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溫室氣體對地球氣候的持續破壞已經遠遠超出危險程度,並且正在失控。根據對經濟增長和技術變革的中等預測,到2050年,地球表面平均溫度將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約 2 攝氏度(3.6 華氏度)。地球上一次如此溫暖是在 13 萬年前,當時海平面比今天高出 4 至 6 米。沒有人知道海平面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趕上”這樣的升高;可能需要幾個世紀,也可能更短。
即使存在不確定性,也有理由相信,對於超過 2 攝氏度的升溫,失控變化的臨界點將變得更加可能。為了實現不超過這個數字的略好於一半的機會,人類排放必須儘快開始下降,到 2050 年降至今天水平的一半左右,並在那之後進一步下降。
二氧化碳 (CO2) 是人類文明排放的最重要物質,也是最難減少的物質。約 80% 來自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燃燒;其餘大部分來自熱帶地區的森林砍伐。2006 年最大的排放國(按降序排列)是美國、中國、印度尼西亞、巴西、俄羅斯、印度、日本和德國。(數字尚未最終確定,但中國似乎在 2007 年超過了美國。)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除非這些排放大國幾乎立即開始採取認真行動,否則根本無法將溫升控制在 2 攝氏度以下。美國和名單上的其他工業國家有義務引領這一轉變。它們造成了迄今為止大部分氣體的累積,並且它們擁有最大的人均排放量、最大的財富和最多的技術。它們還在 1992 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中同意承擔領導責任,美國和 191 個其他國家都是該公約的締約方。
不幸的是,布什政府浪費了過去八年。它本應採取果斷行動,但卻反而系統性地低估了危險:它荒謬地斷言,美國不應做任何中國不同意做的事情,並頑固地堅持認為,不應採取任何行動來改善氣候變化,“如果這會損害經濟”。這最後的理由轉化為“如果這讓任何人花錢”,大致相當於說,國家不應該防禦恐怖主義,因為那會花錢。
然而,現在有理由希望,這個國家即將從可恥的拖延轉向世界需要和期望的領導角色。這種轉變之所以成為可能,是由於以下幾個因素的匯合:大量新的科學表明氣候變化及其影響正在加速;人們親身經歷著周圍的變化(並在晚間新聞中看到);對正在發生的事情以及原因的引人注目的描繪,例如阿爾·戈爾的紀錄片《難以忽視的真相》和 2007 年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報告;以及包括福音派基督徒(他們以管理上帝創造物的理由主張保護氣候)和軍事領導人(他們以國家安全的理由主張保護氣候)在內的不同選民立場的轉變。
即將到來的政治臨界點在全國民意調查以及 850 多個城鎮和城市以及 32 個州已經接受的氣候政策中顯而易見。它也體現在企業態度的快速轉變中,企業已經開始將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不僅視為必要,而且視為機遇。當通用電氣、杜邦、杜克能源和埃克西隆的高管在參議院能源和自然資源委員會作證,支援聯邦政府對溫室氣體排放進行監管時,這肯定相當於火雞中的塑膠溫度計彈出來表明它熟了。
總統競選者約翰·麥凱恩和巴拉克·奧巴馬已承諾儘早頒佈強制性的、全經濟範圍的排放限制,透過可交易的許可證實施,旨在到 2050 年將排放量減少到 1990 年水平的 60% 至 80%。這一目標將使美國領先於歐盟,歐盟自 2005 年以來僅對一半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實施了許可證制度。在我看來,如果美國最終帶頭,歐盟將迅速採取全經濟範圍的方法。日本和俄羅斯也可能效仿。
中國人、巴西人、印度尼西亞人和印度人會加入這項努力嗎?傳統的看法一直是“不會”——他們更關心經濟增長而不是氣候變化。但我相信答案正在迅速轉變為“會”。這些發展中國家已經意識到,全球氣候的破壞已經在傷害他們。季風模式的變化正在中國和印度引發洪水和乾旱,並損害農業生產力。控制這兩個國家大河水流的青藏高原冰川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消失。巴西和印度尼西亞的熱帶雨林正在乾涸,並且越來越多地燃燒。
這些主要的排放國也明白,沒有他們的參與,問題——現在是他們的問題——就無法解決。中國和印度已在最高政府層面設立了諮詢和政策機構來處理氣候和能源問題,並且他們正在與工業國家合作,創造氣候友好的能源選擇。巴西領導人在減少森林砍伐率和更好地執行國家森林砍伐法律方面採取了新的積極立場。
在 2007 年 12 月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大會上,令人鼓舞的態度得到了充分展示。一位又一位來自發展中國家的發言人聲稱,一旦美國和其他工業國家開始發揮領導作用,他們的政府將效仿。儘管美國國會的一些議員似乎仍然懷疑這種決心,但現在是該國進行實驗並開始發揮領導作用的時候了。這是避免全球氣候災難的最佳希望。
注:本文最初發表時的標題為“在 2009 年引領世界的最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