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可以影響我們對時間的感知

我們對時間的感覺會隨著每次心跳的節奏而擴張或收縮

Hourglass on red dark background with light dots background

我們的內在時鐘是如何滴答作響的?我們的時間感知可能受到每次心跳的影響。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起初,時間勢不可擋地飛逝——然後又似乎靜止不動。我們對時間的感知絕非恆定不變。兩項新研究表明,我們的心跳可能會導致流逝的瞬間變得拖沓或飛快。

由不同研究小組領導的實驗發現了互補的發現。他們的工作共同證實,心臟活動會影響我們對時間流逝的感知。“這表明你不能孤立於身體來看待[時間體驗],”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的認知神經科學家伊琳娜·阿爾斯拉諾娃 (Irena Arslanova) 說,她是其中一項研究的主要作者。

4 月,阿爾斯拉諾娃和她的同事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發表報告稱,時間感知隨著每次心跳而變化。在他們的初步實驗中,28 人學會區分兩種視覺或兩種聽覺刺激的持續時間。例如,研究參與者觀看兩個形狀或聽到兩個不同的音調。每對中的一個專案或聲音呈現 200 毫秒 (ms),另一個呈現 400 毫秒。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接下來,人們看到了一個新的提示——另一個音調或形狀——並且必須使用之前的配對作為參考來估計呈現感覺是更短還是更長。但有一個額外的曲折。這些新的聲音和視覺效果與某人心率節律中的特定時刻相匹配:心臟收縮(收縮期)或舒張(舒張期)期間。

[閱讀更多關於我們對時間的感知如何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化]

在收縮期期間,志願者感知到的時間持續時間比實際時間短。在舒張期期間,情況恰恰相反。研究人員懷疑高估和低估通常會相互抵消。“一種思考方式是:我們的眼睛會眨眼和睜開,但我們的視覺感知是穩定的……只有當其中一個占主導地位時,才會出現扭曲,”阿爾斯拉諾娃說。

根據阿爾斯拉諾娃和她的同事的說法,這種現象可以用血管壁中的壓力感測器向大腦傳送訊號這一事實來解釋。因此,在兩次心跳之間,感測器活動下降,使大腦有更多的能力來處理傳入的資訊。這種感官印象的增加可能會使時間感覺更長。

在第二個實驗中,該小組重複了他們的程式,這次向 39 人展示了帶有情感表達的面孔照片。研究人員再次發現,心臟活動扭曲了毫秒級的時間體驗——並且情緒影像激起的高度興奮狀態似乎使時間過得更快。

與此同時,康奈爾大學的一個小組在 3 月份的《生理心理學》雜誌上發表了一項類似的發現。研究人員專注於單次心跳之間時間感知的變異性。他們發現,當跨度較長時,時間感覺較慢。當兩次心跳之間的時間較少時,時間感知似乎移動得更快。該團隊將這些微小的時間扭曲稱為“時間皺紋”。

兩個研究小組的研究人員都告誡說,這項工作不一定告訴我們如何感知特定事件——例如當我們玩得開心時時間飛逝,或者當我們感到無聊時時間拖沓。這些體驗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包括我們的情緒和注意力。它們發生的尺度也與毫秒級的時間皺紋完全不同。

相反,正如康奈爾大學的認知神經科學家亞當·K·安德森 (Adam K. Anderson) 解釋的那樣,這項新工作闡明瞭心臟如何影響時間展開的體驗。“時間是由這些毫秒組成的,”他說。“這些小瞬間可能講述了一個更大的故事。”

作為 3 月份研究的作者之一,安德森補充說,身體和大腦如何關聯越來越引起神經科學的興趣。“人們很容易接受大腦可以影響心臟所做的事情這一觀點,”他說。但顛倒這種關係是新穎的。“你的大腦可能正在傾聽你心臟的模式,以塑造像時間流逝這樣基本的東西……我們發現這真的很有趣。”

本文最初發表於《光譜》雜誌,並經許可轉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