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坦尚尼亞的埃亞西湖附近,有一系列火山灰層,因出土了已知最古老的早期 hominid 遺骸而聞名:它們的年代可追溯到 350 萬至 380 萬年前。這些火山灰層儲存著一個更加不同尋常的例子:化石足跡。在這些火山灰沉積物中,現已發現了數萬個動物足跡。這些通常是短暫的痕跡得以儲存下來,從早期 hominid 的足跡到路過昆蟲的蹤跡,都生動地展示了更新世之前非洲稀樹草原上的生命景象。它們是如何避免被抹去的?
地質學家稱為萊託利爾地層的廣闊地層分佈在埃亞西高原約 1,500 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埃亞西高原是埃亞西湖西北部隆起的斷層地塊。這些地層覆蓋著前寒武紀時期的古老基底岩石,其東部與幾座大型火山接壤並被其覆蓋。化石最豐富的露頭位於較小的區域萊托里,面積約 70 平方公里,海拔 1,700 至 1,800 米,位於埃亞西湖和北部奧杜威峽谷之間的分水嶺上及其附近。
化石主要發現於地層上部 45 至 60 米處,萊託利的地層厚度至少為 130 米。地層上部約四分之三由風成凝灰岩組成:火山灰層,火山灰落下後被風重新沉積。大多數與風成凝灰岩交替的其他火山灰層是“空降”凝灰岩,即火山灰從噴發雲中沉降後基本保持未受擾動的沉積物。風成灰主要由細砂粒(0.125 至 0.25 毫米)和中砂粒(0.25 至 0.5 毫米)大小的顆粒組成,掩埋了動物骨骼和牙齒、鳥蛋、陸地蝸牛以及暴露在地面的其他物體。所有火山灰,無論是風成的還是空降的,都來自一座火山:薩迪曼火山,位於萊托里以東約 20 公里處。
1935 年,路易斯·利基、地質學家彼得·肯特和我們中的一位(瑪麗·利基)對該地區進行了考察。考察隊發現,萊托里的動物化石遺骸比在奧杜威峽谷最底層(地層 I)發現的遺骸更古老。1938-39 年,蒂賓根大學的路德維希·科爾-拉森率領的探險隊在該地區收集了大量化石,包括一塊 hominid 上頜骨碎片。1974 年,我們中的一位(瑪麗·利基)發現了儲存狀況更好的其他 hominid 遺骸。因此,自 1975 年至今,對該地區的系統調查一直在持續進行。它們出土了大量 hominid 化石,主要是下頜骨和牙齒,以及各種其他動物遺骸。
1976 年,哈佛大學的安德魯·希爾首次在凝灰岩層中發現了動物足跡,此後該凝灰岩層被稱為足跡凝灰岩。第二年,牛津大學的彼得·瓊斯和菲利普·利基在同一岩層中發現了儲存相當差的足跡,可能起源於 hominid,1978 年,羅德島大學的保羅·I·阿貝爾在另一地點的凝灰岩中發現了一個毫無疑問的 hominid 足跡。清理那裡的表層後,露出了兩條長長的平行軌跡中更多的 hominid 足跡。
下載 PDF 閱讀完整故事。免費訪問許可權將於 2021 年 3 月 31 日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