈中探險,但預計很快返回。在 1854-55 年的冬季,這些富有進取心的旅行者訪問了孟買和馬德拉斯之間的地區;在接下來的夏天,赫爾曼考察了喜馬拉雅山的東部,錫金、不丹和科斯尼山脈,在那裡他測量了幾座山峰的高度。根據他的測量,世界各地已知的所有山峰中最高的是位於尼泊爾東部的加胡裡山克峰——沃夫上校也宣佈它是最高的,但他稱之為珠穆朗瑪峰,因為他一直無法在印度斯坦平原上確定它的真實名稱。這座山峰的高度略高於 29,000 英尺。另外兩兄弟,阿道夫斯和羅伯特,透過不同的道路進入了喜馬拉雅山的中心地帶、伊武毛恩和古爾瓦利爾;然後他們喬裝打扮訪問了西藏,並登上了海拔 22,2G0 英尺的伊比-加明峰,我們相信,這是世界上任何地方從未達到的高度。從這次對亞洲的仔細考察中獲得的主要成果如下:—喜馬拉雅山脈對磁力的所有要素都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各處的磁偏角都呈現出輕微的偏差,導致磁針向著那巨大山脈的中心部分收斂,並且磁力強度比同緯度下的任何其他地方都大。在這些地區,地磁的區域性不規則變化很少見。在德干和巴哈爾,岩石是磁性的。在喜馬拉雅山脈,海拔 17,000 英尺和 20,000 英尺處,氣壓計的每日最大和最小變化幾乎與下方平原的時間相同。印度經常發生巨大的沙塵暴,在此期間,太陽的圓盤呈現藍色;如果讓小物體在這種情況下在白色表面上投射陰影,則陰影呈橙色,與藍色互補。旅行者還測試了恆河、印度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的透明度。透過小心地將一塊白色石頭放入水中,他們發現當深度從六英寸到十英寸不等時,石頭變得不可見,* 這表明這些水域中含有大量泥土顆粒,因為在熱帶地區平靜的海水中,這樣的石頭在三十英尺的深度仍然可見,而在紐約州北部喬治湖的靜水中,一塊白色石頭可以在三十到四十英尺的深度看到。

大眾科學雜誌第 13 卷第 13 期這篇文章最初以“世界最高峰”為標題發表於大眾科學雜誌 第 13 卷第 13 期 (), p. 104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12051857-104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