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隱藏力量

我們生活的社會影響著我們大腦感知世界的方式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文化影響我們唱的歌、跳的舞和寫的字。它也塑造著我們的大腦。科學家們早就知道,神經可塑性使個體事件能夠塑造大腦的形態和功能。現在有證據表明,像文化這樣無形的生命體驗也能重組我們的神經通路。最近的研究發現,文化影響著一個人大腦感知視覺刺激的方式,例如場景和顏色。

在一項研究中,心理學家向人們展示了200個複雜的場景,例如叢林中的大象或城市上空飛行的飛機,同時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掃描他們的大腦。由伊利諾伊大學的丹尼斯·C·帕克領導的團隊研究了來自美國和新加坡的年輕人和老年人。對於所有年齡段的西方人來說,影像觸發了大腦中與物體識別相關的部分(稱為外側枕葉區域)的活動,而年長的亞洲人的大腦中則沒有啟用相同的物體相關區域。

帕克解釋說:“亞洲人會看到一個碰巧有大象的叢林。”“與此同時,西方人會看到大象,並可能注意到叢林。”由於亞洲受試者的反應在兩代人之間有所不同,而年長的美國人在他們對景觀的解讀上與年輕人一致,因此研究人員得出結論,人們成長的文化在他們如何解讀所看到的事物中起著作用。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斯坦福大學認知科學家萊拉·博羅迪茨基說,語言有助於傳達和維護一種文化的習俗,並且同樣會影響感知。在一項不相關的研究中,她發現,俄語使用者(他們的語言包括兩個強制區分淺藍色和深藍色的詞)比英語使用者能更快地區分顏色陰影。在這種情況下,語言介入了區分色調的簡單任務。博羅迪茨基說,由於有無數種感知世界的方式,每種文化的指南都有助於將我們大腦的注意力集中在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特徵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