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中風致殘的人數超過任何其他疾病。如果患者及時到達醫療機構,現代藥物可以疏通堵塞的動脈。但去醫院的路程越長,因缺血而死亡的神經細胞就越多。改善預防腦損傷的方法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最近,一組神經科學家偶然發現了一種非常低科技的方法,可以完全預防大鼠的中風損傷:撓它們的鬍鬚。
由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羅恩·弗羅斯蒂格教授領導的團隊,透過阻斷大鼠大腦的動脈誘發了中風。然後,研究人員刺激了它們的鬍鬚,目的是測量大鼠的大腦活動,以瞭解中風損傷如何影響感覺功能。相反,他們發現,如果在中風後兩小時內振動一根鬍鬚,通常會死亡的神經元會繼續正常運作,大鼠最終不會出現癱瘓或感覺缺陷。保護作用的確切機制尚不清楚,但似乎涉及到血液透過大腦中未受損的靜脈重新定向。
二月份發表在《Stroke》雜誌上的後續研究表明,撓癢癢的模式並不重要(儘管越多越有幫助),弗羅斯蒂格實驗室正在進行的研究表明,刺激也不一定是觸覺的。聽覺蜂鳴聲也能同樣有效地預防損傷。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對人類中風患者的意義是令人興奮的,但不能保證播放音樂或觸控手或臉等敏感區域會對人類產生同樣的效果。特別是,大鼠較小的大腦可能有助於它們的恢復。儘管如此,弗羅斯蒂格還是謹慎樂觀:“在救護車到達之前,在他們能夠獲得任何其他治療之前,您也許就能夠幫助人們。” 他說,在去醫院的路上與他們交談並握住他們的手也不會有什麼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