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對您有益

部落格的治療價值成為研究焦點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自我藥物治療可能是部落格圈興起的原因。科學家(和作家)長期以來都知道撰寫個人經歷、想法和感受的治療益處。除了作為一種應對壓力的機制外,表達性寫作還產生許多生理益處。研究表明,它可以改善記憶力和睡眠,增強免疫細胞活性,降低艾滋病患者的病毒載量,甚至加速術後癒合。《腫瘤學家》二月號上的一項研究報告稱,與未進行表達性寫作的患者相比,在治療前進行表達性寫作的癌症患者在精神和身體上都感覺明顯更好。

科學家現在希望探索潛在的神經學基礎,特別是考慮到部落格的爆炸式增長。哈佛大學和馬薩諸塞州總醫院的神經科學家艾麗斯·弗拉赫蒂認為,安慰劑痛苦理論是看待部落格的一個視窗。弗拉赫蒂說,作為社會生物,人類有一系列與疼痛相關的行為,例如抱怨,這可以作為“獲得滿足的安慰劑”。撰寫關於壓力經歷的部落格可能具有類似的作用。

弗拉赫蒂研究諸如書寫狂(一種不可控制的寫作衝動)和寫作障礙等疾病模型,也希望透過疾病模型來解釋這種交流模式背後的驅動力。例如,躁狂症患者經常說話過多。“我們認為大腦邊緣系統中的某些東西正在增強他們交流的慾望,”弗拉赫蒂解釋道。邊緣系統主要位於中腦,控制著我們的驅動力,無論是與食物、性、食慾還是解決問題有關。“你知道驅動力參與了[部落格],因為很多人都在強迫性地做這件事,”弗拉赫蒂指出。此外,部落格可能會觸發多巴胺釋放,類似於音樂、跑步和欣賞藝術等刺激物。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額葉和顳葉(控制言語——大腦中沒有專門的寫作中心)也可能參與其中。例如,左顳葉韋尼克區受損會導致言語過多和語言理解喪失。韋尼克失語症患者會說胡言亂語,並且經常不停地寫作。鑑於這些特徵,弗拉赫蒂推測,該區域的某些活動可能會助長寫部落格的衝動。

科學家對治療性寫作神經生物學基礎的理解目前仍停留在推測階段。嘗試在寫作前後對大腦進行成像所獲得的資訊很少,因為活躍區域位於大腦深處。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心理學家詹姆斯·潘尼貝克指出,最近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表明,大腦在寫作之前、期間和之後的活躍方式有所不同。但潘尼貝克和其他人仍然對這些影像的價值持懷疑態度,因為它們難以複製和量化。

最有可能的是,寫作激活了一組神經通路,幾位研究人員致力於揭示它們。在亞利桑那大學,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理查德·萊恩希望透過使用腦成像技術研究情緒及其表達的神經解剖學,使這些技術更具相關性。《腫瘤學家》研究的主要作者南希·摩根正在尋求進行更大規模的基於社群和臨床的表達性寫作試驗。潘尼貝克正在繼續調查表達性寫作與生物學變化(例如改善睡眠)之間的聯絡,這些變化對健康至關重要。“我認為睡眠角度是更有希望的角度之一,”他說。

無論潛在原因可能是什麼,應對癌症診斷和其他嚴重疾病的人們越來越多地在部落格圈中尋求並找到慰藉。“部落格無疑為表達性寫作提供了類似的好處,”摩根說,她希望將寫作計劃納入癌症患者的支援性護理中。

一些醫院已開始在其網站上託管患者撰寫的部落格,因為臨床醫生開始認識到其治療價值。摩根解釋說,與床邊日記不同,部落格提供了與處境相似的接受性讀者互動的額外好處:“個人正在相互聯絡,見證彼此的表達——這是形成社群的基礎。”

本文最初以“健康的型別”為標題印刷。

傑西卡·瓦普納是一位科學記者。她是《牆病》(2020 年)和《費城染色體》(2014 年)的作者,這兩本書均由 The Experiment 出版。瓦普納住在紐約州北部。

更多作者:傑西卡·瓦普納
大眾科學雜誌第 298 卷第 6 期本文最初以“部落格——對您有益”為標題發表於《大眾科學雜誌》第 298 卷第 6 期(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62008-73O0JGjyvWnW5excrqtb6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