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在運送卡車中腐爛的農產品到餐廳餐盤上過大的份量,我們浪費了大量的食物。事實上,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最近發現,每人每天浪費的平均食物量已從1965年的310千卡增加到2010年的510千卡。這大致相當於每天從扔掉六個蘋果到扔掉十個蘋果——每天都是如此。研究人員預測,到2050年,這個數字可能會高達850千卡。
確切統計食物浪費是不可能的,因此為了計算這些數字,波茨坦團隊使用了一個替代指標:食物盈餘,即一個國家生產或進口供消費的食物量與其民眾所需總熱量之間的差額。他們對169個國家(佔世界人口的98%)進行了資料運算,並計算出,在擁有最新資料的2010年,全球可獲得的食物比人類人口需要的食物多出20%。總的來說,一個國家的生活水平越高,浪費的食物就越多。《環境科學與技術》雜誌發表了這項研究結果。
所有多餘的食物真的都進了垃圾桶嗎?合作作者兼地球生態學家普拉傑爾·普拉丹表示,不一定。人們經常吃得超過他們的需求(這是一個複雜且主觀的計算),一些剩菜剩飯也變成了牲畜飼料。這意味著這項研究可能高估了食物浪費,儘管普拉丹表示,該研究納入了體重波動資料,這至少應該部分補償了許多隻是吃得過多的人。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芬蘭阿爾託大學的土木與環境工程教授馬蒂·庫穆(未參與這項研究)表示,這種高估並不會削弱普拉丹的發現。“食物盈餘可能是食物浪費的一種簡單估計,但這是一個很好的估計。”
這種盈餘局面也有一線希望:如果我們能夠大幅減少食物浪費,我們就可以在不大幅提高農業生產力的情況下,養活預計到2050年至少達到90億的世界人口。
來源:“食物盈餘及其氣候負擔”,作者:Ceren Hiç 等,《環境科學與技術》,第 50 卷,第 8 期;2016 年 4 月 19 日。《圖表:Amanda Montañez》
